登 录
卡号/身份证号 Library Card/ID No. 密码 Password
湛江市图书馆电子剪报
湛江市图书馆2020年12月剪报

发布时间:2023-03-01 03:34:07 点击数:

分享到:

海洋篇

山东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海洋渔业等五大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

为海洋可持续发展贡献智库力量

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海洋强国

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经略海洋”助力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我国去年海洋经济稳中有升获新突破

助力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

广州南沙着力打造国家级海洋科学研究基地

钢铁

纵深推进钢铁产业绿色发展

钢铁行业高碳“魔咒”亟待打破

中国宝武携手广州整合中南钢铁 目标直指全球绿色示范基地

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明年钢铁产量或超11亿吨

6家钢铁及相关行业企业上榜

钢铁是低碳绿色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

钢铁工业产业集群、智能化引关注

2021年钢铁行业展望及“十四五”应关注的问题

山钢集团迈进钢铁超低排放时代

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

石化

共建“一带一路” 共创石化未来

石化行业面临深度结构性调整

石化行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中国石化两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石化强势崛起 民生持续改善

石化行业绿色制造稳步推进

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石化民企发展战略机遇期将开启

我国石化行业首个5G专网项目在洋浦投用

中国石化7家企业获得全国厂务公开荣誉

中国石化发布《2021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

造纸

东莞明年停止进口废纸 筑牢固废污染“防火墙”

打造绿色纸业 助力转型发展

昔日造纸业“领头羊”重生记

丽邦纸业:投产扩能“加速跑”

包装产业提质增效 纸基材料创新突破

“洛阳纸贵”年末再现 企业抱团应对原材料涨价

其他

聚力打造粤西区域现代物流中心

湛江: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赛

红色引领:“四新创优”打造湛江对外开放新高地

广东“十四五”规划建议出炉:2020GDP总量预计超11万亿,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初显

广东研发经费支出和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第一

广东超120万新增就业领跑全国

湛江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


                                                                                       海 洋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山东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海洋渔业等五大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

发布日期

2020-12-01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130日举办“‘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山东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发展成就。到2019年底,山东省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盐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5个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近五年来,山东省大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6.3%2019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46万亿元,继续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9%

海洋牧场建设全国领跑,水产品产量、产值等主要统计指标连续20余年位居全国首位。山东省是国家唯一的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省份,目前,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达到105处,其中,国家级44处,占到全国的40%,稳居全国首位。海洋牧场的建设,将山东省以往在沿海-5米以下范围的传统养殖,推到-15米以下范围的近远海区域。

海洋交通运输业是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200亿元。港口吞吐量全国第二。五年来,山东省形成了以青岛、烟台、日照三大港为主要港口,威海、潍坊、东营、滨州等地区性重要港口为补充的沿海港口群发展格局,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综合实力居沿海省份前列。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加快发展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初步建成船舶修造、海洋重工、海洋石油装备制造等三大海洋制造业基地。主攻海洋核心装备国产化,支持“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大国重器建设。在深海技术装备领域,蛟龙号、向阳红01、科学号以及海龙、潜龙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装备投入使用。

山东省建设“蓝色药库”,海藻酸盐产能全球第一。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最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复合增速是海洋生产总值增速的2倍。山东省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大省,产值超过200亿元,约占全国的比重的一半。“十三五”期间,山东省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创建山东省海洋药物制造业创新中心。

 

 

发布版面

智库

image.png 

主题

为海洋可持续发展贡献智库力量

发布日期

2020-12-0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陆海统筹重要举措,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海洋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海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于20201121日在烟台举办。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智库等40余家机构的60多名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交流。本届论坛由环境与发展智库联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承办。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党委书记高玲瑜主持。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表示,本次论坛是响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要求,为更好地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一次重要会议,可以从更高层次助推海岸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支撑海洋强国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提出,“环境与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环境与发展智库建设任重道远。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始终坚持为资源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关键问题提供科学支持与决策参考,有效提升了智库及智库产品的影响力。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升谈到,环境与发展智库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不断创新研究模式,针对性、持续性地专注于专业领域,开展研究和咨询工作,关注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热点前沿问题,致力于发现和推广国内外环境与发展智库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决策咨询成果。今后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将继续创新智库产品体系和管理机制,多行并举创新和探求专业型科技智库思想传播路径,为环境与发展事业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围绕“海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旨,黄晶、王凡、曲建升、中国地调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印萍、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秦松分别作了题为《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大洋—近海交换与健康海洋》《战略情报视角的全球海洋科技发展态势》《海洋空间规划思考——以山东省相关工作为例》和《陆海统筹思想指导下的海岸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主题报告。来自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中科院、高校等12位专家学者围绕“陆海统筹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与海洋生态文明”“新时期海洋战略研究的机遇与挑战”3个主题作了12场报告,积极为海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献智献策。

王凡在总结发言中肯定了智库在海洋领域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环境与发展智库论坛持续关注海洋领域发展,希望未来海洋智库工作更具开放性,积极与科研、技术、工程及社会相关机构通力合作,促进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发展。他表示,海洋智库在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领域应具有前瞻性,在战略层面以国家目标为导向,为未来海洋科技部署建言献策。

 

 

发布版面

特别报道

image.png

 

主题

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海洋强国

发布日期

2020-12-0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要求我们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全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那么,如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新时代,海洋经济将迎来什么样的发展新机遇?一场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大会,1129日在山东烟台举行。

海洋强则山东强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对山东海洋事业发展寄予厚望。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书坚表示,近年来,山东全省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十大行动”,加快推进海洋高端产业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海洋科技创新行动,海洋新旧动能转换初显成效,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海洋兴则山东兴,海洋强则山东强。”王书坚指出,山东要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我们将乘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东风,立足山东实际,不断发挥优势,积聚壮大海洋新动能,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促进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山东智慧、山东力量。”

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表示,烟台向海而立、因海而兴,充分发挥海域面积大、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建设海洋经济强、海洋环境美、海洋管理优的海洋经济大市为目标,重点实施了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文化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六个突破”,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术平说,即将开启的“十四五”将是烟台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烟台将着力优化陆海空间布局,树立大空间理念,统筹陆海资源要素配置、优势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促进产港城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海洋产业发展,优化提升现代渔业,培育壮大海工装备制造业和海洋新兴产业,巩固发展海洋旅游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与涉海高校、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突破一批海洋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供需精准对接、成果高效转化;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切实提升海洋生态承载力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作出烟台应有贡献。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局长李传强介绍,烟台市全面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将海洋牧场建设作为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和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从规划设计、试点示范、创新支撑、生态保护等方面着手,推进海洋牧场向规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打造山东海洋牧场综合试点烟台先行先试区,构建起海洋牧场“全国看山东,山东看烟台”的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烟台市累计投入海洋牧场专项建设资金10多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00多亿元,海洋牧场建设面积达到110万亩;建设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0个,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国家级14个,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海洋牧场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

推动智慧海洋建设

“智慧海洋建设是经略海洋的重要抓手,事关重大战略,事关国家利益,事关长远建设,是我国经略海洋的系统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认为,智慧海洋建设应打通海洋信息的“大动脉”,以信息流带动业务流,实现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环境、海洋装备以及管理主体互联互通,强化智能挖掘,提升智慧服务。智慧海洋建设应发挥好“三个力”: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为新兴产业提供新动力、为服务产业赋予新能力,从而提升海洋产业未来的创造力。智慧海洋建设还应发挥好3个作用:当好海洋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的“千里眼”、资源开发的“活地图”和拓展空间的“红绿灯”。

“目前迫切需要加大海洋观测技术装备试验和应用力度,尽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使其产业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韩家新表示,观测基础装备要重视原始创新,按照“创新一代、定型一代、量产一代”的格局规划设计,同时强化海洋观测技术装备传感器探头、敏感材料、基础工艺等关键小件研发,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问题。在海洋能发展方面,应推进潮流能、波浪能规划化应用;支持我国海洋能技术装备“走出去”,参与国际相关政策标准制定。

从量变走向质变

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指出,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我国海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产业结构也进入了深度调整新阶段,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快发展积蓄了新能量,提供了转换新动力。

崔晓健表示,“十四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在以下方向重点发力:坚持陆海统筹,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融入重大发展战略,不断拓展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动能转换,推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施科技攻关,重点攻破一批涉海关键核心技术;强化用途管制,构建陆海一体保护利用新格局;扩大对外开放,拓展蓝色经济交流合作;开展试点示范,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

“海洋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经济发展取决于海洋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中央政策支持。”原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与规划司司长王殿昌认为,在推进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和海洋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通过人才、资源和市场的集聚,打造我国沿海海洋经济带;推进形成我国四大湾区协调发展格局,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上,加快启动环渤海大湾区、沪杭大湾区和北部湾大湾区规划,推进形成我国沿海四大湾区协同发展大格局;培育扶持海洋新兴产业,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优化重化工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质量,培育海洋特色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韩立民指出,海洋开发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海洋产业发展要从“初级化”向“高级化”转型;区域管理要从“分割型”向“协作型”转型。“十四五”期间,烟台要建设国家海洋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前已经形成了“4+1”的成熟模式,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建议烟台未来发展要优化三大产业:滨海旅游、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突破4个海洋新兴产业: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尚建议引入海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概念,作为考核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污染治理、生态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海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指海洋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海洋生态物质产品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通常针对特定行政区管辖海域,核算一定时间内人类直接和间接利用的海洋生态产出。

海洋经济前景广阔

“发展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指出,与海洋有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海洋经济,包括海洋资源利用、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科技研发、海洋区域合作等。

肖金成表示,发展海洋经济,要做好陆海统筹,明确统筹的主体和对象,发挥各级政府、各类企业的能动性,充分挖掘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海洋经济门类多,潜力大,但现阶段投入不足。烟台要建立发展海洋经济的平台吸引更多企业、资金、人才,使我国尽快发展成为海洋经济强国。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红生介绍了水域生态牧场的相关研究成果。他提出,水域生态牧场建设应秉持生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三生一体、多元融合的理念,在抓实生态修复、资源养护效果的基础上,也要关注其在助力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粮食安全等重大战略实施中的作用。水域生态牧场建设不仅是新模式,更是新业态。要坚持理念、设备、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坚持原创驱动、技术先导和工程实施,系统研究与突破一系列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同时,坚持生态、精准、智能、融合发展理念,拓展发展空间布局,发展渔旅融合、渔能融合等功能多元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长李琳梅表示,海水淡化是新水源,是解决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海水淡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海水淡化作为一种水处理技术,产业链条非常长,可以发展成水产业、装备制造业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能与环境、生态、水处理领域等结合,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很多领域发挥作用。烟台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具备发展海水淡化的优势条件,也有创新基础。对于烟台市发展海水淡化,李琳梅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实施供水行动,扩大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第二,发展自主装备,打造优势产业;第三,制定配套政策,引导促进产业发展;第四,拓展海水淡化应用领域,为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提供支撑。

 

 

发布版面

特别报道

image.png 

主题

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发布日期

2020-12-06

 

海洋蕴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海洋经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要求我们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全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是我们的时代使命。

我国东、南两面濒海,拥有1.8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主张管辖海域,以及大量丰富而未知的海洋资源。丰厚的“蓝色家底”,奠定了我国作为海洋大国的地位。纵观我国区域发展,东部已率先发展,东北再振兴,中部崛起迎来新局面,西部大开发进入新境界,相较于陆地的各处繁茂,蓝色领土还相对沉寂,虽然其价值已被逐渐认识,但它的巨大发展潜力尚待挖掘。

以海强国,壮大经济。“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2%,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20年连续保持在9%左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看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粗放、海洋产业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海洋治理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经略海洋,乘风破浪,任重道远。

蓝色经济是21世纪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世界产业发展格局和路径正发生变革,包括海洋在内的新兴产业越来越成为竞争焦点,不少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都在加大力度制定海洋发展战略。海洋经济迎来重要的发展机会,有望成为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新引擎,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山东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在新时代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指明了前进方向,寄予了深切期望。201311月,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充分利用沿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努力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在东部要以发展蓝色经济、高效生态经济为主导,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20183月,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希望山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2018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烟台视察时强调:海洋牧场建设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

烟台海洋资源丰富,现代海洋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烟台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科学经略海洋,围绕高质量推进海洋经济大市建设的目标,大力实施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六个突破”,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海洋旅游品牌之城、海工装备制造之城、海洋环境优美之城,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和实践。

我们将聚焦首创式改革、差异化探索、集成式创新,探讨海洋经济的治理和发展策略,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智慧、凝聚共识、加油助力。

 

 

发布版面

国际月刊

image.png 

主题

“经略海洋”助力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发布日期

 2020-12-10

 

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既定的长期发展战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研究与思考之后,当代中国海洋问题研究者在充分结合了我国传统思维逻辑——“经略”本身含义的基础上,将其与当前国际关系基本特征和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经略海洋”的命题。因此,“经略海洋”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海上安全、海洋经济开发与科考等相对单一的问题或类别的研究范畴,乃是我国在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国内国外关联度日趋紧密背景下所提出的崭新任务。我们有理由相信,“经略海洋”战略目标的实现将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成强大助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宏伟蓝图上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历史条件下的正确选择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历史条件与客观发展需要都推动着我们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既有的方针政策,并在合适的时机提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新观点与新思想。“经略海洋”的核心目标在于科学、合理和全面地开发和利用海洋,在突出其经济生产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在全球战略安全与大国间政治平衡等领域具备的重要意义予以高度的关注。该项工程不仅需要完整的战略规划,还必须投入大量的物质与精力,因为相较于以往国内学界主要关注以“海上力量”为核心的海权建设问题,“经略海洋”无疑具有战略目标更大、涉及范围更广的基本特点,对战略规划与各方力量的协调性合作的要求也更高。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提出“经略海洋”这一全新战略命题,核心原因在于以下三点。第一,全球政治、经济、生态的合作互动关系愈发紧密,单独依靠某一海洋强国或政治、军事集团已经无法有效解决诸如航运安全、海洋资源合理开放、海洋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打击公海犯罪等众多问题。各国必然会展开一轮新的博弈与互动合作,而现有的全球海洋秩序极有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应该做到有备无患。第二,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推动的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大国间在经济、政治与安全等领域的博弈增多,部分争议海域与“政治敏感”地区的矛盾与对抗现象呈现出了明显加剧的态势,中国出于确保地区和平与安定以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应该做好较为全面的预案准备。第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海外贸易合作伙伴与合作项目大幅增加,面对的涉外问题与海外利益保护问题也随之增加。“经略海洋”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强海外领事保护等问题上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维护全球海域的安全

中国是正在快速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大国,全球战略影响与国际政治地位处于不断提升的发展态势之中,在深度参与全球政治与经济生活的同时,中国与世界各国及各地区之间的关系也愈加紧密。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尊重现行国际海洋法规的法理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当前存在的某些不合理、不科学与不公正现象视而不见。此外,中国始终秉承和平发展、友好合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积极寻求与世界各国在海洋问题上的密切合作。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423日接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的讲话中,鲜明提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中国在海洋问题上的友好合作态度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正因如此,通过“经略海洋”,中国在维护全球海洋秩序与海上安全的问题上也将发挥出较过去更大的作用。以往的海权国家大力维持具有制海权能力的庞大海上军事力量,进而助推自身在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的霸权事业。中国积极建设自身海洋能力并投身于“经略海洋”的事业当中,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建立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形式来为世界各国生产更多、更好的海洋公共产品,从宏观上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经略海洋”的路径与目标

“经略海洋”是一个长期的宏大战略,需要科学的指导与长期的坚持。全面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确保海洋安全并以此为基础保障国土安全是“经略海洋”的基础,充分利用海洋连接全球各沿海地区以及更广阔空间内的土地,在获得适当经济开发收益的前提下,服务于国家整体对外战略规划并最终成为国家发展内外两个方面的组成部分是其重要目标。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实施这个战略,我国应首先形成和完善机制化的管理与运转模式。目前我国海洋经济事务主要由隶属于自然资源部的国家海洋局负责,传统安全问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负责,而一般性海上经营与海岸安全事务则由海警管辖。尽管各涉海部门的工作职能已经较过去更为明晰,但同时也确实存在缺乏高度统一的调度机构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以下三个步骤以改善目前的处境。第一,考虑成立专司“经略海洋”事务的委员会,下设专属的顾问机构,随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垂询,以便在较短时间内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应对策略。第二,采取较为灵活的方式,将国内研究海洋问题的学术与科研机构、人员进行有效整合,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前提下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到“经略海洋”的工作中去,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效率。第三,在充分调研与科学分析的前提下,经审慎思考后制定出带有长期性质的整体战略规划,对今后“经略海洋”事业作出正确指导。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经略海洋”是一个漫长的战略过程,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并无先例可循,但可以通过借鉴他国历史经验并充分结合本国实际来不断充实和完善。除此之外,“经略海洋”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无特别严格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而是建立在不断加强认知,对整体国际战略格局演变态势的判断以及自身实力变化等多重因素基础上的综合考察结论。“经略海洋”是一项长久国策,其大方向是不变的——建立与中国综合国力及在国际体系中所处地位相对称的海洋强国,在此基础上继续践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海洋秩序。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应该继续秉承和平发展的友好合作立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推动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为己任,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更广大范围内的战略合作及精准的政策制定,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并努力构建更加完善、合理并带有普惠性质的全球海洋秩序。也唯有如此,中国“经略海洋”的终极性目标——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才能最终实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球海洋秩序重塑背景下的中国海洋安全话语体系建构研究”(18BZZ04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我国去年海洋经济稳中有升获新突破

发布日期

2020-12-11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6.2%

《报告》显示,2019年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海洋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4.2%、35.8%和60.0%,其中海洋第三产业拉动海洋生产总值增长近5个百分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智能船舶研发、绿色环保船舶建造取得新突破;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增速达到7.7%,高于同期海洋经济增速1.5个百分点。涉海工业企业效益保持稳定,2019年我国重点监测的规模以上涉海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为10.1%,高于全国同期4.3个百分点。涉海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长。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运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4.6%。海洋对外贸易发展总体向好,2019年海运出口贸易总额为166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2%

《报告》指出,2019年海洋经济各项工作不断取得突破:一是全面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力度。出台《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着力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监督管理。坚持严管严控新增围填海和积极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并重,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自然保护地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强化了对海洋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二是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及预警监测工作。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10个城市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深入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启动。深化黄海跨区域浒苔绿潮灾害联防联控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新一代全球海洋动力环境数值预报系统正式业务化运行,全年成功应对35次风暴潮、海浪等海洋灾害过程。

三是不断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第35次南极考察、第10次北极科学考察、深海地质第8航次及中国大洋第55航次科考圆满完成。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智能挖泥控制系统正式投产。浙江LHD潮流能工程连续运行时间保持全球第一。新增设海洋机器人和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等本科专业。

四是全面推进金融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深圳证券交易所签署《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联合举办海洋中小企业投融资路演活动,推出“特色海洋产业展示推介专区”。青岛出台《关于深入推进金融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此外,海洋产业基金投入不断加大,山东西海岸海洋产业基金、深圳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相继设立。涉海债券、融资租赁等多元化融资渠道不断拓展。

五是不断深化海洋经济对外合作。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成功举办,来自21个国家的455家展商参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9.7万人次专业观众观展。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欧盟蓝色伙伴关系论坛。涉海企业加强与其他国家业务合作,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电国际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签订全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海上风电项目。



发布版面

理论周刊

image.png 

主题

助力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

发布日期

2020-12-12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The Leading Maritime Capitals of the World)是指以海洋资源为基础、拥有领先的海洋核心竞争力,在一定区域内发挥枢纽作用且对全球经济社会活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青岛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面临着较大挑战,需要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充分探索和创新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有助于推进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一、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重要作用

 竞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需要具备世界级港口的国际影响力、较强航运服务能力的国际竞争力、集全球航运与高端海洋服务业于一体的国际吸引力这三方面的核心指标,而这些方面青岛的实力偏弱,成为制约青岛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发展的瓶颈。

 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对突破瓶颈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能够扩大登记船舶的范围,也适应自由贸易区对全球开放性的要求,展现了自由贸易区的开放姿态,继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国作为国际海事组织(IMO)中 A 类理事国的航运大国地位,加快我国从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的步伐。

 其次,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航运竞争力是海洋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有助于带动我国航运相关产业的发展,航运促进了城市化、中心化。实施科学合理的船舶登记制度,通过吸引国际船舶到青岛片区注册登记,将有效带动青岛船舶融资、航运保险、船舶检修等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发展,有利于实际推进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对船舶要素及其相关服务资源的配置能力,对提高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的世界航运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有利于提高国际吸引力。以船舶登记为核心,吸引各种航运要素在一个区域内成功集合,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业升级发展并形成巨大的产业拉动效应,是新加坡、迪拜等世界较为成熟自由港的成功经验。大量船舶的到来还能带动港口物流、船舶维修、船舶保险、船舶融资租赁和船舶代理等大批航运产业链的发展,吸引更多高端航运要素聚集青岛,围绕船舶营运管理的交易、经纪、船员服务、物料供应等一系列衍生服务,形成青岛完善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服务体系。

 二、发展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促进海洋中心城市发展的建议

 制度集成创新是青岛建设的发展核心,大力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集成创新,能够倒逼国内制度规则改革创新,更好地适应新一代全球贸易投资规则。

 完善立法,保障制度发展。要推进青岛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建设,中央及地方的立法工作必不可少。应在立法权限范围内积极探索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于属于国家立法权限和范围的,应通过法定程序,积极向国家立法机关提出立法建议。

 复制推广经验,助力本土化发展。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应立足青岛实际,结合国家政策调整、市场发展特点及新的开放举措,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从完善政策和服务环境角度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确定价值取向,保持松紧有度。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应在自由度和有效管理之间进行价值衡量,选择最佳的宽松程度,兼顾效率与安全。既要使登记条件的设计顺应越来越开放的国际潮流,同时又要防止船舶登记限制的减少导致船舶登记制度滑向方便旗制度;既要放宽登记制度的门槛,以满足开放性和自由度的要求,又要满足航运安全的要求。如构建严格的船舶管理体系,及时监察注册船舶的质量。这样既可以保障一定程度上的登记自由,又可以保障登记船舶的航运安全,在质量检查上给予规范化的管理和控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降低航运风险。

 打通部门堵点,实现互联互通。在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进程中,需要全面打通船舶证书办理过程中部门堵点,加强内外联动,实现相互衔接、无缝对接,政务服务互联互通和高效运转。一方面,鼓励青岛片区以外的地市建立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或拓展区,加快释放自贸试验区制度红利的外溢效应。另一方面,加强自贸试验片区之间的互动交流,围绕尚不成熟的典型案例展开协同探索,共同发力突破风险点,加快形成集成化可复制的推广经验。

树立国际化服务理念,实现高效便捷登记。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积极作用,必须建设具备一流服务水平的国际船舶登记处,推行船舶登记“一事通办”,实现“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推动政务办理由串联式办理向并联式办理的转变。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培训专业国际船舶登记人员,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政务服务窗口。在标准化登记流程的制定过程中,还要注意开发国际船舶登记信息化系统,建立国际船舶登记信息平台,为实现登记手续的开放、便捷、高效提供基础。

完善配套政策,提升系统效能。要建立一套能与其他境外国际船舶登记处相竞争的配套制度,加强船舶税收、船舶融资、船舶保险等配套设施建设,简化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程序,完善船员配备、登记种类、登记收费、船舶航行区域等登记内容,优化船舶营运、检验与登记业务的相关流程。

 (本文系 2019 年度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研究成果,编号 QDSKL1901135)

 

 

发布版面

海洋

image.png 

主题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发布日期

2020-12-16

 

“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给正在后发赶超的大鹏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契机。深圳国际生物谷、国际食品谷、“深圳新十大文化地标”深圳海洋博物馆、海洋大学等重大项目均选址大鹏新区,这让大鹏新区的战略定位愈发凸显,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战略目标正在不断提速。

2020年是深圳市“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 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收官之年,也是大鹏新区近年来拓展国土空间“出成绩”“见真章”的关键之年。近日,大鹏新区召开了2020年十大专项行动暨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会,发起了“十大专项行动”总攻战。

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在会上指出,要将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作为新区近期中心工作来抓,新区上下要勠力同心,通过强化政府主导、主管部门牵头、办事处与社区强力推进、各部门形成合力、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质提速,释放更多发展空间,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举全区之力促进国土空间提质增效

据了解,大鹏新区已于今年4月启动24个土地整备重点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包括全力推进十大专项工作任务。十大专项行动分别是:违法建筑疏导专项行动、违法建筑空间管控专项行动、已批未建土地处置专项行动、民生设施用地整备专项行动、产业空间整备专项行动、政府储备土地清理专项行动、建设用地清退专项行动、城市更新专项行动、地籍调查和土地总登记专项行动、临时用地清理专项行动。

其中,“十大专项行动”目的就是为了释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来保障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根据行动方案,大鹏新区需完成盘活未完善征转手续未建设空地153公顷、入库46公顷;民生设施用地整备15公顷;产业空间整备签订协议180公顷、入库90公顷;清退建设用地16公顷;城市更新拆除重建供应土地4公顷、旧工业区综合整治8.8万平方米。另外,需拆除消化违法建筑36.95万平方米,清理临时用地17.76公顷,牵头清理政府储备用地37.67公顷;此外,需处置已批未建土地46.94公顷,地籍调查和土地总登记81.47平方公里。

为进一步确保重大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在4月启动土地整备重点项目集中攻坚行动的基础上,大鹏新区进一步扩大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重点项目集中攻坚行动格局,通过此次会议将重点项目由24项调整为62项,其中包括城市更新重点项目28项、土地整备重点项目24项,安置房建设和原村民统建重点项目10项,举全区之力促进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提前半年完成市下达新区年度任务

据了解,上半年,大鹏新区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大鹏新区“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工作稳步向前。截至721日,大鹏新区拆除消化违法建筑总面积为42.9万平方米,完成深圳市下达新区任务目标36.95万平方米的116.1%,完成新区主动上浮50%任务目标55.4万平方米的77.4%,提前半年完成市下达新区的年度任务。特别是对葵涌街道辖区内180栋总建筑面积逾4.3万平方米的历史违法建筑启动拆除,是新区城中村历史违建体量最大的一次拆除行动,作为大鹏新区门户的溪涌社区将从此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真正实现华丽变身。

据了解,大鹏新区积极创新探索,在财力紧张情况下,加大对集体经济扶持力度,对集体产业用房处理确认为非商品性质房地产的,给予股份合作公司实际支出金额(含房屋安全鉴定费用、消防验收费用、罚款、地价四项费用)20%奖励。坚持“清疏结合”,有望在深圳全市率先启动“一户一栋”历史违建消化确认工作。

2020529日,大鹏新区在葵涌办事处溪涌社区举行“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拆除消化违法建筑集中统一行动。共拆除180栋历史违建,释放出的4.3万平方米的国土空间将分别用于两个重大城市更新项目和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溪涌车辆段建设。这是新区土地整备重点项目集中攻坚的一次行动,也是新区城中村历史违建体量最大的一次拆除行动。作为新区门户的溪涌社区将从此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真正实现华丽变身。

拆除消化违法建筑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全市“十项专项行动”开展4年多来,新区每年都大幅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拆除消化违建任务。特别是新区规划土地监察部门、各办事处攻坚克难,打赢一场又一场拆违攻坚战。

201811月—20194月,仅用5个多月的时间,共拆除西涌5公里长海岸线350米范围的建筑955栋,建筑43476平方米,完成了全市体量最大沙滩清理项目的拆除任务,整备土地155万平方米。同时成功拆除赖氏洲岛违法建筑,成为全省首个拆除岛屿违建的案例。

2018-2019年,新区围绕河道整治和景观提升,共完成22.618万平方米土地的征收,拆除建筑8.45万平方米。

201711日,拆除位于溪涌长达24年之久的深圳“最久烂尾别墅楼群”,先后共拆除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

2017313日,经过5个多月的奋战,完成水头片区的“深圳最大违建烂尾楼群”的拆除任务,释放土地5.3万平方米。

2018-2019年,先后拆除了大鹏第一工业区、大鹏第二工业区、王母第一工业区、鹏程第二工业区。这些土地已列入新区2020年重大项目,其中鹏城第二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将建设生命健康和海洋产业园,大鹏第二工业区城市更新单元,将建设大鹏科技研发总部综合体,王母第一工业区,将建设创新型产业厂房和公共配套设施。

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

正快马加鞭

深圳经济特区经过40年飞速发展,土地空间不足问题日益凸显。

近日,《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深圳在全国率先探索为城市更新立法,同时也为破解个别旧改项目业主“漫天要价”或不签约导致项目“难产”的问题。早在2009年,深圳就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提出“城市更新”概念,明确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等原则,为土地二次利用提供了保障与依据。

大鹏新区要发展,就要“从存量中找增量”。会议指出,城市更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扩大有效投资、扩大经济增长、改善民生、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城市更新能提供高质量产业空间,同时弥补新区公共空间、基础配套设备与大型商业项目不足的短板。会议强调,要让城市更新工作提速、提效、提质,抓准问题,尽快革除工作的障碍和弊端,要解决推进机制不畅、部门协调机制不顺、统筹不到位等问题。

据了解,大鹏新区通过这几个月的集中攻坚行动,更新整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城市更新步伐加快的同时,也初步建立了征拆政策体系,各攻坚征拆项目进展可喜。

2月份至今,大鹏新区完成捷德纺织厂、三溪南片区、美的工业片区3个更新单元列入计划,大鹏中山里片区更新单元也即将列入计划,4个项目拆除范围用地面积约25公顷。5月份,出台了《大鹏新区房屋征拆项目政策汇编》和《大鹏新区房屋征拆项目补偿与案例汇编》等指导性文件,构建了系统完备、流程顺畅、运行高效、科学规范、执行有力的征拆规范体系。在6月,南澳大酒店城市更新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吹响了新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号角。近日,大鹏新区正在编制《关于积极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新区城市更新工作提速增效的工作方案》,就全面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出谋划策。目前,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项目南澳段已完成52栋测绘、48栋签约,完成率分别为83.87%77%,南隆段与杨梅坑段征拆权利人全部签订腾空协议,东山段永久建筑权利人全部签订腾空协议,为下一步施工作业面移交打下坚实基础,东部海堤重建驶入快车道。

关于城市更新,会议提到,大鹏新区将通过全覆盖开展11个片区统筹研究,推动更新改造从小地块、单一功能向大片区、多功能转变,重点提升大鹏新区重点片区、门户位置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以规划先行驱动片区后发优势。还将通过全链条推动28个已列计划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启动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推动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力争未来3年完成城市更新供应用地40公顷,快速提升新区面貌和品质。

在土地整备方面,今年大鹏新区的任务是要全力推进24个土地整备项目,完成不少于523公顷土地清理、不少于3.8万平方米房屋征拆。会议提到,大鹏新区将通过新大土地整备、南澳墟镇试点、大鹏所城活化等项目,拓展高端旅游业发展空间,擦亮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名片。同时,通过海洋大学、海洋博物馆等项目,促进新区产业升级腾飞,全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另外,还将通过地铁8号线、南澳旅游码头、城际轨道大鹏支线等项目,助力新区突破交通桎梏,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和互联互通。

南澳墟镇、大鹏所城和葵涌三溪将打造成城市更新典范

据了解,大鹏新区将重点推进南澳墟镇、大鹏所城和葵涌中心区三溪片区更新项目,将其打造成城市更新的典范项目。不久的将来,市民将会看到,南澳墟镇变身成为特色鲜明的滨海旅游小镇,大鹏所城将实现明清海防文化传承、山海空间特色塑造和环境品质综合提升,三溪片区将成为符合新区形象定位、配套服务落位的重点城市更新单元。

据介绍,南澳墟镇发源于明洪武年间“海上互市”,拥有绮丽的滨海风光、山海交融的空间特色和独特的本土渔村文化,是深圳最具全域滨海风貌的特色小镇。2016年初,深圳市规土委牵头编制了《南澳墟镇改造规划研究》,明确了“南海明珠”的发展目标,确定了以综合整治为主的更新路径。2019年墟镇项目被列为市城中村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综合整治试点之一。该片区将先行探索传统与现代交汇、文化与生态共进、山城河海交融,树立滨海特色塑造和民俗文化传承有机融合的典范。这里是深圳历史发展的缩影,未来将被打造成体验深圳城市文化的坐标。

大鹏所城试点项目位于大鹏街道鹏城社区,距今已有610年历史,背山面水,兼具山海资源,有“沿海所城,大鹏为最”之称,是鸦片战争肇始地,代表了我国明清防卫城池的工艺成就与科技文明,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片区作为试点重点在于先行探索保护大鹏所城“山—城—海”的历史格局,进行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树立大鹏半岛全域旅游和社区融合典范。今后将依据大鹏所城保护发展规划,保护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大鹏所城的整体建筑风貌,推进所城片区活化提升,打造深圳文化名片。

葵涌中心区三溪片区重点更新单元处于前期规划研究阶段,其目标定位为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商业娱乐服务中心、品质生活服务中心,以及基础配套服务中心。

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

对大鹏新区十大专项行动,特别是城市更新工作,会议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要坚持党建引领,在房屋征拆、集体资产处置等重点难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要紧盯目标任务,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按照进度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推进,确保圆满完成既定目标。

三要严守工作底线,充分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用心用情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同时,坚决守住廉洁底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各项工作在阳光下推进、在监督中进行,打造经得起检验的廉洁工程。

四要打造过硬队伍,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让那些有思路、有干劲、有担当、有业绩的干部脱颖而出、得到重用。



发布版面

生态·绿色产业

image.png 

主题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

发布日期

2020-12-17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6.2%,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我国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4.2%、35.8%和60.0%,其中,海洋第三产业拉动海洋生产总值增长近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智能船舶研发、绿色环保船舶建造取得新突破,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增速达到7.7%,高于同期海洋经济增速1.5个百分点。

涉海工业企业效益也保持了稳定状态。2019年,我国重点监测的规模以上涉海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为10.1%,高于全国同期4.3个百分点。此外,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运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4.6%,海运出口贸易总额为166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2%。

报告介绍,为着力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监督管理,坚持严管严控新增围填海和积极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并重,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自然保护地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强化了对海洋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同时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及预警监测工作。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10个城市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深入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启动,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新一代全球海洋动力环境数值预报系统正式业务化运行,全年成功应对35次风暴潮、海浪等海洋灾害过程。

报告还提到了2019年的第35次南极考察、第10次北极科学考察、深海地质第8航次及中国大洋第55航次科考圆满完成,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智能挖泥控制系统正式投产,浙江LHD潮流能工程连续运行时间保持全球第一。

 

发布版面

广东创新

image.png 

主题

广州南沙着力打造国家级海洋科学研究基地

发布日期

2020-12-18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莫文艺 刘肖勇 通讯员 王月 余丽颖)12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广州海洋科学与产业技术国际高端论坛暨专项学术年会在南沙举行。一批院士专家、国内海洋领域专家学者、相关企业代表550余人汇聚一堂,为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建言献策。

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海洋实验室主任张偲主持。秦大河、苏纪兰、丁德文、潘德炉、陈十一、吴立新、宋君强、陈大可、杨经绥、魏辅文、蒋兴伟、孙金声等院士、以及联合国环境署首席科学家刘健,广州市副市长王东,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吴创之,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副所长(法定代表人)龙丽娟,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龚建文,南沙区常委、常务副区长谢明出席论坛开幕式。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近年来,广州南沙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携手中国科学院,发展海洋科技、海洋科研,共建南沙科学城、中科院明珠科学园,打造以海洋科技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南沙科学城已初步形成“1+2+3”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正着力打造国家级海洋科学研究基地和“科技兴海基地”。去年在南沙成立的广州海洋实验室也取得了不少建设进展,目前汇聚了包括16个院士团队在内的47支海洋领域高层次科研队伍,正在争取推动南海岛-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落户广州。

19位院士齐聚探讨海洋科技前景

开幕式上,秦大河院士,广州市副市长王东,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吴创之,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龚建文,南沙区常务副区长谢明致辞。

秦大河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为更好的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经略海洋、可持续利用海洋,海洋领域科学的研究与发展,需要深入认识海洋资源的自然赋存、形成条件和受控机制,厘清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子和演变规律,建立“海—陆—天—空”四基综合观测网络,发展新一代海洋观测与监测技术,为国家海洋管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全面发展。

王东表示,目前广州集聚了华南地区大部分的涉海科研机构,其中包括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在华南乃至全国首屈一指,希望与会的院士专家为广州提供更多的海洋科学与产业技术发展的新思路、新想法,推动广州发展成为国家海洋科学与产业技术的一个新高地。

吴创之表示,广州海洋实验室成立以来,对标国家实验室的要求,在科研团队建设、创新资源集聚、体制机制改革、平台建设及服务地方科技需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未来,中科院将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共同努力,全力支持中科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和广州海洋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争取南海岛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基础性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落户广州。

谢明表示,广州海洋实验室是南沙科学城建设的核心板块之一。当前,南沙科学城已初步形成“1+2+3”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依托一个省实验室(即广州海洋实验室)、两个大科学装置(即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三个重大科创平台(即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海科创中心、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着力打造国家级海洋科学研究基地和“科技兴海基地”,勇担海洋强国建设使命,重点聚焦海洋科技原始创新,全力打造国家海洋实验室,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保护,开发海洋战略性资源利用关键技术,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本届论坛聚焦“海洋观测、监测与海试验证”这一主题,共邀请秦大河、苏纪兰、丁德文、潘德炉、陈十一、吴立新、宋君强、陈大可、杨经绥、魏辅文、蒋兴伟、孙金声等19位两院院士参会,设有特邀主题报告、分论坛报告、展板介绍、摘要选集等多种交流研讨模式。活动现场还有水声通信机、遥感卫星、海洋漂流浮标等科技产品及模型亮相展示。

在南沙推动涉海大科学装置建设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主导的科学力量更多地承担了“引领者”“颠覆者”的重任。2018年11月14日,广东省启动建设第二批广东省实验室,其中包括广州海洋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市、南沙区合作共建的广州海洋实验室于2019年1月在南沙揭牌成立,一年多来在科研团队建设、创新资源集聚、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不少进展。

据了解,自2017年12月以来,广东已启动建设3批共10家省实验室,其中,中科院相关研究机构深度参与了5家,领域分别为再生医学与健康(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材料科学与技术(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等)、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近代物理研究所等)。

其中,广州海洋实验室以“立足湾区、深耕南海、跨越深蓝”为使命定位,聚焦“海洋安全与战略资源开发”核心科学问题,按照“8+7+6+5”的格局布局,推动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建成国际一流的海洋科学与工程研发基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高科技产业发展,力争实现获批成为南海海洋科学国家实验室的目标。

据介绍,广州海洋实验室聚焦“南海边缘海形成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核心科学问题,着力解决大湾区岛屿和岛礁可持续开发、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关键核心科技难题,按照“8+7+6+5”的格局布局,聚焦8大基础研究、发展7大高新技术开发,建设6大创新支撑平台,打造5大产业孵化中心,整合国内外海洋领域创新资源,建设全国性海洋领域重大创新基地。该实验室采取“总部+网络实验室”模式,总部设在广州市南沙区,已启动建设香港、深圳2个高水平实验室分部,集聚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科技力量。

目前,广州海洋实验室已汇聚包括16个院士团队在内的47支海洋领域高层次科研队伍,现已引进双聘人才近900人,其中全时双聘446人。据悉,该实验室正在南沙推动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等涉海大科学装置建设,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并争取推动南海岛-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落户广州。

6大领域方向专题研讨

本届论坛以“海洋观测、监测与海试验证”为主题,设有特邀主题报告、分论坛报告、展板介绍、摘要选集等多种交流研讨模式,紧紧围绕海洋能源与资源、海洋地质演变与地质灾害防治、海洋环境与全球变化、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探测/观测)技术与海工装备、智慧海洋与综合利用等6大领域方向专题研讨。

记者在现场看到,特邀报告由秦大河院士、潘德炉院士主持。陈十一院士、宋君强院士、陈大可院士、吴立新院士、刘健首席科学家分别以《海洋环境湍流数值研究进展、工程应用及展望》《构建大气海洋环境大数据的若干问题》《大湾区及南海监测预报系统构想》《透明海洋与深蓝大脑》《全球环境和海洋科学中的一些观察》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海洋能源与资源”专项学术年会由康玉柱院士和陈勇院士共同召集,近20位专家围绕海洋能源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问题,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制与开采技术、南海北部陆缘水合物分解与滑坡关系探测、海上风能及波浪能的开发与利用、富稀土沉积物成矿机制等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旨在加快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海洋高科技产业发展,解决海岛稳定的生态体系建设、有限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机固废的有效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问题。

“海洋地质演变与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学术年会上,美、法双籍Paul Tapponnier院士作特别报告;来自比利时Marie-Luce Chevalier研究员现场分享了南海地质研究成果。

“海洋环境与全球变化”分会场会议由蒋兴伟院士、杜岩研究员主持。会议聚焦海洋生态环境相关议题,以海洋遥感为切入点,安文韬副研究员率先介绍了《我国海洋卫星发展现状和未来计划》,展示了当前我国在轨海洋卫星的主要情况及主力产品。随后曹文熙、胡泓达、周生启、邵伟增等学者分别对介绍了海洋遥感在浮游生物、海洋风能资源、海洋探测监测等生态环境方面的前沿研究与最新应用。会议后半场,王海峰和杨林等学者做了《太平洋中更新转型事件的沉积环境记录》和《水合物降压开采储层温压传递规律——以第一轮垂直井为例》等报告,针对水合物开采等前沿环境议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和成果。

“海洋生物与生态”分会场会议由张偲院士、丁德文院士、魏辅文院士共同主持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以口头报告与展板宣讲的方式研讨、交流。魏辅文院士以《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题作了主题报告;李洁研究员、索安宁研究员、祝振昌副教授、刘珊副研究员、谭烨辉研究员、张庆波副研究员、张扬研究员、刘占锋研究员、孙进教授分别以《关于冷泉区甲烷厌氧氧化微生物研究的思考》、《广东省海洋牧场选址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滨海湿地在海岸防护中的隐藏功能》、《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品中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富集特征》、《大亚湾浮游植物长期(1991-2017)演替趋势及对河流输入的响应》、《吲哚倍半萜类化合物Xiamycins的发现及其生物合成研究》、《海洋贝类基因组适应性演化》、《地上-地下生物学联系与热带珊瑚岛礁生态恢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南海冷泉区关键物种共生关系维系机制》为题作学术报告。

“海洋(探测/观测)技术与海工装备”分会场会议由孙金声院士、李硕研究员,以及杨华勇教授主持。滕锦光院士介绍了《复合材料应用与海洋工程创新》,分享了目前水下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创新;李硕研究员介绍了《深远海谱系化水下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分享水下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走向;李芳成教授、李彩研究员、黄逸凡研究员、肖文生教授等专家分别就海工装备风险管控与国产化、海水原位快速测量及传感技术、水下装备研制等方向介绍了研究内容与最新成果。

“智慧海洋与综合利用”分会场会议由秦大河院士和潘德炉院士主持。李家彪院士介绍了《海洋地震声学观测计划(深音工程)的前景与挑战》;屈建军研究员、白雁研究员、徐帆江研究员、牟林教授、李敏副研究员、刘文华教授分别做了《广东省沙质海岸风沙危害与防治研究》、《海洋生态遥感巡查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海面风场智能动态监测系统研究进展》、《基于大数据的海洋环境信息保障》、《环境DNA在珠江口鱼类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我国中华白海豚保护的现状与未来》的学术报告。从智慧海岸海岛风沙监测、智慧生态巡查、智慧风场动态监测、智慧在线监测等关键技术和平台构建的突破到粤港澳近海渔业资源的保护和修复的认知及重大的保护和修复决策各抒己见、献言献策。

据了解,本届论坛旨在加强国际海洋科技、工程与产业技术交流,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构建现代海洋产业结构体系、发展海洋经济出谋献策,聚智引力,拓展湾区蓝色经济空间,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实施。

 

                                                         钢 铁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纵深推进钢铁产业绿色发展

发布日期

2020-12-03

  

——日照市“9+3”改革攻坚行动系列报道

今年以来,先进钢铁绿色发展攻坚行动专班围绕承担的改革攻坚任务,纵深推进钢铁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新争取岚山区国家先进钢铁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推动省政府召开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专题协调会,破解基地建设推进制约因素。

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强化政策支撑,制定出台《先进钢铁产业绿色发展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企业深度治污“十百千工程”实施意见》,聘请中科院专家团队编制完成“一企一策”精准治理方案,指导督促钢铁企业全流程、全链条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目前,两家钢铁企业已按期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正积极推动评估监测,争取尽早公示。其中,山钢日照公司近两年完成投资8亿元实施了烧结、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等提升改造项目;日钢集团近两年完成投资30亿元实施了烟气脱硫、料场封闭、电改袋等90多个提标改造工程。

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借助外脑外力,聘请中科院王自发教授团队作为“智囊团”,谋划推进大气污染综合诊断与精准治理,探索局地区域污染联防联控“一体化”。承办“2020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峰论坛、第九届钢铁合作发展交流高端论坛。钢铁产业新招引高层次创新团队4个、创新人才20名。山钢日照精品钢基地项目获“十三五”钢铁工业创新工程奖,山钢日照公司近两年荣获国家冶金科技奖3项,获评省2020年度“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日钢集团与中钢研签订年产50万吨氢冶金及高端钢材制造项目,在建第5条ESP生产线设计极限规格0.5mm,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腾笼换鸟”促进转型升级。日钢集团新开工建设2座3000m3高炉,置换淘汰5座1080m3高炉,项目总投资19亿元,目前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力争2021年上半年建成;1#450m3高炉实现关停封存。今年8月,我市顺利通过了国家督察组验收,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钢铁去产能任务。突出两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争取岚山区国家先进钢铁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先进钢铁制造产业集群入选省“雁阵形”产业集群择优培育支持名单。

稳步提升清洁运输比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岚山疏港铁路正有序推进迁改工作,坪岚铁路扩能改造项目通过专家论证会审查。提升清洁运输比例,山钢日照公司引进80余辆电动重型载货车用于成品转运,日钢集团取消返矿、返焦等厂内短倒车辆126辆,优化升级为皮带或气力输送;后续待疏港铁路、配套矿石码头建成后,清洁运输比例均将逐步提升到80%以上。市县联动督导国三车辆退出运输市场,自8月1日起全面禁止国四及以下标准的车辆进入港区、厂区。

地企联动合力攻坚。强化监督监测能力建设,督促钢铁企业安装并联网在线监测设备151套,实现在线监测设备全覆盖;布设空气质量微站118套、标准站7套。推动山钢日照公司、日钢集团获批省级统筹煤炭指标,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日钢集团减排改造。5月28日,省政府主持召开基地建设推进专题协调会,理清了制约要素破解路径。山钢日照公司对标行业先进水平,争取在省内率先达到环境绩效评价A级标准;日钢集团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环保治理,积极探索氢冶金等绿色变革项目。

 

 

发布版面

产业

image.png 

主题

钢铁行业高碳“魔咒”亟待打破

发布日期

2020-12-07

 

“世界钢铁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我国粗钢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的占比超过50%。钢铁工业能耗高,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是仅次于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大户,由此导致其成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主战场”。

在近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上记者获悉,尽管平均吨钢综合能耗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节能目标,但专家预测,“十四五”期间,中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水平仍将面临不平衡情况,绿色脱碳发展压力依然巨大,亟待依靠工艺装备升级改造、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解决高碳问题。

脱碳空间巨大

小到弹簧、剪刀,大到汽车、建筑,钢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更支撑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据相关专家预计,2020年粗钢产量将突破10亿吨,明年或超过11亿吨,继续位列全球榜首,且钢材需求还将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作为典型的高耗能产业,钢铁工业也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介绍,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每年可消费5.5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1%,碳排放量贡献全球钢铁碳排总量的60%以上。

也正因此,节能与绿色低碳成为“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的发展主基调。相关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展超预期,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28家钢铁企业、6.1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行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折标准煤)由572千克下降到554千克。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煤炭和焦炭依然是炼钢的主要能源,化石原料的大量使用无疑为钢铁行业脱碳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就在不久前,清华大学等18家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下称《报告》)提出,工业部门作为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终端能源消费部门,钢铁行业碳排放位列其中之首。

绿色发展“两极分化”现象突出

“事实上,当前,我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李新创坦言,比如,在能耗管理方面,近年来既涌现了一批能源管理水平优秀的企业,也仍然存在大量能耗高、能源管理粗放的企业;既诞生了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也仍然存在诸多绿色发展理念滞后、能力匹配严重不足的企业。

就钢铁生产本身而言,工艺流程结构不合理成为制约其低碳绿色转型的突出短板。“目前,我国的铸钢生产仍以长流程为主,该工艺使用的恰都是焦炭等化石燃料,因此,若要从源头降低钢铁生产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就要使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占比进一步提高。”钢铁行业有关专家指出。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工艺生产的粗钢产量仅占总产量10%左右,远低于美国68%、欧盟40%、日本24%的发展水平。这意味着我国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结构调整、优化“挖潜”空间巨大。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钢铁行业提质增效的主基调。“绿色发展水平不平衡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亟待依靠工艺装备升级改造、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解决。”李新创认为,随着行业自身科学发展以及碳排放倒逼结构调整的需要日益迫切,“十四五”期间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工艺应该有明显提升,但应切忌盲目、一窝蜂发展。

氢能“零碳炼钢”承载厚望

与此同时,燃料替代也被寄予了“零碳炼钢”厚望。其中“氢”便被视为了钢铁行业“脱碳”的重要突破口。

《报告》指出,在生铁和粗钢生产过程中,以氢气直接还原技术取代传统焦炭利用的“零碳炼钢”,是钢铁生产过程深度脱碳的革命性技术。《报告》因此非常看好“以高温气冷堆的高温工艺热制氢,与氢气炼钢工艺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前景。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当前钢铁行业与氢能的融合发展在全球已被提上了议程。在这方面,钢铁行业也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如德国钢铁巨头蒂森克虏伯就于不久前宣布了与能源企业莱茵集团合作,在试验炉中,使用氢气代替焦炭和煤粉作为还原剂,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11月23日,我国钢铁“老大”河钢集团也与意大利企业特诺恩签订了合同,致力建设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包括一座年产60万吨的钢铁直接还原厂,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座使用富氢气体的直接还原铁工业化生产厂,计划于2021年底投产。据悉,届时每生产一吨钢最终净排放将由2018年的2.08吨二氧化碳,下降到仅约125公斤。

可以预见的是,在钢铁巨头的大力推动下,氢能炼钢将逐步走向现实。记者获悉,除积极探索新能源的使用外,钢铁行业目前还正探索与低碳冶金、CCS(碳捕获与封存)等先进技术的“跨界”耦合,未来低碳发展路径极具想象空间。

但《报告》同时指出,“氢气炼钢”目前成本仍比较高,尚待技术突破。“要形成规模化应用,还需要时间。”上述专家直言。




发布版面

产业·公司

image.png 

主题

中国宝武携手广州整合中南钢铁 目标直指全球绿色示范基地

发布日期

2020-12-09

 

建设一个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绿色发展的钢铁制造示范产线。

中国宝武的整合之路仍在继续。

12月5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宝武”)与广州市政府签署关于中南钢铁的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意味着中国宝武将围绕钢铁产业链、供应链的上下游生态圈建设,带动更多业务流、资金流等进入广州。与此同时,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有限公司(简称“中南钢铁”)正式揭牌,中国宝武将以中南钢铁为平台,逐步推动广东省内及中南区域内相关钢铁产业整合,助力广州总部经济发展。

“把韶钢集团改成中南钢铁,核心诉求就是要把中南钢铁作为一个整合中南,包括西南地区钢铁的品牌平台。”12月8日,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整合一方面可能通过资产股权的整合,另外也可能通过一些协同合作使得产业集中度提高,并起到稳定市场秩序的作用。

对于这样一个平台的作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锦刚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述说的很明白,就是“建设一个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绿色发展的钢铁制造示范产线。”

中南钢铁的使命

宝武集团中南钢铁原名“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韶钢曾是韶关市重点工业企业,于2011年加入中国宝武。11月20日,韶钢旗下上市公司平台韶钢松山(000717.SZ)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也由“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西增路内协和路10号”变更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大道83号302室”。

中国宝武在大湾区整体布局拉开序幕。张锦刚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当前钢铁行业处于存量优化阶段,从长远来看,应走绿色发展之路。布局网络型短流程环保型智能钢厂,可使碳排放降至80%左右。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宝武在广东的产业布局,将从长流程转向短流程,走绿色低碳路线。

所谓流程长短是指钢铁生产工艺,长流程要有高炉、转炉、轧钢,而短流程没有高炉,是从电炉开始就用废钢来炼钢、轧钢。但更重要的是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排放来说,短流程比长流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温室气体、废物、颗粒物的排放方面,短流程大大低于长流程,甚至低一半。

徐向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随着存量调整,发展短流程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需要废钢,当前国内废钢产值越来越大,发展短流程的先决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在徐向春看来,另一个主因是2030年碳排放达到高峰的话,钢铁作为碳排放非常主要的一个工业门类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通过短流程调整,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钢铁行业碳排放压力。所以从长远来讲,广东地区从长流程向短流程调整势在必然。

此次签约,中国宝武持有中南钢铁51%股权,剩下49%股权则由广物控股集团持有,广物控股集团穿透后实际控制人为广东省人民政府。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披露的信息,作为中南区域钢铁资产经营平台,宝武集团中南钢铁将对所属钢铁基地的资金、采购、销售、研发、投融资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形成资金流、贸易流、信息流及高新技术、高端人才等方面的聚集效应。

据宝武官微披露,此次中国宝武携手广东省推动中南区域发展旨在通过央企和地方的深化合作,推动中南区域宝武各钢铁基地的专业化整合、产业化发展、平台化运营、生态化协同、多元化混改,共同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国内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国外东南亚地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优势和新格局,全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广东省深化“1+1+9”工作部署,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助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公开表示,未来将加快推动联合重组,形成“一总部,多基地”运营管控模式。重构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将形成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4000亿元、盈利能力保持行业先进水平的超大型钢铁旗舰平台,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整合提速

在此之前的11月30日,宝武集团中南钢铁已早先一步与广东省韶关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打开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韶钢松山作为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旗下重要上市平台,2020年上半年受益于钢铁行业整体行情,业绩表现正处于回暖空间内。上半年,公司实际产铁326万吨,同比增长2.4%;钢390万吨,同比增长7%,钢材(含轧制坯)375万吨,同比增长8.6%;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5.50亿元,同比增长5.52%;归母净利润8.23亿元,同比下降18.26%;扣非净利润8.08亿,同比下降12.48%。到了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下降幅度仍在缩小,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4.89亿元,同比增长3.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2亿元,同比下降6.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0.87%。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钢市总体呈现“V型”反弹局面,钢材及黑色系产品价格震荡上扬。钢之家网站创始人、董事长吴文章此前预计,第四季度钢铁产量和进口量将环比下降,钢材需求将继续向好;铁矿石价格将高位震荡回落;国内市场资金供应将继续保持宽松态势。第四季度钢市将呈先涨后跌态势。

在此背景下,今年中国宝武的整合步伐提速明显,先后发起了对重庆钢铁、太原钢铁的收购。9月4日,中国宝武又与新兴际华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本着高效协同、共谋发展的原则,共同促进新疆地区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这也被外界视为中国宝武对新疆钢铁产能的整合。

截至目前,中国宝武已基本完成对重庆钢铁的整合。重庆钢铁股份(01053)12月3日公告称,四源合产业发展基金、中国宝武与德胜集团于2020年9月16日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中交割条件已全部满足。长寿钢铁于2020年12月2日完成工商登记变更,中国宝武持股比例达40%,德胜集团持股比例达35%,战新基金持股比例达25%,中国宝武通过与战新基金达成一致行动协议取得长寿钢铁的控制权,成为重庆钢铁实际控制人。

截至目前,中国宝武已实际控制9家A股上市公司,即宝钢股份、宝钢包装、宝信软件、韶钢松山、八一钢铁、太钢不锈、马钢股份、重庆钢铁和瑞泰科技。

在徐向春看来,宝武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通过兼并重组来实现,但整合之路远未完成。“当前,宝武在沿海、内陆的布局基本上已经确定。但规模扩张不是最终目的,兼并重组仅仅是第一步。未来更多是企业规模扩大之后,如何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效率,使企业的文化得到一个有效的融合,才能达到兼并重组的效率和目的,真正做到1+1大于2?”



发布版面

钢铁物流

image.png 

主题

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明年钢铁产量或超11亿吨

发布日期

2020-12-09

 

本报讯 近日,在第十六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暨兰格钢铁网 2020 年会上,兰格钢铁网资深专家、友发钢管集团副总裁韩卫东表示,明年的钢铁产量还将继续增长,全年超过 11 亿吨。

虽然已经入冬,但总体来看,钢铁行业形势仍保持稳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表示,从生产形势来看,2020 年钢铁行业形势较好,协会测算,今年粗钢产量将突破 10亿吨,比去年增长约 5%。“钢铁行业向好得益于今年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屈秀丽表示,宏观政策方向调整对市场需求拉动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 2021 年市场形势,她预计,2021 年钢铁行业市场仍将较为稳定,钢价或小幅高于 2020 年,但将总体保持稳定态势。但她也指出,钢铁企业需按需组织生产,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但钢铁企业也面临着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提高效益任务艰巨的问题。”屈秀丽指出,目前铁矿石价格属于不合理上涨,预计 2021 年将有所回调。

韩卫东表示,进入十月以来,我国钢铁市场整体保持供需两旺态势。但是,从目前来看,2021年钢产量或继续快速增长,全年会超过 11 亿吨,供大于求现象更为明显。因此,产量高、原料成本高时,遇到淡季需求出现问题,压力会较大。他认为,明年年底前钢铁行业将面临大考,而宏观经济的利好将使明年价格“有底”。

对此,屈秀丽也指出,2021 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市场需求有望平稳,但国际贸易环境仍将复杂,原燃料价格也将维持高位。总体来看,中国钢铁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需要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也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 6%~8%,钢材表观消费增长在 3%~4%,钢材需求还将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高质量是下一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蔡进认为,钢铁行业的发展需要把握好产业链的高级化,加快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实现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蔡进说,按照“十四五”期间提出来的高级化、现代化的要求,钢铁产业需在产业基础能力方面补短板。例如,虽然目前我们钢铁产业规模超过全球的 50%,但由于铁矿石等原材料、产业集中度等问题限制,话语权仍不在国内。

同时,蔡进表示,钢铁产业布局将从此前基于生产为核心布局转向基于产业链为核心布局,强调整个产业布局的均衡性,将市场的空间和产业生产空间衔接起来,推动产业在大循环的过程中自我循环。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6家钢铁及相关行业企业上榜

发布日期

2020-12-09

 

本报讯(记者孟祥林 通讯员尹久红)12 月 3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 2020 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发布。钢铁及相关行业中,鞍钢集团攀钢、河钢唐钢、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 6 家企业榜上有名。

其中,攀钢抓住国家设立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围绕攀西资源绿色、高效、高值利用目标,在重大共性应用基础、特色工艺开发完善、战略性产品开发等方向上,强化科技创新统筹布局,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全力打造攀西钒钛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升级版。

近年来,攀钢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创新激励机制,着力强化原创性创新布局,突出资源特点与工艺特色,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该公司近 5 年累计承担各级各类政府类项目(课题)51 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3 项、973 计划课题 2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 项、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第一二三批招标项目 22 项、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25 项,并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战略合作协议为载体,持续推进构建全领域、多学科、纵深式开放协同创新新格局。通过持续创新研发,攀钢近 3 年来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成果 50 余项,氧化钒清洁生产、高品质海绵钛全流程制造技术、钢轨万能生产线技术升级等重大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产业化。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由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开展,旨在促进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钢铁是低碳绿色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

发布日期

2020-12-15

 

本报讯(记者 何惠平 实习记者 贾林海)为探讨如何发展中国电炉钢、深入推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有效降低电炉炼钢成本,12 月 9 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电炉炼钢科学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处长徐文立,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项目处副处长赵春丽,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沛为大会致辞。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董瀚、中国金属学会新技术推广应用办公室主任姜曦分别担任论坛上午、下午的主持人。

徐文立指出,在今年初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钢铁工业产业链完整、市场化程度高、技术自主性有优势的特点充分显现。他认为,中国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是众多下游制造业的基础,是民生、国防建设领域的重要材料保障,更是实现制造强国的强力支撑;结合新形势、新发展格局,钢铁工业又是低碳绿色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徐文立特别谈到了近期引起行业热议的铁矿石价格大涨问题,并表示铁矿石价格超出行业预期的上涨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钢铁行业作为健康发展的产业,价格不宜大起大落,必须维持在和谐、相对互利共赢的状态才能实现稳定运行。

赵春丽介绍,“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地方政府采取了十大措施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包括治理燃煤锅炉和散煤、整治“散乱污”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深度治理工业污染、提升车用燃油品质、淘汰老旧车、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扬尘综合管控等。得益于此,近年来全国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她认为,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在以下 3 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持续实施严控新增产能政策,进一步严格环境准入;二是进一步深挖钢铁行业结构性减排潜力;三是有效加强企业环保管理。

干勇指出,钢铁工业产业集群智能化是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钢铁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主要有: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需进行结构调整;低品位矿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环境压力巨大,需进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同质化、低成本竞争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需发展智能制造满足客户多样化定制需求;对国外矿产资源的依赖度过高,缺乏话语权。他坦言,当前钢铁工业绿色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企业节能减排进展不均衡、超低排放改造难等问题尤为明显。针对废钢资源利用问题,他提出以下 3 点建议:一是促使社会废钢形成回收—分类—加工配送—利用的完整体系;二是对符合准入条件的废钢加工配送企业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 60%的税收减免政策;三是鼓励资源性产品(废船、废旧汽车、废旧家电等含铁资源)的进口,规范并简化废钢进口管理程序,在零关税的基础上,将进口废钢的增值税降到 8%~10%。

殷瑞钰表示,当前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从资源(能源)结构来看,吨钢废钢消耗少,铁矿石、煤炭消耗多;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较高;从流程结构来看,高炉—转炉流程比例大,电炉短流程比例小;对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等全球战略性问题认识存在不足;时隐时现的产能过剩阴影,影响着钢材价格正常波动和流动资金的安全性和充裕度;对产品质量的品牌意识淡薄,忽视量大面广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创新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创新投入力度仍然不足;企业过分依靠以投入刺激增长的模式,债务重、效益差等。他认为,中国钢铁工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并且转型升级的战略定位应立足于:成为新时代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产业,成为与社会、城市、生态环境共融共存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在他看来,中国未来钢厂将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高炉—转炉长流程和生产板材为主的大型联合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另一类是以生产建筑用长材为主的全废钢电炉短流程钢厂,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

赵沛在致辞中表示,与长流程相比,电炉炼钢虽然在效率和环保方面优势明显,但是电费和废钢价格较高,导致吨钢平均成本增加 200 元以上。因此,他认为对电炉炼钢需进行合理的引导:一是鼓励现有的电炉钢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向绿色、环保、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二是鼓励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周边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电炉钢产业;三是鼓励电炉钢生产企业提高特殊钢占比、进行品种升级,同时要制止无序、盲目地建电炉炼钢项目,以及借产能置换名义扩大产能、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的短视行为。他指出,我国电炉炼钢目前在二 英治理、粉尘治理、噪声治理、余热回收、废钢分类和管理、废钢预热智能化等方面还需加大发展力度。

中国金属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发布了《钢铁行业绿色生产管理评价标准——电炉炼钢》立项通知,同时向各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征集电炉炼钢领域的评价标准、设备标准及产品标准。系列标准为中国金属学会的团体标准,用标准引领电炉短流程的科学发展,建设低碳绿色钢铁工业。

此外,来自宝钢股份、河钢石钢、沙钢、南钢、中天钢铁、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达涅利冶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西马克(中国)、中冶京诚、普锐特冶金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在会上围绕数字化冶金、电炉节能及环保先进技术与应用、电炉高效冶炼工艺、量子电炉、电炉高效低成本生产等内容发表了演讲。这次论坛吸引了来自钢铁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代表和专家共 300 余人参会。

 

 

发布版面

钢铁物流

image.png 

主题

钢铁工业产业集群、智能化引关注

发布日期

2020-12-16

 

本报讯(记者李娜)“创新驱动精准提效”,2020 年 12 月 12 日,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分会承办的“2020(第九届)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在京召开。与会领导和代表紧贴行业形势,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共同探讨了钢铁企业创新发展大计与精准提效路径。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致辞指出,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于“创新”的最新定位和要求是中国钢铁工业“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根本准则。他建议钢铁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一是完善行业科研体制与激励机制,二是推进钢铁企业科技创新内部资源整合,三是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发挥好行业科技智库作用。

论坛上,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提出的钢铁工业产业集群、智能化,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关注。干勇院士认为它是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干勇院士提出了产业集群钢铁联合生产运营一体化智能平台。该平台是以电商平台企业、互联网为手段,质量、环保、成本大数据分析为工具,通过政策优惠吸引优势企业和产能加入,分步骤实现产能协作、技术联合、采购联合、销售联合,形成优势产能的集约化运行管理,打造钢铁产能联合体。

据干勇院士提供的数据,2019 年我国钢铁行业集成产能规模超过 3000 万吨,2020 年集成产能规模超过一亿吨,在政府政策支持下,远期可望集成产能规模超过 4 亿。建设钢铁产能联合体,可以实现企业间的产能协作、技术联合、采购联合和销售联合。比如建设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利用钢研新材云平台的全球钢铁材料标准、牌号数据库资源,帮助企业建立产品标准体系,生产大数据体系乃至工业物联网体系。通过产能协作,政府为加入联合体的企业提供环保、限产、税收减免等优惠产业政策支持。还可以建设区域产能分级、升级服务中心及建立区域涉钢企业产线产品大数据服务中心。联合体为企业提供技术市场融资、集团采购和交易、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等支撑。通过销售联合,入联企业通过年度考评质量环保成本能力动态进出,确保联合体的产能优势。

干勇院士提出以智能化平台经济体代替企业经济体的构想。网络化智能钢厂的新特征第一是智能化经营管理,实现市场信息管理,销售订单管理优化;原燃料采购优化,全供应链物流监控;业务与财务信息融合,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第二是智能化服务体系。包括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增值服务体系;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协同和产业链服务体系。通过它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本、库存成本,提升企业价值产业链服务体系,促进制造业企业之间的联动,原料采购的协同,备品配件的共享合作,产线之间的产能合作,实现智能化钢厂之间、循环经济园和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

这种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基础上的钢铁行业新型集约化管理方式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从生产、需求、进出口、钢材价格及企业效益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今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分析了目前行业运行面临的形势及主要任务。

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沛介绍了我国高品质钢材品种需求领域及高品质钢的共性关键制造技术,指出高品质钢铁材料是重大工程、重大装备及国防先进武器的关键材料,是一个国家钢铁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依靠材料品种和关键共性技术的技术创新,大力提升高品质钢材的有效供给水平,是我国钢铁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世界钢铁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钟绍良,北京力控元通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板块总经理尤从国,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山钢集团研究院副院长何毅,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石现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经济处处长赵峰受邀,先后分享了精细对标、推动全球钢铁工业能效升级,力控科技铸就中国工业 4.0 新辉煌,做到极致、改革创新引领山钢高质量发展,创国际品牌、建绿色钢铁、创一流企业、建百年强企,科技创新赋能钢铁产业质量发展等内容。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2021年钢铁行业展望及“十四五”应关注的问题

发布日期

2020-12-22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 骆铁军

当前,正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布局谋篇的重要时期。我结合近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开展的工作谈一些想法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 2021 年预判

 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中国经济表现远超预期,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钢铁行业整体表现也好于预期,呈现出高需求、高产量、高成本、有效益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带动了钢铁需求增长,促成钢铁生产超历史水平。从下游用钢行业看,房地产投资与开发延续了 2016 年以来的韧性;基础设施投资 1 月~9 月份由负转正;汽车产销量已连续 8 个月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 7 个月增速保持在 10%以上;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家电、造船等表现也超过预期。正是由于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钢铁产量创出历史最高纪录。今年 1 月~11 月份全国生产粗钢 9.61 亿吨,同比增长 5.5%,其中,5 月~9 月份各月粗钢日均产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9 月份粗钢日均产量为 308.5 万吨,是历史上单月最高水平。更为重要的是,1月~11 月份,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 9.5 亿吨,同比增长 9.8%,大于产量增幅。

 近年来,我国钢铁生产规模保持在全球 50%左右。2019 年,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的 53%,今年这一比例继续提升为 58%;生铁产量占全球的 69%;进口铁矿石数量占全球铁矿石出口量的 71%。如此高的占比是我国充分发挥体制优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主要经济体中生产、消费率先恢复的结果。相信随着今后各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这一比例会逐渐下降。

 实际上,生产多少钢铁并不是钢铁行业自身决定的,完全是需求拉动的。1 吨钢材售价为 4000元,1 万吨就是 4000 万元,10 万吨就是 4 个亿,试想,如果不是需求及时消化了钢厂生产的钢材,如此大的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没有哪家企业能长期承受。所以,我们说当前钢铁产量与实际需求是匹配的。

 二是进出口市场出现阶段性粗钢净进口。1 月~11 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 4883 万吨,同比下降 18.1%;进口钢材 1886 万吨,同比增长 74.3%,钢坯进口增长近 7 倍。6 月~9 月份,我国连续 4 个月形成阶段性粗钢净进口。预计全年钢材出口量将减少 16%以上,进口将增加 65%以上,净出口折粗钢将由去年的 5000 多万吨减少到 1500 万吨左右。

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产钢国,非但没有为全球钢材市场带来消费压力,反而凭借着强大的国内市场与世界分享了中国市场的繁荣,消纳了其他国家生产的钢铁产品。这既是我国对外开放市场决心的体现,也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国际上对中国钢铁加剧世界钢铁产能过剩的担心。

 三是钢材库存快速回落,已恢复到合理水平。受需求下滑影响,第一季度钢材库存大量累积,3月上旬,钢厂库存和社会库存均达到历史峰值,远远高于往年。随着下游需求逐渐好转,库存呈现快速回落趋势,但 6 月份之后降速明显趋缓,并呈现震荡趋势。进入到 10 月份之后,钢材库存出现明显下降,目前多数钢厂库存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个别钢厂出现车等货现象。尽管总体库存仍高于往年,但库存总量占当月钢产量的比值已与往年水平相当,考虑到当前的高产量,我们认为钢材库存已恢复到合理状态,高产量、高库存将成为常态。

 四是企业经营状况好于预期。1 月~11 月份,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高于去年,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 1934 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3.19%,年内增速首次由负转正。重点钢铁企业单月利润连续 6个月超同期,销售利润率为 4.36%,比上年同期下降 0.23 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工业行业的平均水平。

 从总体上看,面对疫情,中国钢铁行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钢铁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成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2021 年是建党 100 周年,又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钢铁行业发展既面临机遇,又充满挑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中国经济将实现 8.2%的增长,中央又提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钢铁工业描绘了美好的市场预期,对钢铁需求还将起到较强的拉动作用。从供给端分析,我国钢铁产量在需求带动下还将高位运行,且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恢复,钢材进出口将恢复常态。随着市场对铁矿石炒作预期的消化和现实兑现,铁矿石价格将呈现下降趋势。铁矿石、废钢、焦煤价格持续高位,也将支撑钢材价格呈现水涨船高的态势。高成本将严重压缩钢铁企业利润,钢铁行业要维持今年效益水平有较大难度。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全行业共同努力,攻坚克难,才能在 2021 年延续今年行业发展态势,为建党 100 周年献礼。

 二、“十四五”期间应关注四个问题

 今年 10 月底,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O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次会议既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在即、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点,又处于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和单边主义盛行、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国民经济各方面面临新挑战、新任务,意义重大。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 2020 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 2021 年经济工作,为钢铁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 7 月份在沙钢举办的钢协理事会上,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提出了钢铁行业要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一个根本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三大行业痛点,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下面,结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理解和钢协工作,我就社会关心的三大行业痛点和绿色发展等内容与大家探讨。

 (一)中国钢铁工业未来规模的问题

钢铁生产规模备受关注。自 1996 年我国钢产量突破 1 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产钢国以来,我国钢产量保持逐年增长态势,2019 年达到 9.96 亿吨,2020 年将达到 10.5 亿吨,粗钢表观消费量将超过10 亿吨。“十三五”期间,我国平均每年增加 0.48 亿吨钢。今年,受疫情影响,世界其他主要产钢国钢铁生产消费普遍疲软,我国钢铁产量在需求拉动下逆势上升,甚至出现阶段性粗钢净进口。这客观反映了我国强大的国内市场和下游用钢行业强劲的消费潜能。考虑到今年的高炉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电炉产能利用率在 80%左右,所以当前的钢铁产能不存在过剩问题。

 但未来5年~10 年,我国到底需要多大钢铁规模?这不仅一直是国内钢铁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外同行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既关系到是否能满足下游需求的增长,也涉及到环境承受能力和资源保障程度,也是一些地方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还会影响到世界大宗原燃料市场,因此备受全社会关注。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是今年钢铁生产及消费是“非常态”。今年钢铁产量的高增长完全是需求拉动的结果。同时,今年钢材消费的增长出乎所有人意料,投资拉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消费强度是“非常态”的,主要得益于国家应对经济下行采取的特殊刺激政策。疫情影响逐渐消除后,刺激政策将逐步回归正轨,钢铁需求还是会回归原有发展规律,将呈现有升有降的运行走势。因此,不应将“非常态”生产及消费作为测算未来钢铁需求规模、生产规模的主导性依据。而且即使是需求有增长,今年钢铁企业的实践证明,通过提高冶炼效率、添加废钢等技术手段,现有产能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二是环境和生态约束,我国的环境已难以承受钢铁产能继续大幅增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随之提高,中心城市的发展已不允许钢厂再“生存”下去,近年来各大小城市频繁出现的搬迁已突显了钢厂和环境这一矛盾的尖锐性,可以看出,扩大产能的空间已不复存在。而且,随着 2030 年“碳达峰”,碳排放将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硬约束。

 三是国际环境不允许中国大量出口来消化钢产量。2015 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逐年降低,今年大幅下降已成定局,降至 2015 年出口规模的一半左右,但钢材出口阻力依然不减。今年 10 月份,多国钢铁协会联合发表声明,呼吁产钢经济体政府加强钢铁过剩产能全球论坛工作,以解决日益严重的钢铁危机,今年其他国家对我国新发起各类贸易调查又有 19 起,侧面反映出国外对我国高产量和钢材出口的高度关切和抵触情绪。与此同时,我们传统的出口市场——东南亚地区也在发展钢铁工业,不仅会逐渐减少对我国出口钢材的依赖,而且我们判断,该地区生产的钢坯向我国出口将成为趋势。并且,中国作为世界钢铁大国,也将承担起维护世界钢铁市场均衡的责任。

 (二)如何破解高价格铁矿石难题

 进口铁矿石长期处于高价是钢铁企业诉求最多、行业关切最多和社会舆论关注最多的问题之一,是影响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链供应稳定的核心因素之一。

 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近期铁矿石上涨存在不健康因素。12 月 18 日,铁矿石普氏指数达到164.15 美元/吨,比今年初上涨 70.95 美元/吨,涨幅为 76%,创近 9 年来新高。自 11 月初以来,铁矿石普氏指数最近 1 个多月上涨了 45.1 美元/吨,占全年涨幅的 63.6%,特别是 12 月上旬短短 14 天上涨了 31.1 美元/吨,占全年涨幅的 43.8%,上涨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已偏离供需基本面,大幅超出钢厂预期,有资本炒作的迹象。

 我们认为,铁矿石定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供需均衡定价。铁矿石跟其他商品一样,其价格最直接的影响是供需。需求增长或供给减少,价格在合理区间内上涨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是市场需求方可以接受的,但超出合理的区间是不符合市场原则的。在上游高度集中的条件下,任何由上游企业控制的交易,都会产生不公正的结果。铁矿石市场价格超预期大幅上涨,极不利于钢铁行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带出了钢铁行业供应链稳定问题。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因此,铁矿石价格偏离供需基本面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钢协研究认为,必须从增加铁素供给、建立新的定价机制、完善期货市场规则和进一步加强监管等方面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加快解决铁矿石相关问题,构建我国铁矿石资源战略安全支撑体系。

 一要从 3 条路径增加铁素供给。要将铁矿石像粮食和石油一样列为国家战略性资源,从源头上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这是解决铁矿石问题的治本之策。一是加大境外铁矿石资源开发力度,如几内亚的西芒杜项目 1、2 号地块赢联盟已经开工建设,3、4 号地块也应加快开发。二是要将鼓励国产矿开发和增产作为补短板的重要手段,政策上降低国产矿税负,提升国产矿竞争力。三是从资源战略角度重视废钢资源回收利用,尽快推动废钢进口限制政策放开。12 月 11 日,三部门已明确外籍船舶在境内维修产生的废钢铁准于境内使用。今年以来,钢协积极与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沟通,推动《再生钢铁原料标准》制定。12 月 14 日,该标准已正式发布,预计废钢进口也将很快放开。10 月 19 日,海关总署已发文同意符合再生铜和再生铝合金等标准的原料可自由进口,为放开废钢进口走出了路子。同时,钢协也积极向相关部门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和规范废钢加工企业所得税的核定方法,解决废钢应用企业增值税无票可抵的难题,将增值税退税比例由 30%提高到50%以上。

 二要推动建立新的铁矿石定价机制。一方面,用量最大的普氏指数偏离其初衷,与现货成交样本严重脱钩,高度依赖期货和掉期。10 年的运行证明,这种用现货小样本确定指数,再确定长协价格的定价机制,极易被操纵,在现有上游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对下游极不公平,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改变。另一方面,在现有机制下,钢铁企业在完善定价机制上要有所作为,要认真了解和研究期货,并结合自身实际参与期货。当前已经进入现代化时代,我们再用石器时代的方法只能受人宰割。同时在现有定价机制下,企业要呼吁四大矿摒弃不合理的指数,用更加合理的指数。

 三要完善期货市场规则。一方面,目前,铁矿石金融属性越来越强,可通过不断完善期货市场规则,加快动态升贴水规则出台,实现交割便利性和合约连续性;另一方面,突出我国期货市场的主导作用,突出为国内企业服务,研究取消夜盘交易。

 四要“严查严打”,加强监管。钢协关注价格上涨,但更关注价格上涨背后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现象,呼吁国家要“严查严打”。我们已将近期市场的异常现象向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了汇报。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是各国政府的通用做法,钢铁企业迫切需要政府部门能够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三)促进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结构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2015 年以后,我国钢铁行业CR10 始终徘徊在 35%左右,导致钢铁行业在上下游议价、化解过剩产能、市场有序竞争、行业平稳运行、产业布局调整、技术创新等方面,既缺乏掌控能力,又缺乏自律能力,严重制约钢铁行业健康发展。

 可喜的是,近 3 年内,钢铁行业启动了新一轮兼并重组。宝钢先后重组武钢、马钢、重钢、太钢,中国宝武的产能规模超过了 1 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建龙先后并购海鑫、西林、申银特、海威等企业;沙钢入主东北特钢;德龙重整渤海钢铁组建新天钢等都有效地提升了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

 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提高,全行业都在关注兼并重组的效果。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今年板材生产企业效益好于长材,除市场需求变化外,得益于中国宝武的不断重组,这对稳定全国板材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对今后的重组走向和作用也提出了众多设想和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方面,兼并重组既要为企业提高话语权,更要为行业为国家提升产业链安全提供支撑。推动兼并重组,提升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在维护市场有序竞争的同时,要把企业利益与行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既为企业谋利,更要为行业谋利,延伸解读就是为国家谋利。钢铁大企业在与国外铁矿石供应商谈判时应站在行业角度发挥带头大哥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在我们今年的工作中频频听到企业的呼声,而且是特大企业的呼声。同时,兼并重组后的大型企业能更有效地推动境外铁矿石资源获取与开发,提高铁素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切实提升钢铁行业产业链安全。

 另一方面,推动更多钢铁企业进行重组。2016 年 9 月份,国务院曾就提高产业集中度明确,到2020 年形成 1~2 家 8000 万吨级超大型钢铁集团、4~6 家 4000 万吨级特大型钢铁集团;到 2025年,60%以上产量集中在 10 家左右的大集团内,包括 3~4 家 8000 万吨级超大型钢铁集团、6~8 家4000 万吨级特大型钢铁集团。按照这个要求,目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仍然偏低,仍需政府、企业共同努力,推动和鼓励更多大型钢铁企业牵头实施重组,处理好集中和市场的关系,形成不同区域有影响力的钢铁企业集团,最终实现国务院为钢铁行业制定的兼并重组目标。最后,我们有必要再次明确,重组只是手段,目的是为行业创造健康发展的条件。

 (四)做好“碳达峰”准备,努力推进“碳中和”

 今年 9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承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12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明确,到 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12月 18 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 2021 年重点工作之一,这使低碳工作节奏大大提前。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2019 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 330 亿吨,主要集中在主要经济体国家。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15%左右,是落实碳减排目标的重要责任主体。在 2030 年“碳达峰”和 2060 年“碳中和”目标的约束下,钢铁行业将面临绕不开的挑战,必须从现在开始付诸行动。今年初以来,欧盟在“绿色新政”框架下发布了低碳经济路线图,为实现欧盟“碳中和大陆”目标,欧钢联提出了两条主要技术路线,分别是基于过程控碳的“直接碳避免”技术和末端治理的“智能碳使用”技术,包括瑞典钢铁(SSAB)的 HYBRIT 技术(突破性氢能炼铁技术)、塔塔钢铁的 Hlsama 技术(直接利用煤粉和粉矿的熔融还原技术)等多项技术。为了推行欧盟 2050 碳排放计划,推动碳排放交易机制改革,欧盟委员会提出将最先在钢铁、水泥和电力领域,向气候问题处理不力的国家征收碳边境调节税,预计于 2021 年发布。我国钢铁企业将面临“碳中和”带来的新壁垒。

 为降低碳排放,中国许多钢铁企业都在尝试非碳还原,一方面着手开展氢能炼钢试验,已公布的有 4 家企业,采取的路径不同,但共同的难点是氢气的低成本获得;另一方面就是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利用,可喜的是,一些钢铁企业已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捕集的二氧化碳向高炉或转炉中喷吹,可降低粉尘的排放量。总的方向和欧洲是一致的,即“直接碳避免”和“碳使用”。所以,从目前来看,我国与国外在降碳上的努力处在相同的起点,只有行业统一共识,形成压力,推进速度才能加快。

钢协将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研究低碳路径,深耕低碳发展难点,破解低碳转型困局,有序推动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钢铁行业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建成钢铁强国的重大战略机遇。在新的一年中,钢协将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各项重点工作中,继续发挥好桥梁作用,向政府传送企业诉求,向上游传递钢铁企业意愿,更多地了解下游需求,为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

发布版面

地方工业

image.png 

主题

山钢集团迈进钢铁超低排放时代

发布日期

2020-12-22

 

2020年11月,山钢集团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环保绩效考评中首战告捷:所属日照公司、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焦化厂、山东鲁碧建材公司钢城分公司被评为环保绩效A级企业,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莱钢集团银山型钢公司、莱钢永锋钢铁公司被评为环保绩效B级企业。其中,日照公司是全省长流程联合钢铁行业唯一一家A级企业,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焦化厂是全省焦化行业唯一一家A级企业。这标志着山钢集团绿色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开始迈进钢铁超低排放时代。

“中国钢铁超低排放标准的部分指标,其严格程度明显超过了发达国家,是惊世之举、创史跨越。”这是业内的共识,也体现了超低排放工作的难度。近年来,山钢集团以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强烈的发展意识,知难而上,围绕实现钢铁超低排放目标投入巨资、下大气力,在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绿色足迹。

做钢企绿色发展的引领者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4月,国家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这个文件,不仅对末端治理后的超低排放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加强了全过程、全系统、全产业链的污染治理要求。有关指标要求堪称当今时代全球钢铁业最严,例如:在粉尘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三项主要指标上,其严格的程度均明显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标准。有业内人士曾指出:“相比一些发达经济体的钢铁排放标准,我国的超低排放标准加严近10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意味着巨大的环保投资——以1000万吨粗钢产能企业为例,通过实施环保工程改造达到全流程超低排放要求,按核查标准保守估算,需要投资约26亿元,吨钢投资增加260元。在不计设施设备折旧的情况下,为保证达到超低排放指标要求,吨钢环保设施运行成本增加50元以上。”甚至有人断言:“超低排放将引发中国钢铁行业的一次深层次革命。”

面对这一被称为“史上最难”的排放标准,同国内其他钢铁企业一样,山钢集团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同时,曾受全社会关注的“济钢产能调整”也让山钢对环保工作认识的深刻程度远远高于其他企业。

在国家推动钢铁产业“去产能,调结构”和济南市着力治理大气污染的背景下,早在几年前,山东省政府就启动了济钢“关停主业,转型发展”的战略。自2017年6月份开始,济钢开始进行产线关停,当年7月份,具有59年历史的济钢在济南的钢铁产线全面关停,近2万名职工基本得到妥善安置,成为我国首家全面关停钢铁主业的千万吨级城市钢厂,创下了国内同行业关停规模最大、安置人数最多、安置期最短的纪录。而随着2019年1月原莱芜市整体并入济南市,山钢集团的另一个重要生产基地——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也成了地理意义上的省会钢厂,环保压力骤然提升。

历史与现实交织,山钢集团没有丝毫犹豫,并迅速形成了共识:绿色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抓好绿色发展,就是抓好山钢集团的千秋万代。作为国企,山钢集团更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领全省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山钢集团党委提出:要把生态环保视为企业的“生命线”,统筹谋划、扎实推进超低排放工作。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明确提出:超低排放对我们是巨大挑战,也是倒逼我们工艺结构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要以超低排放项目改造为契机,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新动能。山钢集团一届二次职代会明确提出了“2020年底前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型钢区域环保绩效力争达到B级,日照公司力争在省内率先实现环保绩效达A”的环保绩效评级的提升目标。

重金投入,重拳出击

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刚发布,山钢集团就着手开展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对企业影响的预测评估,并据此制定《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0年)》,确定从有组织排放提升改造、无组织排放治理、清洁运输等10个方面研究制定绿色发展环保提升方案措施和项目计划,决定计划投资49.31亿元,实施187项绿色发展环保提升项目。

2019年,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正式下发后,山钢集团对照《意见》内容,再次组织钢铁板块进行全面排查梳理,编制了《钢铁超低排放治理实施计划》,明确提出“超低排放刻不容缓,必须在省内率先实现超低排放”的要求,在2018年的基础上,新增超低排放改造项目81项,增加计划投资2.4亿元。

为强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落地落实,山钢集团印发《关于全力推进实施〈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建立项目清单和推进实施计划表,跟踪项目实施情况,加强过程督导和协调,每季度组织开展检查评价。

超低排放改造的主战场——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制定了《环境绩效创A保B行动方案》,新旧动能转换建设项目立足绩效A级企业起点,环保设施投资达25亿元,按照清洁生产I级基准值以上设计,建成投运2台480平方米烧结机,同步淘汰3台105平方米烧结机、1台265平方米烧结机。对现有生产系统,焦化工序以A级绩效企业为目标,其他生产工艺系统以B级绩效企业为目标,全流程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其中,焦化工序投资15亿元,改进焦炉污染治理技术,建成20个原煤筒仓、6套焦炉脱硫脱硝、6套机(焦)侧除尘、2套焦炉煤气精脱硫设施,采用了“新型催化氧化脱硫与低温SCR脱硝”“陶瓷滤管尘硫硝一体化脱除”“脱硫液制酸”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固废的循环利用,煤气总硫含量稳定控制在每立方米10毫克以下。在钢铁冶炼轧制工序,有组织排放治理方面,型钢区域烧结机和120球团链篦机回转窑采用了电除尘器+循环流化床脱硫+SCR脱硝工艺净化处置,老区新建480平方米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采用电除尘器+逆流活性焦脱硫脱硫+SCR脱硝工艺净化处置。高炉系统建设23套负压脉冲袋式除尘器,炼钢工序建设16套除尘器,污染物排放全部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在无组织排放治理方面,建设了环保管控治一体化智慧平台,对重点污染源点实施集中监控。对28万平方米原料场全封闭,每年减少粉尘排放4760吨;建设原煤筒仓,粉状物料全部实现料仓贮存。喷煤系统采用全封闭式料棚储存,上料、制粉废气除尘系统净化后排放。所有物料输送皮带全部为全封闭式皮带通廊;粉状石灰、除尘灰采用气力输灰或吸排罐车输送;钢渣、脱硫石膏等倒运采用自动苫盖式汽车运输,并设置自动汽车冲洗装置和加湿抑尘等措施;在清洁运输方面,进出厂区的大宗物料主要采用铁路运输,剩余的大宗物料和产品全部采用国五以上排放标准的车辆运输。

2019年建成投产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环保投资达64亿元,在总投资中占七分之一,在当时的钢铁项目建设中占比最高,排放标准为历史最高。在这样的高起点上,日照公司制定了《2020年超低排放改造暨环保绩效升级推进方案》,整改问题1400多项,进行了烟气高标准治理,建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源视频监控、环保信息化系统和厂区空气质量监测微站。投用120辆电动重型运输车辆外运成品,74辆职工通勤班车改为电动新能源大巴,配置44辆电动汽车用于厂内交通。

在山钢集团层面确立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的基础上,各钢铁生产单位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在2016-2018年环保投入18.7亿元的基础上,2019年环保投入38.83亿元,当年完成环保深度治理和钢铁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35项。

在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山钢集团各钢铁生产单位全面完成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无组织超低排放治理,VOCs密闭收集治理,清洁运输,环境监测监控项目及环保信息化管控平台等项目计划,在省内率先实现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及超低排放治理实施计划完美收官。

排放“超”低,生产“超”稳,发展“超”顺

山钢集团实现超低排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展示了国企担当。

据山钢集团安全环保部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均显著减少。2019年,主要污染物排放与2018年同比大幅下降,其中吨钢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较上年下降20%-30%。2020年1至9月环保指标持续改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9.6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吨钢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同比降低3.2%、42%、44%,均优于《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Ⅰ级基准值。

实现超低排放,也为企业生存发展和持续经营提供了可靠保障。例如,今年莱芜分公司焦化区域和日照公司实现环保绩效A级目标,重污染天气预警时采取自主减排措施而不限产、停产。莱芜分公司、银山型钢实现B级目标,重污染天气期间只需少量限停产,有力保障山钢集团正常的生产经营,从而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

同时,实现超低排放也让山钢集团享受到了更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政策支持。

山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陶登奎表示,虽然山钢集团超低排放改造投入了大量资金,吨钢环保设施运行成本增幅较大,但我们让绿色循环低碳成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中坚力量,我们觉得很值。

 

绿色发展代表时代的发展方向,更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迈入超低排放时代的山钢集团将进一步扎实推进环保工作,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谱写新的篇章。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

发布日期

2020-12-24

 

本报讯 日前,粤韶钢铁“宝武韶钢松山生产制造基地”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粤韶钢铁作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韶钢”)“基地管理、品牌运营”的合作伙伴,正式成为其生产制造基地。

 今年 9 月 9 日,韶钢与粤韶钢铁签订了“基地管理,品牌运营”合作框架协议。3 个多月来,韶钢与粤韶钢铁共同努力,不断改善粤韶钢铁炼钢、轧钢、测量和设备体系中发现的问题。粤韶钢铁于 11 月 26 日通过了韶钢质量体系审核评估,过程及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已经具备生产“韶钢牌”产品的能力。

 粤韶钢铁方面表示,粤韶钢铁正式成为“韶钢牌”钢筋生产制造基地,开启了粤韶钢铁发展的新篇章。粤韶钢铁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把企业做强做大,为广东钢铁高质量发展及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

 广东省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中南钢铁作为中国宝武发展战略在中南地区及广东的践行者,以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担当精神,挑起了盘活广东钢铁存量产能、促进广东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粤韶生产基地走在了广东钢铁行业联合整合的前沿,可以预见,在中南钢铁的发展战略引领下,必将促进粤韶钢铁实现新的跨越,助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粤韶生产基地必将形成与现代化钢铁企业管理协同、技术协同、创新协同的效应,在合作中双赢,在协同中提高,在改革中强盛,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为短流程钢铁企业的发展当好示范,为助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韶钢方面表示,粤韶钢铁正式成为韶钢的生产制造基地,是韶钢创新商业模式,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的重要举措。今后,韶钢将从体系管理、技术创新等全方位支撑粤韶基地,将其打造为“标杆示范基地”,实现基地绿色发展和价值提升,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广东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石 化



发布版面

广西

image.png 

主题

共建“一带一路” 共创石化未来

发布日期

2020-12-02

 

11月27日-29日,钦州市人民政府会同商务部外贸发展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2020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创石化未来”为主题,围绕“十四五”期间化工产业升级、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化工区域化产业链发展、石油和化工企业数字化发展、石油和化工产业链转型升级等热点问题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李成钢,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余薇,缅甸驻华大使苗丹佩,广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静华,钦州市委书记许永锞等嘉宾出席大会并致辞,广西自治区副主席费志荣出席。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东盟博览会高级顾问翟崑,新加坡制造商总会能源与化学工业团组主席李雪民,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副总裁兼南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总裁贾纳达南·拉马努詹,钦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谭丕创分别做主旨演讲。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局长吴政平主持论坛有关活动。

顾秀莲在致辞中指出,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也对整个石化行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大批生产防护物资的石化企业始终站在防疫的第一线,为防疫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整个石化行业也快速从疫情中恢复过来,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快速增长。她建议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契机,加快与东盟国家石化领域合作方式的转型,继续提升石化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石化产业不断创新发展。顾秀莲指出,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和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窗口,这些年来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港口优势大力发展石化产业,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钦州石化产业基地发展日新月异,建成中石油千万吨级现代化炼油厂,又引进了一批骨干企业,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希望广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主动做好服务,把钦州打造成为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杨静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东盟博览会连续17年在广西举办,已成为广西亮丽的名片,也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合作平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起增设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论坛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配套的专业化、产业化论坛,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对促进石化领域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广西一直以来把临港石化产业作为全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倾力打造,特别是近年来,对钦州石化产业基地发展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要素保障力度,为发展面向东盟的绿色石化产业夯实了基础、优化了环境、搭建了平台。

许永锞在致辞中指出,钦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部署要求,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绿色石化业”作为全市“港、区、产、城、人”五大愿景之一,迈向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发挥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平台优势,依托中石油、上海华谊、浙江恒逸、浙江桐昆等石化龙头企业,初步构建了全国独有的“油、煤、气、盐”齐头并进的石化产业体系,正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谭丕创在大会上发表题为《共享中国-东盟合作发展新机遇共建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的主旨演讲。谭丕创指出,本次论坛非常契合当前国际新形势下,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行业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的心声。作为论坛的主办方之一,钦州打造面向东盟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有基础、有机遇、有思路、有期盼,衷心希望通过论坛,让更多的嘉宾、朋友认识和了解钦州,携手推进钦州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面向东盟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与会各方从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智库等多个角度,全面阐述了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战略对接的深远意义和发展前景,深化各方面对推进钦州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面向东盟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认识和理解。论坛还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丰富了东博会的内容,为稳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推动石油和化工行业健康发展搭建了国际高端对话平台。

该论坛是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设CEO闭门会议、全体大会、平行论坛和配套考察等内容,共有来自19个国家的政府部门、知名石油和化工企业、智库专家、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代表近千人“线上线下”参加(现场近300人),云上东博会同步直播论坛实况。

论坛期间,论坛组委会正式发布了《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环境蓝皮书2020年》。该蓝皮书由化信智库组织撰写,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聚焦中国-东盟石油与化工行业的投资机遇与风险研究,深入分析中国-东盟等重点区域的代表型国家投资布局、研发创新等领域,总结了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创新研发、投资并购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特点,为石油与化工企业在中国-东盟国家投资布局提供思路,助力行业转型升级,并为投资者本土化经营提供决策建议与智力支持。 (王冰)

 

 

发布版面

行业聚焦

image.png 

主题

石化行业面临深度结构性调整

发布日期

2019-02-19

 

11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2019年度石油石化行业中央企业能效对标活动结果,青岛炼化排名1000万吨以上炼油业务能效第一名,镇海炼化、茂名石化、天津石化分别排名60万吨以上、30万~60万吨、30万吨以下3个级别乙烯业务能效第一名,被评为能效最优企业。

多年来,青岛炼化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渐进追赶的方式促进能效提升,不断查找改进节能管理问题,全面发力区域资源整合优化等工作,炼油综合能耗指标连续8年领跑国内原油加工行业。镇海炼化打破装置“围墙”,实现能源梯级高效利用,其中,乙烯装置利用炼油加氢裂化装置废热,加热裂解炉空气,实现节约燃料,并大规模应用国产化技术对裂解炉烧嘴进行低氮改造,收获环保效益的同时,每年节省燃料近4000吨。茂名石化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及新技术应用,提高裂解炉生产负荷,减少产品损失,降低燃料气用量,实现节能降耗;建立能源基础数据台账,每天比对严控各项指标,跟踪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实现能效提升。天津石化在去年乙烯装置运行至生产周期末期的情况下,加强工艺纪律、运维制度执行和现场管理等,确保装置稳定运行,提升装置负荷,并积极协调优化调整原料投入结构,提高双烯收率。 (张向农 刘强 徐欣 周芳 张辉)

 

 

发布版面

石油时评

image.png 

主题

石化行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发布日期

2020-12-08

 

2020 年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后果的担忧,全球区域性环保政策密集出台。欧洲有望率先以立法形式明确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相继宣布碳中和目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有望再提速,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全球能源体系即将面临颠覆性重塑。9 月 22 日,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力争 2030 年前达到 CO2 排放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石化行业作为第四大碳排放源,面临碳减排和生产经营深度转型的双重挑战。怎样看待“迈向碳中和世界”?本期石油时评推出第二期——石化行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大势所趋:未来十年是我国低碳转型的关键期

 碳中和即 CO2 净零排放,少量排放与森林碳汇和 CCS(碳捕集封存)相抵消。中国是 CO2 排放大国,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未来 40 年要累计减少 CO2 排放 2150 亿吨(根据英国网站 Carbon-Brief 的文章用模型计算估计)。

 据清华大学 10 月 12 日发布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要实现 2030 年前CO2 排放达峰的目标,“十四五”期间必须确立积极的节能降碳指标,2025-2030 年持续强化。要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在 2030 年达峰后持续快速减排,到 2050 年 CO2实现净零排放;最大排放源能源系统需 2035 年左右达到消费峰值,2050 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 85%,2050 年以后能源系统 CO2 实现负排放。

 10 月 29 日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包括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建议》的出台表明,碳减排已成为国家“十四五”及之后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顶层设计将不断完善,相应的政策会陆续出台,目标的实现也必然落实到各省市、各行业,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路径。

 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是我国实现能源、经济领域深度低碳转型的关键期,国家也必然推行强有力的碳减排政策。值此“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碳排放达峰目标以及碳中和目标必将成为各行业、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明确的重大战略目标之

,用以指导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中国石化两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发布日期

2020-12-10

 

本报讯 近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公布信息显示,中国石化两项工程获2020至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两项工程分别为天然气分公司山东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一期工程,中石化(香港)洋浦成品油保税库项目配套码头工程和洋浦港神头港区神北三港池南防波堤工程。

山东LNG项目一期工程包括储罐、靠泊LNG船的专用码头、接收站配套设施及外输管道等。一期工程2010年7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9月开工奠基,2014年11月投产运行。该项目共实现14项施工创新、18项技术创新,在储罐基础设计、穹顶浇筑施工、材料和设备国产化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

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洋浦油库坐落于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油库配套码头工程项目包括泊位、防波堤及其他附属设施,工程技术含量、节能环保、施工质量等各项综合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石化强势崛起 民生持续改善

发布日期

2020-12-10

 

——福建泉州泉港区产城融合促进协调发展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因良港得名,因石化兴城,今年迎来了建区 20 周年。20 年的时间,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大公园,昔日的海滩涂变成了产业园,昔日的旱坡地崛起了新城区。从蹒跚学步到风华正茂,20 年来泉港以改善民生为最终落脚点,坚持立足产业优势,以产业崛起带动城市建设,破解了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难题,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答卷。

 石化产业扩版图

 在我国化工版图上,泉港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从 1993 年福建炼油厂建成投产,到 2009 年炼油乙烯一体化合资项目建成投产,再到如今的石化产业集群,历经 20 多年开拓进取,泉港打造了中国石油化工泉港园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等“国字号”品牌。而对于福建经济发展而言,不仅福建炼油厂结束了全省不产一滴油的历史,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更将没有油田的福建推进了石化强省行列。

 泉港区石化产业是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布局。1989 年 1 月,福建炼油厂工程项目动工;1993 年 9 月,福建炼油厂建成投产;1996 年 4 月,肖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获准成立;2000年 4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泉港区。无论是肖厝经开区管委会的成立,还是泉港区的获批成立,推进石化项目建设进而打造石化基地,都是最重要的考量和最现实的需要。

 泉港区持续秉承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理念,全力推动石化产

业集聚。辖区内的泉港石化工业园区,2019 年石化产值达到 1111 亿元,2013 年至今连续 8 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 20 强,是福建省内公用配套最完善、物流条件最优越、产业生态最成熟的石化基地。2019 年,泉港区人均 GDP 居福建省第 3 位、泉州市第 1 位。2020 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 332.06 亿元,外资利用、工业投资、技改投资、项目投资等指标增幅居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地方收入等指标增幅居全市第二。

 新城建设提品质

 飞速发展的泉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厂村混杂”逐渐成为泉港历届党委和政府、企业和群众共同关注的问题。为彻底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泉港区 2017年启动了石化工业区安全控制区项目,斥资约 355 亿元,在石化厂区和居民生活区建设绿化隔离带,涉及 3 个镇、17 个建制村的约 5.3 万人。

 这无疑是一项“超级工程”。泉港区加快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坚持保供应、稳房价、促动建,分批组织、有序推进商品房上市供应,近年来办理 77 个预售房地产项目,上市房源建筑面积 358 万平方米,最大限度满足动迁群众的安置购房需求,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特别是引入一批品牌房企,使泉港市场供应多样化且项目品质明显提升。

 为了让被征迁群众“进好城”,泉港在福建省首创“房产超市”模式。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造福百姓的原则,将参与房票安置签约的房地产项目集中起来,统一进驻房产超市,为交易双方提供集房产展销、洽谈签约、交易办证、房票结算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区、镇区加快转移,将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群众。

 从建区时的薄弱基础,到如今的城市功能丰盈的品质新城,泉港区有目共睹的变化来自城市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数十年一步一个脚印,泉港实现了从小村镇向新城区的城乡面貌巨大变迁。建区以来,泉港累计投入 50 亿元产城融合项目资金,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 12 平方公里,2.5 平方公里的城市核心区初具规模,城市形象明显改观。2014 年,泉港区被列入泉州市产城联动新城区改革试点;2016 年,泉港入选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财政投入保民生

 “十三五”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近 3.8 亿元教育建设资金,成批量实施中小学、幼儿园的校舍新改建扩建项目。到今年秋季,累计完成 49 个校舍新改扩建项目,新增 2835 个幼儿园学位、15050 个小学学位、5840 个中学学位。2017 年起,泉港区实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每年免除 1000万元以上学杂费,实现了从小学到普通高中阶段共 12 年的“普惠制”免费教育。

 翻开泉港区的“账本”,民生投入是一条大幅上升的曲线。建区 20 年来,泉港倾心为民,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导向,每年把 80%以上本级财力投入到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方面,不断补齐社会事业短板,推动“基本民生”向“质量民生”转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在乡村振兴方面,建成 7 个区级特色扶贫基地,全区 1501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 年全部提前摘帽,全部消除空壳村、薄弱村。社会保障方面,2015 年以来发放 4300 多万元救助金,救助2.2 万多人次,“救急难”工作被列为全国试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率 100%。医疗服务方面,在全省率先试行“先看病后付费”新型诊疗便民服务;在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办医的基础上打造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让居民真正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安全的省级医疗服务。文化事业方面,获“中国海港文化之乡”“中国北管音乐文化之乡”“中国水密隔舱福船文化之乡”等称号,北管、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 3 个中国传统村落、2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 个福建省传统村落、3 个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发布版面

油气

image.png 

主题

石化行业绿色制造稳步推进

发布日期

2020-12-12

 

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关于认定 2020 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制造名单的决定》。记者获悉,2020 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制造名单认定工作旨在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进一步树立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制造先进典型,加快建设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引领石化行业绿色发展。

 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媒体公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决定认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等 45 家企业为 2020 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等 31 家企业申报的轿车子午线轮胎 DH08 夏季轮胎等 158 种产品为 2020 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产品,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等 2 家企业为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通知中表示,希望获认定的企业按照《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制造体系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为引领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石油和化工行业利用自身优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有效推动了行业绿色发展方式转型,成为‘十三五’我国工业领域绿色发展的亮点之一。”在日前召开的 2020 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对石油和化工行业坚持绿色发展予以肯定。

 针对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存在的短板,李寿生提出,“十四五”期间全行业要着力从以下方面推进绿色发展:一是要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促进节约发展。强化能效“领跑者”引领,完善节能节水标准体系,推广先进高效节能工艺技术及装备。二是深入开展碳减排工作,促进低碳发展。要高度关注能源转型,大力发展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大幅度降低工业生产过程含氟气体排放。三是加快工艺技术改造,促进清洁发展。要围绕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有毒有害原料替代,推广绿色生产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发展是行业绿色发展的一大“法宝”。李寿生建议,要抓紧从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提高产业关联程度和循环链接效益。同时,要持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促进安全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最新技术,持续满足园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对安全管理的需要。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石化民企发展战略机遇期将开启

发布日期

2020-12-15

 

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启动布局之年。新时期、新使命、新任务,“十四五”时期石化行业发展非常重要,民营石油和化工企业发展也非常重要。12 月 11日,2020 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发布了 2020 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销售收入百强排序名单、销售收入百强排序潜力企业名单、第二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及 2019年批次优选企业名单。

规模和效益持续增长

 “十三五”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业布局、产品结构以及组织结构调整与优化,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社会贡献成效突出。同时,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2020 年,我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销售收入百强中,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列前三位。第 4~10 名依次是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利华益集团有限公司、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海科控股有限公司。

 在销售收入百强中,山东、浙江、江苏三省上榜企业数量占据 60%。其中,化工第一大省山东展现绝对实力,有 40 家企业上榜;浙江有 12 家企业进入榜单,位居第二;江苏有 8 家企业进入榜单。

  2019 年石油和化工类营业收入作为主要入围指标,还评选出了 2020 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销售收入百强排序潜力企业 58 家,其中江苏 14 家、河南 7 家、浙江 6 家、山东 5 家。

 会上还公布了 39 家 2020 年度(第二批)石油和化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 25 家 2019 年批次优选企业名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强调,我国民营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绿色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推动企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为推动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向强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专精特新”发展水平仍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现代企业制度仍需完善。

 发展战略机遇期将来临

 李寿生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大石化民营企业要继续大力弘扬新时代石油和化工行业伟大精神,积极投身到建设石油和化工强国伟大进程中,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朝着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2020 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一大批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积极自发地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努力为抗击疫情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有的企业高效运转、保障基础原材料供应,有的企业转产扩产、开足马力生产紧缺的防疫物资。同时,广大民营石化企业积极组织复工复产,抢夺受疫情影响、被疫情耽误的时间,充分彰显了“迎难而上、勇于拼搏、主动作为、甘于奉献”的新时代石油和化工行业精神。

 李寿生强调,全力开创我国石化民营企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民营企业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深刻认识新发展格局内涵,努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二是要结合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南,制定好企业自身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要坚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全面提升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四是要瞄准高端产能,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是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发布版面

本省新闻 综合

image.png 

主题

我国石化行业首个5G专网项目在洋浦投用

发布日期

2020-12-18

 

12月17日,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举办石化5G专网投用暨第二阶段建设启动仪式,标志着我国石化行业首个5G专网项目正式投用,对于推动企业向可视化、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石化5G专网由海南炼化与中国联通合作建设,项目规划22个宏基站,计划2021年全面建成。目前第一阶段7个基站已开通,第二阶段将建设15个宏基站,完成5G独立组网(SA)的核心网,实现厂区5G网络无死角覆盖。

海南炼化副总工程师、乙烯项目工程总监汪维众介绍说:“目前,5G专网应用开发主要围绕乙烯项目建设开展,可有效推进项目‘三化’建设。海南炼化在乙烯项目建设中首次了提出打造物理工厂数字化、项目管理信息化、现场管理智慧化的‘三化’建设理念,此次5G专网建设,可为‘三化’建设这辆‘跑车’提供高速度、高质量‘跑道’。”

据介绍,依托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技术特性,利用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乙烯项目实现了6项5G智能应用的首次应用。一是首次实现强夯智能监测。人力资源节约50%以上,有效解决质量监控难度高,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二是首次实现无损检测智能评定。解决了无损检测工作量大、人员数量需求多、效率低、成本高、人为误差不可控等问题。三是首次实现5G门禁和周界应用,有效解决了厂区实时监控难度大、现场关键区域人员聚集预警等问题。四是首次实现5G防爆生产通讯集成终端应用。可实现与调度电话、扩音对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共享、联动。五是首次实现5G无人机工业巡航应,解决了4G无人机巡航传输速率低、延时长、卡顿等问题。六是首次实现办公楼全面无线办公。乙烯项目办公中心取消传统布线,台式电脑、办公电话等终端全部采用5G无线办公。

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是海南省和中国石化重点工程项目,列入了国家石化产业规划,是海南省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中国石化构建“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的支撑项目。下阶段,海南炼化将携手中国联通、文思海辉、英佰科技、石化盈科、SEG、中科辅龙、达美盛、天津郎硕等高科技企业,将5G应用融入更多生产及管理场景,解决智能化转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高效整合数据流和管理流,高质高效建成“5G+智慧化项目”技术应用,建设更加智慧的炼化园区,努力打造石化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加快推动海南省产业数字化发展,为智慧海南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中国石化7家企业获得全国厂务公开荣誉

发布日期

2020-12-22

 

本报讯 12 月 10 日,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暨先进单位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石化共有 7 家企业受到表彰。这是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域的最高级别荣誉。

 该荣誉由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发布。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由中纪委、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监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3 年评选表彰一次。在此次评选表彰中,九江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南化公司、济南炼化、北海炼化、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近年来,中国石化不断拓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域,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实效,积极维护职工民主政治、劳动经济、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等权利,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促进职工全面发展。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等,建立群众工作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奖惩,利用互联网手段探索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新模式,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全国总工会的认可。

 

 

发布版面

综合

image.png 

主题

中国石化发布《2021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

发布日期

2020-12-24

 

12月17日,由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协办的《2021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发布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双循环格局下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会议认为,当今国际格局、世界秩序和全球产业布局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大冲突的时代,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全球供应链以及我国经济贸易和产业布局的改变。“十四五”我国炼化行业将进入新增产能全面释放、竞争白热化时期,也是行业整合转型升级期,成品油市场化进程将基本完成,化工产品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成为新趋势。

服务经济增长、保障能源安全、实现低碳发展的多重约束下,能源转型将在多元平衡中稳健前行。展望“十四五”,中国将成为推动全球碳排放提前达峰的践行者之一。预计,2025年中国一次能源需求约54亿吨标煤,其中,化石能源占比约81.2%,比“十三五”末降低3.1个百分点,煤炭占比将下降5.4个百分点至51%,仅天然气占比有所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提升,达18.8%;单位GDP能耗降比2020年再降低约17%。

新冠疫情对国际石油市场影响深刻,未来五年国际油价将呈现中低位震荡复苏的走势。世界石油供需两侧将进入高存量、低增量的新阶段,中东、中美地缘政治将呈现高动荡、低烈度的新格局,国际油价将保持高波动、中低位的新常态,国际石油市场将开启再平衡的新周期。

国内油气工业实力实现跨越式增长,供应能力显著提升;“十四五”主要围绕保障供应安全和推进体制改革两个焦点。“十四五”期间,受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石油需求增速将显著放缓,并渐进峰值;而天然气作为低碳能源,依然保持7%以上的年均消费增速。国内勘探开发投资持续加码,确保近2亿吨的石油产量和5%左右的国产气增速。

炼油化工行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十四五”发展重点是加快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国炼油、乙烯能力稳居世界第二,PX产能跃居世界第一,千万吨级炼厂数量增加,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的炼化产业集群。

今后,中国炼化行业将瞄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炼油结构调整。以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炼化一体化、合并减油增化,利用多产低碳烯烃和化工原料;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将加油站转变为“油气电氢”综合能源补给站。二是实现化工差异化、高端化发展。优化烯烃产业链结构、提高芳烃产业链竞争力、突破高端材料技术瓶颈;拓展化工原料多元化渠道,提升价值链空间。三是要重视技术创新,包括重油加工转化技术、高端化工材料生产技术、塑料循环利用技术、炼化企业数字化技术(包括原油分子信息库、智慧供应链、物流能量管理与优化、设备运行优化系统和智慧加油站等)。

新冠疫情导致石油公司经营受挫,主要依靠高效、低碳、数字三方驱动破局。疫情蔓延与低油价重挫全球石油行业,国际石油公司陷入近十年来最不景气的一年。盈利暴跌、市值腰斩、评级下降,多家独立石油公司处于破产边缘,生存危机迫在眉睫。

随着低碳能源逐渐取代化石燃料的趋势渐渐明朗,内外因素变化倒逼石油公司低

碳转型,欧洲公司领跑可再生能源布局,美国油企则主要专注于碳捕获等“负”碳排技术。积极开发数据资产价值,发展能源数字经济新业态,也是石油公司破解困局、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氢能产业将助力中国未来能源绿色发展。2020年我国已启动氢能顶层规划工作,燃料电池汽车“以奖代补”政策落地。新冠疫情没有改变氢能产业投资增长热情,20余家大型能源央企跨界氢能产业,年底预计超过8000辆燃料电池商务车、100座加氢站进入示范运营。

预计,2025年前我国氢燃料汽车和加氢站仍以示范运行为主,2035年燃料电池车有望达到百万辆级商业应用规模。目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化工等企业已经开始涉足氢能行业,相信通过各类企业的协同创新,中国的氢能产业将迎来美好的前景。


                                                              造 纸



发布版面

东莞·时事

image.png 

主题

东莞明年停止进口废纸 筑牢固废污染“防火墙”

发布日期

2020-12-02

 

本报讯 从明年开始,东莞将全面停止进口废纸。固废禁令的颁布实施,对东莞造纸企业的原料获取带来较大的压力,但也有利于提高国内废纸回收率,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分类等工作,进一步筑牢固废污染“防火墙”。

近日,生态环境部调研组来到东莞,针对实施固废禁令对造纸行业的影响展开调研。自开展两轮造纸企业引退工作后,东莞目前还有28家造纸企业,其中8家具有进口国外废纸的资质。固废禁令正式实施后,东莞进口废纸量逐渐减少,从近年高峰期的1000多万吨减少到2020年的236万吨,而明年将全面停止进口。

2018年6月24日,国务院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严厉打击走私,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此次调研就是为了深入了解固废禁令对企业的实际影响以及对改善环境的促进作用。

在莞期间,生态环境部调研组先后与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科室、市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市环保产业协会以及造纸企业代表进行座谈,并实地调研造纸企业的生产态势,全面了解固废禁令的实施对造纸企业在原料、能耗、排污等方面的影响。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打造绿色纸业 助力转型发展

发布日期

2020-12-04

 

本报讯(记者 王菲 通讯员 史月云)初雪过后,天气日渐寒冷,但在山西强伟纸业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各类工程机械隆隆作响,工程车辆来往穿梭,工人师傅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施工作业。截至目前,PM6 造纸车间、制浆车间的主结构框架已完成,碎浆车间正在安装钢结构屋顶,1.1 万平方米成品库已全部完工,热动力车间厂房和锅炉间基础正在加紧施工,整个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自 3 月 20 日复工以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坚持疫情防控和施工生产两手抓,积极组织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全体人员以‘不停工、不断档’的干劲坚守在一线、冲锋在一线,紧紧抓住有效施工时间,开足马力加快建设,确保项目按照原定时间节点顺利推进。”负责项目建设的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辛宁宁说。

 今年以来,寿阳县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积极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破解土地、资金、综合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各相关部门主动对接企业,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项目落地建设扫清障碍,大大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建设速度。

 作为全国最大的石膏板护面纸生产企业的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自入驻寿阳后,已累计投资 20 亿元,先后于 2011 年、2014 年建成投产 2 条年产 15 万吨石膏板护面纸生产线,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今年新上的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总建设规模为年产 110 万吨石膏板护面纸及包装纸,列入寿阳县 2020 年引进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包括一条年产 30 万吨石膏板护面纸及包装纸生产线、两条年产 40 万吨石膏板护面纸及包装纸生产线、日处理 3 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项目等。总投资达 30 亿元,占地 1000 亩。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新增产值 63.8 亿元,新增利税14 亿元,新增就业 700 余人。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我们公司引进国外的制浆、造纸设备,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开启三期扩建工程。三期扩建工程的核心就是创新和跨越,目标是低耗、高效、高质量。项目建成后,产品质量由计算机全过程实时管控,能耗将大幅降低,其中蒸汽消耗将降低 30%左右。”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项目部土建经理张红勇说,“这个项目的实施,对我们的企业发展十分关键,将奠定我们在中国造纸行业的领先地位,开启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示范标杆的新征程,从而推动我们为寿阳、晋中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发布版面

综合新闻

image.png 

主题

昔日造纸业“领头羊”重生记

发布日期

2020-12-06

 

山东省泗水县人民法院在处理破产案件中用足用好府院联动机制,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措施,成功办理了以山东华金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破产重整案为代表的破产案件,既盘活了闲置资产,释放了企业产能,又妥善解决了职工问题,促进了金融债权的及时收回,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昔日“领头羊”深陷债务泥潭

山东华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金集团)曾是省内造纸行业的佼佼者,其前身为泗水县造纸厂,成立于1978年,2003年经企业改制成立华金集团,注册资本3.89亿元,占地1700余亩。后企业因经营不善,2014年初显现资金链危机,2016年2月银行债务全面违约,2018年1月1日全面停产同年12月20日,经债权人申请,泗水法院裁定受理华金集团破产重整案。

进入重整后,经审计、调查,承办法官发现华金集团有7家关联企业。法院作出裁定书,裁定对华金集团及7家关联公司合并重整。同时,根据债权人的申报,管理人核查发现,华金集团等8家公司共计拖欠债务46亿余元,债权人342人,涉及职工8000余人。

府院联手研究解决方案

债务数量和职工人数都如此巨大,政府与法院紧密配合才能取得更好效果。为此,泗水法院主动向县委请示,恳请县委成立华金集团依法重整协调保障工作领导小组。随后,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协调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保障工作组、法院、管理人共同制定了三方联动机制,坚持每周联席例会制和管理人定期报告工作制,由管理人向政府、法院汇报案件进展、发现的问题,三方共同探讨,群策群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018年12月20日以来,三方共召开联席会议100余次。其中,为妥善解决好职工问题,县政府抽调30多名工作人员组成8个职工工作组,对华金集团从建厂以来的全部职工档案进行核查,将每名职工的身份信息、工作时间、岗位职务摸清,为职工债权的清偿和拖欠社保的补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政府部门在安保维稳、企业信用修复、税收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

“清算式”重整招来投资人

能否招募到重整投资人是该案成功的关键。经评估,华金集团等8家公司资产约9.5亿元,快速变现值约3.13亿元,资产体量大、设备老旧,使得招募投资人工作进展不理想。重整期限将至,如果不能招募到重整投资人,本案将转入破产清算,届时一切努力将付诸东流。

为进一步吸引重整投资人,有效发掘华金集团等8家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经管理人提出,合议庭研判后,决定实行在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拍卖资产的方式招募投资人,即“清算式”重整。具体操作方式为:管理人根据评估文件确定的资产价格为参考价,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委托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拍卖,以市场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方式,征集真正有意愿、有实力的重整投资人。同时,资产处置受让方须按竞拍条件要求,与华金集团管理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成为华金集团的重整投资人。通过产权交易平台的两次挂牌公开拍卖,最终山东鲁发建材有限公司以1.76亿的价格竞得拍卖资产,成为重整投资人。

重整计划落地 企业绝地重生

今年1月14日,华金集团召开第三次债权人会议,对《山东华金集团等八家公司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经表决,职工债权组、出资人组、小额债权组均通过了重整计划,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组、普通债权人组未能通过表决。但是法院认为重整计划草案不仅依法对优先债权进行了清偿,而且全面覆盖了职工债权和10万元以下小额债权,其他普通债权的清偿比例也高于清算状态,且华金集团的排污许可、取水许可、发电容量均能得到保留。经管理人申请,法院审委会、合议庭审查后,依法裁定批准了该草案,现重整计划草案已顺利执行完毕。

11月19日,华金集团复产仪式隆重召开,板纸车间生产的首批产品现已投入市场。整个华金集团的生产线预计在2021年年中将全部启动,届时将实现产能60万吨,年缴纳利税可达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还可带动乡镇驻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曾经的“僵尸企业”涅槃重生,必将成为县域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冯家煜 梁 磊 乔元甲)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丽邦纸业:投产扩能“加速跑”

发布日期

2020-12-08

 

造纸、卷纸、分切、包装,工人们操作机器有序作业,女工将成品卫生用纸封塑包装成箱,车间大门外货车等着将原纸运送给客户……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孝南经济开发区的丽邦纸业项目现场,入口处成品仓库还在建设,而一边的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派繁忙。

 “我们第一台造纸机于 10 月 7 日开机生产,配套的卷纸机、分切机陆续开通运行,目前仅一台造纸机就可以日产原纸 60 吨左右,年产可以达到 2 万吨左右。”湖北丽邦纸业有限公司制造部经理徐英杰向记者介绍。

 2018 年 4 月,由河北保定丽邦集团投资的湖北丽邦纸业项目签约落地孝南经济开发区,项目总投资 17 亿元,设计年产生活用纸 30 万吨,总建筑面积 42 万平方米,是丽邦集团在华中地区最大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设计年产能 10 万吨生活用纸。

 2019 年 8 月,建筑面积达 5.75 万平方米的一期生产车间、成品仓库、供热车间,以及配套办公楼、宿舍楼开工建设。

 2020 年 10 月 7 日,丽邦纸业完成生产车间建设,第一条生产线顺利开机投产。

 减去因疫情和汛情耽误的工期,不到一年时间,丽邦纸业就实现从破土动工到建成投产的目标,其速度之快令人惊叹。缘何能这么快?

 丽邦纸业人事行政部经理袁文静介绍,项目建设过程中,除了企业自身优化施工流程,合理调整压缩建设时间,疫情后第一时间复工,提前招聘培训好工人外,重要的是孝南区委区政府对项目全力支持和配合,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

 “孝南区给项目配备的项目秘书为我们提供‘贴身服务’,不仅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联合办理项目落户、开工建设的有关行政审批手续,还亲自将办理好的土地使用证、产权证等送到我们手上,全力促进项目动工建设。”袁文静说。

 从招商洽谈,到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孝南区全程为丽邦纸业项目当好“保姆”“店小二”,服务不断档,可谓诚意十足。

 湖北丽邦纸业公司从总经理到员工,对孝南的付出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年不到,项目顺利投产。

 目前,丽邦纸业第 2 台造纸机已安装调试完毕,正式开机投产,每天产能可以达到 120 吨左右。即使这样,还是不能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

 丽邦以生产高性价比的原纸立足市场,产品备受电商和纸品后加工厂家青睐,从投产开始,一直供不应求。

 “我们生产的原纸销售给客户后,都没有多余的货留给自己加工。因为现在只有 2 台造纸机在生产,产能还是有些跟不上。”袁文静说,等另外 2 台造纸机投产就好了。

 袁文静介绍,目前成品仓库正在装修收尾,3 号、4 号造纸机也在加紧安装调试,春节前可以顺利开机投产,届时,每天可生产原纸 200 多吨,能大大缓解原纸供应紧张的状况。

时不我待,面对火爆的市场,以及孝南优质服务的“加码”,丽邦纸业决定“趁热打铁”,开始着手准备扩能升级,希望一期 4 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迅速启动项目二期建设。

 

 

发布版面

中国印刷导刊

image.png 

主题

包装产业提质增效 纸基材料创新突破

发布日期

2020-12-16

 

“十三五”期间,我国包装产业规模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产业格局逐步优化,包装行业逐步转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包装国。今年 12 月 14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的通知》,为推动我国包装产业供给侧改革、发展提质增效进行了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全行业积极采用低成本和绿色生产技术,发展低克重、高强度、功能化纸包装制品,拓展纸包装的应用范围。同时,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调整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扩大发展成果,坚持走“循环包装、低碳包装、安全包装”之路。

 包装用纸规模稳定增长

 综合《中国包装行业 2019 年度运行报告》《中国造纸工业年度报告(2017—2019 年)》《2019中国造纸年鉴》等数据统计,2019 年我国与包装及纸板相关的包装用纸、箱纸板、瓦楞原纸及白纸板的生产量已分别达到 695 万吨、2190 万吨、2220 万吨及 1410 万吨,其总产量占全国纸和纸板总产量的 60.5%。2018 年,我国包装行业销售收入 15958 亿元,其中,纸品包装约占 45%,约为 7000 亿元。2020 年纸品包装销售收入预测可达到 8000 亿元。

 随着我国由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转变,东南沿海地区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逐步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成为包装行业发展的新亮点。五大区域中,纸包装行业占到全国纸包装行业 70%左右。

 产业格局逐步优化,包装企业也在逐步转型。智能制造、“互联网+”蓬勃兴起,数字化工厂、自动化生产线、现代物流等已初具规模,行业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互联网+”模式促进包装行业定制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包装企业正在通过互联网创新抢占市场的新高地。

 纸基包装材料应用广泛

 纸基包装材料由于它的低耗能、低污染及高回收率,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理想的包装材料。

 其中,薄页包装纸目前主要原料为漂白木浆,也可采用回用纤维替代部分原生纤维生产薄页包装纸,从而改善我国木材纤维原料短缺现状,降低生产成本。白纸板具有良好的印刷功能、加工功能和包装功能,回用纤维是其主要原料。瓦楞箱板纸是制造瓦楞纸箱的主要材料,一般用机械木浆、半化学浆、非木浆、回用纤维浆或上述浆种的混合浆制造而成。

 造纸业是典型的基础原材料工业。根据《中国造纸工业年度报告(2017—2019 年)》统计,我国纸和纸板产量 11130 万吨,产值约 1.5 万亿元;年人均消费量为 78 公斤,不足发达国家 1/2。造纸原料中回用纤维年需求量达 6300 多万吨,其中进口回用纤维约 2500 万吨。

 随着 2017 年《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印发,2020 年将实现废纸“零进口”,导致回用纤维原料缺口在 2500 万吨以上。由此,亟须寻找造纸原料不足的解决方案。

 科技创新解决原料不足

 在进口废纸受限的大环境下,造纸业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纤维原料供应紧缺,造纸原料不足。从目前来看,主要有四种方案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

 其一,寻找纤维替代方案。国务院在发布“禁废令”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开展非木纤维(特别是农业秸秆)造纸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同时,也可以板皮和木屑为原料,替代部分回用纤维纸浆,解决造纸原料不足的问题。

 其二,加大国内回用纤维原料的回收力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纸厂意识到国内回用纤维原料供应的重要性。在采购上,各地纸厂积极采取补贴运费、总量奖励等措施。业内一些大型纸厂还通过其他方式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例如与回收商合资建设新的打包厂,与区域性大型回收商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国内回用纤维原料采购渠道等。

 其三,我国大型制浆造纸企业走出国门,利用外国的木材资源建设纸浆厂,在国内也积极地开展纸浆厂的建设。如太阳纸业在老挝投建一家新的溶解浆工厂,在广西北海投资建设 350 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

 其四,开发回用纤维高效利用新技术。回用纤维在几次循环使用后,纤维角质化严重,纤维性能衰变,成纸质量明显下降。因此,需要开发新技术来抑制回用纤维的性能衰变,延长回用纤维的使用寿命,提升回用纤维造纸的品质。



发布版面

政经

image.png 

主题

“洛阳纸贵”年末再现 企业抱团应对原材料涨价

发布日期

2020-12-16

 

进入12月,东莞市成益纸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晓娅不得不再次面临纸价上涨的压力。“下半年以来,每个月都会收到上游纸企的提价单。这几天,造纸厂的提价通知单又要发过来了。”对于纸价的上涨,王晓娅已经司空见惯。

自今年8月份以来,国内造纸行业景气度明显提升。随着下半年各类纸的需求开始复苏,加之上游原材料的上涨,纸价也随之反弹。这带来的连锁反应是,造纸企业提价频率逐步加快,而下游的需求企业则不得不被动应对纷至沓来的涨价函。

进入12月,上游造纸厂的提价步伐依然没有停止。近期,多张原纸、纸板涨价函的流出,又为岁末年终这轮涨价潮添了一把火。近日,包括华泰股份、晨鸣纸业、太阳纸业等在内的多家纸企再发涨价函,宣布自12月起,对公司生产的部分纸产品提价。

进入2020下半年以来,由于被压制的需求被释放,生产端却因严格的环保标准以及产能受限,导致原料供应市场出现供需不平衡。原料价格一路飙涨,令众多中小企业的成本再次承压。

纸价年末再飞涨

潘雪莲是广东一家纸制品加工厂的采购经理。谈起今年下半年以来的纸价上涨,负责公司采购的潘雪莲,感到非常无奈。

“从7月份开始,上游的造纸厂就不断在涨价,白卡纸、瓦楞纸等所有品类都在涨,我们每个月都会收到一到两张涨价通知单。”潘雪莲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以下半年涨价最为凶猛的白卡纸为例,7月份以来,每吨白卡纸每个月都会提价300-500元。

相关数据也佐证了潘雪莲的说法。进入三季度,随着下游需求开始复苏,造纸价格也随之反弹。其中,白卡纸价格反弹最为明显。据中泰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白卡纸均价为6713元/吨,较年初上涨16.6%,较年内最低点上涨约三成。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今年下半年,白卡纸已经实现了至少四轮涨价,其中10月1日提价500元/吨,11月1日又提价300元/吨。经过几轮的涨价,白卡纸下半年已累计上涨约1600元/吨。

近日,APP(中国)工业用纸事业部再次发布了提价通知单。该公司在通知单中表示,“受营运成本及多种因素影响,我司自2020年12月12日起,针对宁波中华纸业/宁波亚洲浆纸业/广西金桂浆纸业生产的白卡/铜卡纸涨价500元/吨(含税),食品纸涨价300元/吨(含税)。”

除了工业用纸外,文化用纸同样在上涨。近日,包括华泰股份、晨鸣纸业、太阳纸业等在内的多家纸企再发涨价函,宣布自12月起,对公司生产的部分文化纸产品提价,提价幅度基本均在200元/吨。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随着经济的复苏,市场需求上升,造纸行业近期迎来涨价潮,各大纸厂纷纷提价,推动造纸行业基本面加速恢复,行业景气度也有所回升。

王晓娅的另一个身份是东莞市造纸行业协会的会长,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下半年以来,造纸行业下游需求持续复苏,而因为环保以及进口固废等方面的受限,上游造纸企业的产能受到了影响,这些因素都支持纸价持续上涨。

11月份开始,由于海运受限及外废出口国货源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引发国废价格上涨。数据显示,11月国废黄板纸均价为2134元/吨,月环比上涨1.08%,;国废书本纸月均价为2044元/吨,月环比上涨4.98%;国废报纸月均价为2520元/吨,月环比上涨5.97%。

在需求端层面,2020年1月,我国发布最严“禁塑令”,全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使用。2021年起直辖市、省会等地区商超、药店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等领域将率先禁塑。在塑料包装限制使用的背景下,多家下游消费企业寻找塑料代替途径,以纸代塑为其中的重要替代方向,这也将进一步刺激纸制品的需求。

下游企业利润被吞噬

广东三九九环保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林青在包装造纸行业浸淫多年,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国内造纸行业集中度已经非常高,上游原材料主要集中在了国内几家大型造纸厂手中,这样的集中度强化了供给方的议价权,使得提价能够顺畅实行。

以白卡纸行业为例,国内排在前四位的是金光纸业、博汇纸业、晨鸣纸业和太阳纸业。今年,金光纸业刚完成对博汇纸业的收购,白卡纸行业格局进一步集中。目前,金光纸业和博汇纸业的市占率超过50%,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造纸价格飞涨,下游企业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眼见着产品利润被一点点吃掉,纸制品企业也正酝酿着通过提价来缓冲自己的压力,希望能与客户共同分担上游的原材料涨价。但现在来看,提价的阻力并不小。

“我们都是一些中小企业,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下游客户都是比较分散的,要提价很困难。作为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企业,我们是没有议价权的。”潘雪莲坦言。此前,她所在的企业也曾遭遇过一轮原材料涨价潮,对于那次因产品提价所引起的客户抱怨,她还记忆犹新。

王晓娅心里也明白,现在产品提价是不现实的。虽然产品利润越来越低,但企业要想经营下去,必须保证有订单,“如果产品要提价,客户可以选择将订单转给别人。没有办法,我们夹在中间,难以进行议价”。

不过,始自上游的价格上涨,还是一步步传导到了下游。东莞凯励电子厂是一家电子企业,下半年以来,凯励电子厂不得不面对纸箱价格的上涨。对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凯励电子厂副总经理易建军已经司空见惯。他很清楚,“上游原料价格上涨,供应商也不得不涨价”。

易建军盘算了一下,今年以来,包装用的纸箱涨价幅度超过20%。“加上其他原材料的上涨,这样算下来,我们一个月就要多出几十万元的成本。”

成本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利润的摊薄。作为一家制造企业,原材料的大幅涨价已经影响到了凯励电子的业绩,“成本大幅增加,产品价格没怎么变,利润空间毫无疑问变得更小。”易建军说。

企业探索抱团采购

在原材料涨价的倒逼下,下游企业也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能借此实现突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为了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有的行业协会也正在探索集体采购模式。通过企业抱团的方式,共同采购原材料,这样会有更大的议价权。

去年,林青在东莞打造了一家包装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已经聚集了10余家包装企业。林青的设想是,将此前传统的中小包装企业聚集起来,由产业园出面统筹这些企业进行集中生产和管理。

林青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很多中小包装企业面临环保不达标、生产不规范等问题。“我们通过打造产业集群,不仅可以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还能在技术支持、生产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

王晓娅坦言:“通过抱团采购增加议价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只是短期之策。长期来看,企业要想在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实现突围,最重要的还是要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进行产品的创新。”

今年以来,凯励电子就明显加快了新产品的研发步伐。易建军介绍,“我们希望能尽快推出新产品,这样就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缓解原料成本上涨压力。”



                                                          其 他



发布版面

广东·地方

image.png 

主题

聚力打造粤西区域现代物流中心

发布日期

2020-12-01

 

步入湛江市区唯一高铁站所在地麻章区,建设热潮扑面而来。随着“五纵七横”路网建设的推进,麻章“交通枢纽”的地位日渐突出,该区正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宝供物流、深国际综合物流项目动工建设,聚力打造粤西区域现代物流中心。

抓产业、促转型,麻章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截至11月底,麻章共有在册市场主体14339户,同比增长15.01%;在册各类企业3380户,同比增长15.99%;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为1288186.76万元,同比增加30.68%。今年以来,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652户,同比增长33.97%;其中,新登记企业593户,同比增长10.9%。麻章还新引进了宝能(湛江)农海产品交易中心、麻章旅游小镇文旅项目、广湛新能源汽车配件等15个优质项目,计划总投资额165.7亿元。

招商引资工作是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麻章坚持开展“一把手”招商,进一步提升了麻章对外知名度和投资吸引力。

针对工业园区发展空间趋于饱和的问题,麻章正加快推进土地整合开发,建设打造项目用地新载体,重点落实包括太和工业园三期和森工产业园区在内的将近3000亩工业用地,破解项目用地难题,为企业精心“筑巢”。

同时,麻章坚持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实施精准招商,提高产业项目准入门槛和土地利用率,择优引进一批技术密集、环保低耗、高成长性、综合效益好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技术研发项目,从源头上保障有限的土地可以节约集约利用,达到优选“科技型、创税型、规模型、生态型”项目入园的目的。

目前,麻章已成功吸引多家国内外大型商业体,包括新建的金地自在城项目,已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宝能城发集团、恒大地产集团投资的城市综合体以及旅游小镇文旅项目。这些项目的陆续落户,将优化提升麻章城市功能,使全区更加宜居宜业。

 

 

发布版面

专题

image.png 

主题

湛江: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赛

发布日期

2020-12-09

 

“欢迎你到稳村来,看一看,新建的楼房多漂亮。欢迎你到稳村来,尝一尝,稳村番薯有多香……”走进位于湛江吴川市的稳村,清新质朴的村歌萦绕于耳畔,金黄的稻谷、翠绿的番薯苗、错落的民房相互交织,勾勒出一幅恬淡美妙的田园风光。

稳村原是省定贫困村,村民长期处在温饱线水平。转折悄然而至——2016年5月,稳村迎来了一支真抓实干的扶贫工作队,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打造了包括“稳村番薯”和“倒蒸地瓜”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在内的“稳田香”品牌,带动全体村民增收。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高达20696元,比2015年增长了三倍;2020年,仅单卖番薯苗,全村收入就接近200万元。

稳村的华丽蝶变,是湛江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湛江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但农业、农村基础薄弱,“三农”问题历史欠账较多。湛江共有贫困户81680户、贫困人口233737人,约占全省的1/7,是全省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近年来,湛江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凝聚强大合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开展“十百千”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行动,开展“千企帮千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行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港城处处涌动着脱贫攻坚的热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全省2019年地级以上市的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湛江市获得“好”的等次。2020年5月底,雷州半岛上结出了甘甜的“扶贫果实”——全市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218条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湛江乘胜逐北,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继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养精勤农民,切实改善农村面貌,实现共同富裕。

高位推进

头雁发力厚植扶贫根

切实推进脱贫攻坚战略,要坚持高位推进,凝聚发展,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对此,湛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年主持召开系列专题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雁飞千里靠头雁。“我们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作为推动湛江农村脱胎换骨的重大机遇,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深入全市37个脱贫任务重的乡镇调研时说。上任伊始,湛江市市长曾进泽就深入乡镇实地了解人居环境整治、扶贫产业用地规划等情况,并称要继续保持攻坚态势,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色,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湛江全面落实市县镇村四级书记齐抓脱贫攻坚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了进一步充实脱贫攻坚工作力量,全市共派出4200多名扶贫驻村干部,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自2018年4月起,湛江部署实施了“十百千”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行动。市委领导率先垂范,市四套班子党员干部、法检两长,每人包一个县挂一个村,110名处级干部联系镇街,1100多名科级及以下干部回乡驻村。

干部回乡之后,将扶贫工作延伸至抓“深调研”,帮助加强基层党建、落实帮扶措施、推进基层治理。回乡干部既能帮助基层对接上级部门,又能及时掌握顶层政策方针,充分发挥了本土干部优势,实现脱贫攻坚和锻造干部的“共赢”。

正如歌曲《驻村的日子》里唱的“百姓的欢乐,你我共同的心愿。贫穷和落后就用那双手改变”。两年多来,回乡干部牵头筹措扶贫资金6550多万元,帮助实现产业扶贫项目落地460多个,推动各级投入2.67亿元,引进帮扶项目3.49万个。同时,有9名驻村第一书记被评为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由于工作成效显著,“十百千”干部回乡经验在全省组织系统进行了推广。

遂溪县建新镇那仙村是省定贫困村,为改变农业发展落后的局面,建新镇于2015年引进了龙头深加工企业——广东美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火龙果综合产业基地。

建新镇干部深谙坚持党建引领是产业兴旺的有力保证。项目建成投产后,建新镇成立广东美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那仙火龙果合作社社长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基地负责人,聘请村老党员老干部为基地管理人员,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在土地流转、加强基地管理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建新镇还在基地里建起红色驿站,把党建工作融入生产一线,密切联系群众,解决了80多名群众的就业问题。

精准到人

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

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党委、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老大难问题由来已久,要解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湛江统一思想、鼓足干劲,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开展,以切实行动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根本途径。湛江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有15.38万人次,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由于资助工作繁重,教育扶贫数据曾是“一笔糊涂账”。对此,湛江建立数据认定信息互通机制,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落实教育补助政策,切实做到不错发、不漏发、不重发,成功实现从“一笔糊涂账”到“精准全覆盖”的转变。2019-2020学年,完成建档立卡学生52102人生活费补助发放工作,发放金额约1.77亿元,发放率100%,取得了省对湛江扶贫“三保障”教育保障审计零问题的好成绩。

湛江还完善了防流控辍机制,健全“县(市、区)政府—镇(乡)政府(街道办)—村、居委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防辍工作管理机制,实行动态监测和重点监测,对辍学或疑似辍学的学生及时进行记录跟踪,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确保没有学生因贫失学。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贫有所助,病有所医——义务教育得到了保障,其他方面的基础保障也不能落下。“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完成的质量。落实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住房保障政策、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政策……湛江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竭力突破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道防线”。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湛江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系统便民利民,23万名贫困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民普惠的医保为贫困人口撑起了健康“保护伞”。28571户建档立卡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全市所有省定贫困村实现行政村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18.42万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范围;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贫困人口积极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扶贫举措精准到人头,不让一户一人掉队,为贫困人口点亮了脱贫致富的明灯。

激发动力

构建“造血式”扶贫长效机制

过去,产业薄弱是农村扶贫攻坚工作的软肋之一,农民只能依靠一亩三分地,“看天吃饭”。只有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才能促使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湛江将产业扶贫作为重要举措。

湛江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同时,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基地,产生经济效益约4.19亿元。依托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脱贫,辐射全市1036个帮扶村,累计带动2.1万名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人员脱贫致富。

雷州市乌石镇那毛村如今是“全国一村一品番薯专业村”。2016年,帮扶那毛村的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工作队经过摸查,将番薯种植确定为该村的核心扶贫产业。村民李喜患有残疾,一家五口的生计仅靠妻子外出赚钱来维持。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李喜从分拣番薯、打包等轻活干起,后来还种起了番薯,一跃成为合作社理事会成员。李喜的蝶变,也成为照进当地贫困户心里的一束光。

雷州市沈塘镇揖花村,同样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广东省林业局的定点帮扶下,持续抓产业促振兴,打造揖花黑狮头鹅、腊味食品和蒲织工艺品三大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资产稳定保值增值,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加,2020年全村年人均收入超1.4万元。

消费扶贫是湛江走出的特色扶贫之路。近几年,湛江共培育“扶贫明星产品”104个,建立推广展销平台6个;在佛山市成立全省首个市级扶贫办驻粤桂黔特色农产品流通交易中心工作站;在全省率先开展“爱满湛江·助力脱贫”以购代捐活动,全市扶贫产品销售额1.3亿元,带动10650户贫困户增加收入。乡村经济发展动力更足,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越走越广,群众的日子也就越过越有奔头。

就业扶贫则激发了贫困户的内在动力,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将“穷根”从源头拔起。湛江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大工程为抓手,以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2019年以来,湛江共创建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2个,打造了湛江柳州“山呼海应”劳务扶贫协作品牌等扶贫品牌。同时,湛江共安排财政资金5.29亿元,连续两年优先聘用贫困户担任村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2020年,湛江共吸纳5057名贫困户到公益性岗位就业。

在湛江遂溪县虎头坡村,“粤菜师傅”工程给村民带来了小康。虎头坡村创新模式,筑巢引凤,搭平台引进专业种植销售公司,打造占地面积168亩的“粤菜师傅”蔬菜基地作为精准扶贫主导产业项目,最终实现脱贫摘帽。仅2018-2019年,“粤菜师傅”工程直接带动全村424名贫困户增收脱贫;贫困户也通过“粤菜师傅”工程,掌握了扎实的就业技能。

有效衔接

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要求。2017年以来,湛江按照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湛江跨越发展的“四大抓手”之一,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湛江在全省率先出台《湛江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年)》,并成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对各县(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一月一排名一通报、全年一总评”制度,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等级评定、排名通报和奖惩,这项做法也被国务院列入了广东省典型经验清单。在2019年度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湛江被评为“优秀”等次。

在南部战区海军的帮扶下,廉江市塘蓬镇六环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焕发勃勃生机。南部战区海军大力推进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改造,投入340.09万元建成村三级公路,辐射近2万人,被群众称为“致富路”;新建河桥2座、山塘闸口2个,整修灌溉水渠2700多米,解决了150户村民灌溉难的问题,被群众称为“幸福渠”。

2016年以来,佛山市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派驻湛江扶贫干部共180名,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0.21亿元,对口帮扶163个相对贫困村,有力推动了帮扶村旧貌换新颜、阔步奔小康。

雷州市唐家镇军营村是佛山市顺德区对口帮扶的贫困村,顺德区共投入扶贫资金1409.02万元建设该村。原先的军营村私搭乱建严重,村内污水横流,人居环境较差。顺德区帮扶该村实施一系列民心工程,干群合力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全村共安装路灯950盏,结束了建村651年的“黑暗史”;建成7个生活污水处理池,6个生活垃圾收集池;为下辖的7条自然村建起硬底化村道、巷道、文化公园、休闲广场、篮球场等;栽树种花,美化绿化村容村貌。如今的军营村干净整洁,如“世外桃源”般迷人。

2016年开始,中央、省各驻湛帮扶单位因地制宜,各尽所能,用心用情走好帮扶脱贫之路:财政部广东监管局对口帮扶徐闻县二桥村,帮助贫困户88户259人全部脱贫;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党组全力以赴帮扶雷州市流沙村摘穷帽,擦亮“流沙南珠”品牌……

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际,湛江将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查漏补缺、巩固提升,严格把好贫困退出关,把防止返贫作为今后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坚定信心决心、保持攻坚态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精美农村建设。湛江分类指导,优化完善村庄规划,切实搞好绿色村庄和美丽庭院建设,高质量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重点打造示范村和推进特色乡村创建行动。科学统筹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

调整优化,做强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优化种植业结构,构建优质主粮为重点、特色杂粮为补充的粮食生产体系。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南亚热带特色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业等,加快发展农业生物能源、农业生物医药、农业现代物流和农业观光休闲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结合实际,全面推进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坚持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通过培育典型和政策资金扶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5年底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湛江农村迎来脱胎换骨的历史机遇。这场战役越是到最后,越是艰难,但没有一人放弃,没有一人掉队,全市顺势而起,乘势而上。在下一个新征程,湛江人民将携手走向共同富裕的新道路,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发布版面

关区风采

image.png 

主题

红色引领:“四新创优”打造湛江对外开放新高地

发布日期

2020-12-10

 

湛江海关所属霞山海关保税物流中心业务科党支部擦亮“四新创优”全国海关基层党建培育品牌,以坚定政治、淬炼本领、践行使命为着力点,以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 型)业务高质量发展,打造湛江对外开放新高地。2020 年 1-10 月,监管进出保税物流中心货运量 47.48 万吨,同比增长 17%。

 政治坚定,吹响功成有我“集结号”

 “我要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改进工作作风。”

 “我负责外勤,优化监管提升物流速度是我的目标。”

 ……

 “保税物流中心发展与我”专题讨论会上,支部党员畅所欲言,这样互动式的支部活动今年已经举行了 8 次。为切实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该支部采用“线上+线下”“集中+自学”“书记领读+党员研读”等形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寻先辈足迹、听红色故事、谈体验感悟,不断坚定干部理想信念,强化党员身份认同;联合其他党支部开展“争星夺旗”“共促发展”共建活动,激发党员建功热情。

 新征程上党员们用“新状态”践行着党旗下的誓言。支部书记谭华年带领全体党员干部 24小时在线,用诚心、热心、耐心、恒心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推动保税物流中心健康发展。目前,该物流中心已成功拓展保税仓储、简单加工等 6 大业务类型,业务辐射亚、非、欧等 5 大洲60 多个国家,进出货运量连续 4 年保持增长态势。

 锤炼本领,彰显责任担当“硬实力”

 该支部采取各种招式修炼“内功”,建立业务帮教学习小组,每个岗位指定 1 名“师傅”,通过“师傅”带“徒弟”,“专家”带“新手”,提升整体业务能力;全面梳理业务工作流程,制定送检工作规范,组织人员考取危化品查验、食品签证官、动植物查验等执法资格证书,提升执法能力;依托“保税工作室”,开展保税课题研究,培育专业化人才。

 “疫”期间,落实“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解决因货柜受损换单改柜、化肥货物结块无法正常出口等企业实际问题,经验做法得到海关总署肯定,创新亮点被“学习强国”及省市多家媒体相继报道。

 “在海关的大力支持下,保税物流中心业务量持续 3 个月环比两位数快速增长,每一次遇到困难问题时,海关都会竭尽全力帮助我们,这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保税分公司负责人说。

 践行使命,绘就高质量发展“线路图”

 积极践行“人民海关为人民”的初心使命,聚焦保税新兴业态,助力粤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保税监管方式。采取“边灌包、边出区”“一次申报、分批出区”等监管方式,解决仓容紧张、大宗散货分车进区时间过长、内销化肥包装规格不统一等问题,减少抽样送检货物停留时间 19 天,压缩货物卸船转运时长三分之二。打造“快捷通道”,确保化肥、饲料、原糖等货物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产品集聚、产业集成,打造行业区域特色品牌。

 实现“保税展示交易”业务落地。依托湛江港进口商品体验店,以“先销售、后缴税”模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下一步“保税+新零售”业务奠定基础。“疫情是危也是机,在海关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拓新业态实现转危为机……”进口商湛江良无限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公司发展前景前景充满信心。

 当前该支部正积极对接湛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两区建设”,稳步推动业务落地,并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平台贡献应有之力。

 

 

发布版面

聚焦

image.png 

主题

广东“十四五”规划建议出炉:2020GDP总量预计超11万亿,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初显

发布日期

2020-12-21

 

12月18日,广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下称“建议”)出炉。这份将近2.3万字的文稿,关乎广东省今后5年至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信息量极大,看点颇多。

总结当下,2020年广东省GDP总量预计超过11万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经贸摩擦等不可控因素的挑战之下,广东仍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约11万亿元的目标任务。

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在广东轮廓初显。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与此同时,“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也将持续深化,供与需、内与外、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平衡更加协调,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线图。建议提出,将强化战略支点的“支撑、联通、撬动”功能,进一步深化细化广东在双循环中的担当作为和特殊功用。

一方面,广东将推动畅通国内大循环。深度融入强大国内市场,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畅顺循环。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为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广东还将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省级示范特色商圈。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面促进消费升级这一条中,建议还提出了一个较为新颖的提法:“积极引导境外教育、医疗、旅游等高端消费回流”。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所所长、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虽然是购买力大省,但在高端消费领域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临近广东的香港、海南等“免税购物天堂”分流了部分高端消费,高端医疗、教育等专业服务的供给亦有不足。如何引导这些追求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回流,将成为广东省撬动内需的重要支点。此外,供给端对消费质量的强调,也有利于打造出一系列本土高端品牌,树立“广东质量”新标杆。

另一方面,广东也将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湾区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作为传统外贸大省,广东如何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寻找新的战略支点?对此,建议强调“促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离岸贸易等聚集发展,努力实现贸易新业态五年倍增”,透露出外贸大省转型新动向。

实际上,近年来广东一直在积极推进外贸转型升级,成效初步显现。今年1-10月,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047.8亿元,增长25.1%,占全国47.2%。此次在“十四五”规划中正式提出聚焦发展贸易新业态,无疑将推动外贸结构优化进一步提速,增强外贸经济抵御环境变化的抗风险能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全国“十四五”规划建议曾提及,“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任志宏认为,将大湾区作为整体与北京、上海相并列,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国家对大湾区科创能力的重视

对比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还可以发现,广东亦根据自身特点提出了独有的指标,“携手港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法就是其中一大亮点。建议还强调,针对长期存在的关键科技“卡脖子”问题,广东将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

长期以来,虽然广东总体研发强度在全国领跑,但基础研究仍存在短板。这一次,广东在建议中格外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主攻方向,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形成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在任志宏看来,“十四五”之前,在市场导向的作用之下,广东科研在从“1”到“100”,即研究成果转化方面已较为成熟。“十四五”阶段,面临部分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广东更需要强调从“0”到“1”的基础研究环节,将“原始创新”提上台面,实现科技源头供给和自主自强。他也强调,在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同时,还必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深层次地推动创新体制革新。

进一步讲,以芯片为代表的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也将从根本上提高广东省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防范能力。对此,建议指出,广东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分行业强化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壮大支柱产业链,打造新兴产业链,为培育“双十”万亿级产业集群奠定坚实的基础。

任志宏在受访时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广东省内企业快速反应,抗疫物资生产能力全球瞩目,侧面反映出广东省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韧性。不过还需要指出,广东省产业链供应链目前仍存短板,集中表现在能源供应链的对外依存度较高,未来需引起重视和预警。

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

纵览全文,建议多层次、多角度地提到了区域发展协调问题。可以看到,从城市群到都市圈再到更为自由的人口流动机制,崭新的区域发展格局在“十四五“时期呼之欲出。

根据建议,广东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深化粤港澳高水平互利合作,把“双区”打造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引擎。与此同时,广东也将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

建议第23条重点提及了城市群之间的联动。建议指出,广东将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海南自贸港、成渝双城经济圈、雄安新区等区域的交流合作。

暨南大学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他看来,加强城市群区域合作是广东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举。具体而言,珠三角与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双城经济圈更多是产业协同分工以及消费腹地关联,与海南自贸港则是紧密的地缘联系。相比之下,雄安新区则为珠三角提供一个理想城市的发展样本,未来在智慧治理等领域将提供更多的有益示范。

此次建议中,对于广深联动的蓝图着墨不少。第32、33、34条,都聚焦于广州深圳的定位以及广深共振的未来图景。根据建议,广东将以改革创新推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以深化广深“双城”联动强化核心引擎功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双子城”。

胡刚认为,广州、深圳作为省内的两大经济体,虽然地理距离不算远,但由于经济结构、文化心理等领域都存在较大差异,两城过往的互动程度并不足够。

近年来,广东正逐步开启“双子城“CP模式。今年十月,广州地铁一份招标任务书显示,22号线将规划为跨市快线,延至东莞,与深圳衔接,有望成为广州和深圳第一条互相“牵手”的地铁线路。接下来五年,广东还将着力建设两地“半小时交通圈”,推进建设广州至深圳高铁新通道。同时,广深产业合作也将全面加强。届时,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将由广深携手共建。

建议第42条则围绕新型城镇化,再次强调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议指出,“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在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冯奎看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建议有着丰富的政策含义。他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保持较高数量规模,同时必须确保农业转移人口所获得市民化权利的全面性、完整性。围绕这两点,广东作为常住人口第一大省,建议的提法兼有顾及。根据建议,广东将逐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

对此胡刚指出,将公共服务与土地指标和转移人口挂钩,落实“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未来将有助于广东建立更为健全的人口流动机制,从而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广东研发经费支出和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第一

发布日期

2020-12-28

 

记者近日采访广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运龙时了解到,广东财政着力强化财政资金保障、优化大湾区财政管理体制机制、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助力广东科技创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9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098.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88%,研发经费支出和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省份第一。

针对广东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省财政加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领域研发、省实验室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保障提升基础创新能力资金需求。2020年安排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方向资金10.34亿元,其中,省财政安排6300万元,支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和温氏集团建立省市(企)联合基金,支持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大装备等科技成果方面取得突破。

同时,精准投入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年省财政安排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30.05亿元支持集中攻关和突破。截至2020年11月,已组织实施7批共327项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其中省级财政立项金额达65.21亿元。

广东财政还在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流动上保“畅”。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在大湾区内自由流动和聚集,省财政厅从科技计划项目、科研项目资金跨境拨付、个人所得税税负三方面着手,逐步构建珠三角九市与港澳衔接的财税政策体系。

一是印发鼓励香港、澳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若干规定,鼓励港澳地区院校机构积极参与省财政科技计划,推动粤港澳三地加强科技合作交流。

二是深入研究科研资金跨境拨付工作流程,2019年7月30日,成功将首笔港澳高校牵头组织实施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316.96万元跨境拨付至香港科技大学。截至目前,全省跨境拨付港澳超过1亿元,惠及9家港澳高校和机构,进一步吸引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全省科技计划合作项目。

三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紧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15%计算的税额部分,由珠三角九市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进一步构建珠三角九市与港澳衔接趋同的良好政策环境,有效降低人才流动成本。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广东超120万新增就业领跑全国

发布日期

2020-12-28

 

image.png 

 截至今年11月底,“粤菜师傅”工程已培训6.5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15万人次。图为27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暨粤菜文化交流活动在佛山顺德举行。记者 戴嘉信 摄

“再招5000人!”在佛山,格兰仕集团新公布的招聘信息让其顺德总部厂区愈发热闹。“之前我们已推出超1.4万人的扩招计划,但全球订单增长明显,还得多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说。

在广州,美维电子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同样热火朝天。“我们的线路板在5G手机市场反应良好,预计全年订单、营收均比去年同期增长18%。”在美维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及行政部高级经理吴爱冬看来,今年企业能逆势向好,不仅源于长期积累的实力,也得益于政府的补贴支持。

“给企业支持力度很大,今年申请的十余项补贴已基本到账,共约1600万元,让我们稳住岗位的同时还能提升员工技能。公司发展得好,不仅不裁员,员工奖金还比去年涨了50%。”吴爱冬说。

广东省人社厅数据显示,今年广东深入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技工”活动,截至11月底,为全省285万家企业减免延缴三项社保费1803.5亿元,向167万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24亿元;四季度开始,向7559家企业发放“以工代训”补贴13.4亿元。

随着多项措施的全面落实,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截至11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20.5万人,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5.5%,控制在年度目标范围以内,全省失业人员再就业已完成年度任务的105.7%。

同时,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广东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以低门槛甚至零门槛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让老百姓的就业“饭碗”端得更稳。

“先学本领再就业,不仅脱贫还致富了,老家的姐妹们都跟着我干。”来自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郭柳秀经过“南粤家政”培训后,实现了从没工作、到做月嫂、再到做老板的“连跳式”发展,还吸纳了20多名广西老乡在广东就业。

截至11月底,“广东技工”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85万人次,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以上;“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带动约60万人次就业创业。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罗明忠指出,在今年如此严峻的情形下,广东仍然完成了超120万的新增就业,领跑全国,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今年在粤3100万异地务工人员也未出现明显回流,广东为全国稳就业、保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意义重大。

发布版面

广东

image.png 

主题

湛江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

发布日期

2020-12-28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湛江综合保税区。湛江综合保税区申报选址位于霞山临港工业园区内,规划用地面积2.09平方公里,是粤西首个综合保税区,具有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等特点,将有利于树立湛江港在南中国港口的重要地位,助力湛江以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南自贸港建设。

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

自申报工作启动以来,湛江市紧密围绕“争取年内获批设立、获批后一年内封关运行”的目标任务,严格按照“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工作思路,与湛江海关建立申建关地协作机制,全力以赴推动湛江综保区申建工作。

今年6月,湛江综合保税区筹备建设委员会成立,分设四个专责小组,统筹推申报、建设等各项工作,加强与国内具资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接,全力推进湛江临港工业园(湛江综合保税区)控规性规划、设立湛江综合保税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有关要求,湛江市组织第三方设计单位,研究提出围网一期围网红线建设方案。目前,围网一期围网建设方案已完成编制,首期封关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占规划总面积的52.6%。

此外,湛江综保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建设正在组织实施;同时,湛江将加快推动区内土地平整、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拟入区项目16个总投资额约107.87亿元

为大力招商引资,提高园区发展实效,湛江市研究制定《湛江综合保税区招商引资项目遴选评审办法》,对项目实施分类管理、专人跟踪、动态调整,做好招商项目对接服务。截至目前,湛江综合保税区共有拟入区项目16个,总投资额约107.87亿元,计划固定资产投资75.75亿元,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7个,预计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年进出口值达589.81亿元,年缴税收约28.58亿元。

与此同时,湛江市加大优惠政策宣传,及时梳理汇总综保区各项优惠政策,举办企业专题宣讲会,邀请巴斯夫、湛江嘉冠禾贸易有限公司、广东广垦糖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参会,引导企业入区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