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卡号/身份证号 Library Card/ID No. 密码 Password
湛江市图书馆电子剪报
湛江市图书馆2020年5月剪报

发布时间:2023-02-28 03:49:08 点击数:

分享到:

海洋篇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助推大连“蓝色崛起”

发挥青岛优势,争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

海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发展之路稳步提升

内生动力增强 海洋经济成经济发展“蓝色引擎”

超百亿海洋能源创新开发示范建设项目落户汕尾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突围的“科技经”与“湾区策”

推动海洋领域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政协助推珲春开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示范

构建海洋生态环保战略体系

钢铁篇

全球主要钢铁原料产供暂未受大影响

全球钢市弱势下调跌势加剧

我国废钢铁产业尚处发展初期 前景广阔 潜力巨大

熔铸强国钢铁的品牌力量

中国冶金报社发布2020年中国钢铁品牌榜

疫情大伤印度钢铁业 铁矿石首季度出口高增长

钢铁行业库存高企仍未改变

钢铁区域性产能加速整合 这些钢企今年退出市场

包钢新技术让钢铁渣“变废为宝”

河北:明确四大重点合作区域 推动钢铁企业走出去

石化篇

中国石化:正逐步走出最困难时期

中石化再发力下游终端市场

辽阳石化 精准投入 打造多元化产业发展

中国石化与中国海油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石化品牌价值排名全国第二

茂名石化65年实现利税4400余亿元

中国石化发布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集聚五大优势打造石化行业标杆工程

绿色石化冲刺无废时代

中国石化将在广州建设20余座加氢站

造纸篇

年内督促28家造纸企业转型升级

党建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9年 我市实现造纸产业总产值超119亿

别让掺假制假毁了废纸回收利用

其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湛江一季度进出口增速全省第一

梅州、惠州、中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 粤新增7个跨境电商综试区

湛江脱贫率99.8% 23.32万贫困人口出列

北部湾经济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湛江市 依法科学有序做好防控工作 用心用情用力守好广东“南大门”

全国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长姜建军:建设世界级现代临港产业基地


                        海 洋

发布版面

综合新闻

image.png 

主题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助推大连“蓝色崛起”

发布日期

2020-05-03

 

当今,中国海洋经济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大连市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饱满的履职热情建言献策,迎接一个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海洋新时代。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主体,也是大连市现代产业体系的鲜明标志。近年来,大连市海洋经济蓄势发展,站在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将由民进大连市委等8个民主党派和市工商联、市政协经济委10单位联合提出的《关于加速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确定为市政协2019年度“一号提案”。

提案客观分析了大连市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实施路径提出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性意见建议,建议充分发挥大连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海洋产业基础优势,将现代海洋渔业、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业、现代海洋化工业、现代港口物流与海洋运输业、海洋清洁能源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现代服务业八大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海洋产业,推动大连“蓝色崛起”,对大连市谋划城市未来发展、推进“两先区”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号提案”办理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对“一号提案”作出批示,指出“一号提案”提出的建议完全符合大连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借鉴,出台具体措施,推动“一号提案”尽快落实。市政府成立了常务副市长牵头,5位副市长分工负责,19个市直部门参加的“一号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号提案”办理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了22项具体办理工作任务。

市政协成立了由主席任组长的办理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赴外地和本市部分企业、高校院所实地调研。市政协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提案者和委员对“一号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专项视察。市政协还召开“一号提案”办理协商推进会,听取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的办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多次就推进落实办理工作与市政府办公室和主要承办单位进行具体协商。一系列调研协商、会议协商、督办协商和专项视察……不断推进“一号提案”办理落实。

2019928日,市政协围绕“一号提案”召开十三届八次常委会议,会上,8位常委、委员作大会发言,4位常委、委员提交了书面发言,大家围绕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叫响大连海鲜品牌、建设海洋精细化工项目集聚区、促进大连市滨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有分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会上,市政协主要领导还作了题为“‘关于加速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的报告,从深度聚焦“三个主题”、努力推动“三个突破”和加快实现“三个转换”等方面对“一号提案”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对继续做好“一号提案”办理提出了积极吸纳协商议政成果、推进办理未尽事宜落地和加强督办等具体要求。

一年来,伴随着“一号提案”的办理落实,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已经开启新里程,海洋传统产业调整优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培育壮大,海洋领域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2020年,大连市将继续聚焦海洋经济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海洋中心城市。广大政协委员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助力大连市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用世界眼光谋划海洋经济发展,阔步迈向“深蓝时代”,为大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大增长极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发布版面

想透 说清 干实 15个攻势推进情况质询会议

image.png 

主题

发挥青岛优势,争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发布日期

2020-05-07

 

经略海洋攻势推进情况质询会议现场实录(摘登)

56日上午,经略海洋攻势推进情况质询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市委海洋办主任、市海洋发展局局长焦明伟,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新旧动能办常务副主任张旭东,市科技局局长吕鹏,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杨钊贤,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虎成,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苏满代表攻势承办单位应询。包括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以及市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企业家代表、协会商会代表在内的13位质询人依次提问,7位应询人分别进行了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动物病害控制与病理生理学实验室研究员莫照兰: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表示要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岛将争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确立为今年的目标,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哪些差距和短板?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薛庆国:在海洋基础研究、海洋经济总量方面,青岛和深圳、上海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我们的海洋经济总量比深圳高,但是我们海洋新兴产业占比11%,低于深圳的31%。我们的海洋科技成果产出和产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距离世界一流港口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下一步,我们要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顶尖创新平台,争取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尽快入列。要建设海洋产业的集聚中心。西海岸有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蓝谷集聚了大批高端海洋科研机构。在海洋信息网络方面,我们应率先走在前列。我们还要升级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海工装备产业。要继续推动区域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胶东国际机场今年要实现转场,青岛港和国际邮轮港区建设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还要建设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推进与沿黄流域城市海铁联运的深度合作,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上合组织国家打通物流运输大动脉,真正使青岛港由物流港向贸易港转型。

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是为探索和实现产业变革提供尖端研究条件的大型综合装置。上海、深圳、北京、合肥都聚集了大量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而这些城市无一例外都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未来的国家级科创中心。青岛有一个最迫切需要补足的短板就是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市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和举措?

吕鹏:大科学装置是我们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除了“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我们也在积极争取建设新的大科学装置,目前从中科院系统我们拿到了两个省发改委认定的可以上报的指标,一个是海洋系统模拟设施,一个是吸气式发动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也积极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布局2-3个大科学装置。我们在海洋领域一定要拿到3个左右的大科学装置,才能保证青岛的海洋科研继续领先。我们大致有个测算,在“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间,我们要形成一个大科学装置群。现在全国有十多个城市已经宣布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但如果没有大科学装置群,这个“争创”是无源之水。我们要在拥有大科学装置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基础上,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青岛在科创领域的一个中长期战略布局。

市人大代表,山东省作协副主席铁流:青岛的海洋文化非常丰富,但我们首先应该给海洋文化一个定位,不能简单搞一个项目就把它归为海洋文化,这样反而限制了我们对海洋文化的挖掘。请问我们在海洋文化方面有没有选好方向、对准路子、瞄准靶子?

李苏满:青岛的海洋文化独具特色,一是中外海洋文化交汇,二是海洋科技教育比较先进,三是海洋农业工业商业军事文化丰厚,四是海洋文明成果丰硕。青岛的海洋文化脉络越来越清晰,贯穿始终的是历史的朴素的海洋观、近代的海洋防御观、现代的国际海洋观。我们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梳理这些脉络。

下一步,我们要围绕几个层面来开展工作:一是梳理海洋文化的根脉,挖掘海洋文化的基因,盘活我们的家底。二是提炼海洋文化精神,讲好海洋文化故事。海洋文化精神应该幻化成整个城市的精神,我们要深入挖掘素材,不断提升讲海洋故事的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海洋文化交流,塑造海洋城市形象。四是充分利用海洋文明成果,发展海洋产业。海洋文明成果是我们的财富,应该和我们的产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去创造新的青岛海洋文明的成果。

市人大代表,青岛海洋生物研究院院长郭文:青岛是海洋人才的摇篮。近年来青岛在海洋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海洋人才外流的现象还是存在的,特别是一些大腕级的专家也出现了外流现象。怎样优化驻青海洋高端人才的稳定利用机制?如何完善驻青海洋青年人才的常态化培养与激励机制?

焦明伟:近些年各个城市对人才的争夺如火如荼,青岛也不甘落后,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培育计划。2019年,全市引进海洋领域领军人才14人、涉海高端外国专家12人,成功创建了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

围绕海洋高端人才,青岛对引进的顶尖人才给予安家补贴,在薪酬上进行激励,在收入上实行多种灵活的分配模式,在服务上完善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保障机制。围绕海洋青年人才,青岛实施了青年人才留青行动,对在青岛市落户就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给予一次性安家费;对在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就业补贴;实施博士后培养留青计划,提升博士后各项补贴标准。在这些优惠政策的支持下,2019年,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达到48.6%、增长8.6%,博士后累计出站留青率达76.7%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人才政策落实落地,推进产业升级,做强做大产业。我们要营造人才创业创新的生态环境,在政策环境、服务扶持、条件提供上发力,吸引人才在青岛创业。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委秘书长任红梅:目前,青岛港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全国第5位,但对标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我们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我们在信息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青岛未来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做了哪些规划?

李虎成:对标世界一流的港口,青岛港还有很大的差距。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偏低。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加快向世界一流港口迈进,是摆在青岛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去年年底启动建设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现代航运服务信息化支持保障平台建设项目就是其中的一项重大举措。该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综合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智慧港航公共服务平台三个子平台,以及港口航运数据中心和配套的规范体系。

港航业是传统行业,但传统行业并不等于落后产业。青岛港的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项目启动建设的过程当中,同步推进整个系统的搭建和数据链接工作,包括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大数据平台、全市政务云平台的数据对接。同时,也推动与众多港航企业的数据对接。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主体建设,明年投入使用。青岛港将依托平台实现信息归口采集,推动航运金融、现代物流、海事仲裁及航运咨询等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创新突破,从而加快青岛港向世界一流港口迈进的步伐。

企业家代表,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副总裁王发合:去年我市新增了哪些海洋产业方面的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对于推动我市产业转型跨越发挥了哪些助推引领作用?下一步,青岛将如何吸引更多更优的海洋产业项目落户?

焦明伟:2019年,青岛新签约海洋产业项目91个,总投资1565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的项目5个,5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在海洋渔业方面,中船工业集团投资4.5亿元的青岛国信集团养殖工船项目在蓝谷落户,中海海洋集团落户西海岸,建设海洋产品加工及交易中心;在海洋制造业方面,拥有科瑞集团投资36亿元的科瑞海洋装备总部项目、福建通尼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等;在海洋服务业方面,恒大旅游集团投资150亿元的恒大水世界项目签约落地胶州,鲁信集团发起的青岛鲁信现代海洋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在蓝谷注册设立,基金目标规模50亿元。

这些重大项目的引进促进了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三产融合发展转型,推动了海洋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推动滨海旅游业由室外向室内、由陆上向海上、由季节性向全天候延伸。下一步我市将利用好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集聚更多海洋产业项目。同时,我市也将实施政策的精准滴灌,通过平台、第三方机构引进企业,对于企业提出的政策诉求,政府部门进行论证,来推动项目落地。

商(协)会代表,青岛市海洋渔业协会秘书长王盛:我市目前还没有专职的海洋环境监测人员和专业装备。我市与海洋监测“国家队”有哪些海洋环境监测方面的合作?是否有计划组建自己的海洋生态环境“地方队”?

杨钊贤:由于历史原因,沿海区市过去的海洋部门没有设专门的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的人员。市生态环境部门、市海洋部门紧密协作,统筹好现有的人员力量、检测技术力量、设备力量。原来的市生态环境部门设有青岛市监测站,承担着海洋监测的部分职能。另外,青岛有几个国家级的海洋力量,像中科院海洋所、国家北海分局监测中心等,我市通过政府招投标的形式采购了一些服务。这就克服了很多困难,也推动了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目前,全市海域共布设300余个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每年获得数据3万多组。根据监测结果,青岛2019年近岸海域和胶州湾水质优良海域面积占比分别达到98.8%74.8%。相较2018年,两个数据均有增长。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胶州湾的野外生态站设置了14个长期观测岗位,每月进行一次监测,获得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中科院海洋所的联系,探索建立协同和数据共享机制。综合考虑我市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的需求,我市将适时调整完善工作思路,优化监测方案和站点布局,努力实现海洋环境生态监测系统效益的最大化。

市民代表,青岛陵县路小学校长耿汇蓬:我市将如何发挥天使投资基金等效能,打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充分释放海洋科技创新活力来培育新动能?

张旭东:全国现有2400家投资基金,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它们利用中心城市的地位来服务全国。尽管青岛提出要建设创投风投的全球中心,但这条路还很长。

2010年,青岛开始成立创投基金中心,截至目前,政府投了51支,出资580多亿元,在青岛投了近160个项目。另外,全域投资基金近540支,其中青岛占半数。投资总体不错,但离推动上市,还有较长周期。去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科创母基金,一期设置规模120亿元,目前已到位16亿元。该基金由政府基金参与,发挥对原始创新、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特别是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科创母基金方案提出,对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初期的基金,政府基金参股比例可以超过30%,但是不能高于50%。这些条款保证了政府的投资意向:支持投早、投小,对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具有海洋优势的企业,看准了再进行投资支持。

市民代表,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安斌:青岛的水产品加工品牌曾在全国赫赫有名,但近几年在走下坡路。下一步青岛会如何发挥海洋基础研究优势,恢复、提升具有青岛特色、全国影响力的水产品加工名牌?

焦明伟:上世纪,青岛的水产品产量曾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但当时的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比较粗放,主要是来料加工,利润比较低。现在,青岛大规模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比较少,处在小而散的状况。下一步,青岛将推进水产品加工向园区化、平台化、集约化发展。 位于西海岸新区的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加工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近期将实现交易额600亿元、交易量300万吨。国信集团海洋经济三产融合项目将打造集现代海洋牧场、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际水产品种业中心等在内的现代海洋渔业聚集区,计划到2030年总投资达1000亿元。中海海洋集团将在西海岸投资160亿元建设海洋肽谷产业园项目,进行水产品深加工,主要生产蛋白肽、鱼油,并深度开发海洋药物。

对于现有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我市一方面帮助它们与网上平台进行对接,另一方面也帮助它们对接大型贸易公司开拓市场。原来我市的水产品加工以出口为主,下一步也要拓展国内市场。


发布版面

综合新闻

image.png 

主题

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

发布日期

2020-05-10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于9日发布《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94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表示,《公报》最新数据表明,我国海洋经济总体实现稳步增长,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十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经济“引擎”作用持续发力,海洋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2%,高于国内生产总值0.1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20年连续保持在9%左右,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3年稳步上升,2019年超17%

《公报》指出,2019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其中,海洋渔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养捕结构持续优化;海洋油气增储上产态势良好,增加值保持平稳增长;海洋生物医药自主研发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平稳较快增长;海洋电力业稳步发展,海上风电装机规模逐步扩大;海水利用业保持良好发展,多个海水淡化工程投入使用;海洋船舶工业止降回升并实现较快增长;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向好,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多项重大海洋工程建筑项目顺利完工;海洋交通运输业运行平稳,沿海港口生产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滨海旅游业持续较快增长,发展模式呈现生态化和多元化。

此外,《公报》显示,涉海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重点监测行业中新登记涉海企业共2.3万个,比2015年翻了一番;2019年末,实有涉海企业比上年增长10.7%,连续4年增长过万。其中,海洋旅游业实有企业基数大、增长快,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洋技术服务业等高技术产业实有企业数量增速较高,5年来年均增速分别为39.9%20.4%。(记者 杨舒)

 

 

发布版面

海洋

image.png 

主题

海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发展之路稳步提升

发布日期

2020-05-11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就《公报》作出解读。

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海洋经济总量稳步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高,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取得显著成效,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海洋经济总体实现稳步增长

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十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经济“引擎”作用持续发力,海洋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2%,高于国内生产总值0.1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20年连续保持在9%左右,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3年稳步上升,2019年超17%

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海洋服务业“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增强。海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2%、35.8%和60.0%,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海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连续9年稳步提升,拉动海洋生产总值增长近5个百分点,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5%2019年滨海旅游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海洋油气增储上产态势良好,海洋原油生产增速由负转正,扭转了2016年以来产量连续下滑的态势,产量4916万吨,比上年增长2.3%;海洋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达到16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4%。海洋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6427亿元,比上年增长5.8%;海洋货运量36亿吨,增长8.4%;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92亿吨,增长4.3%。海洋船舶工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国造船完工量3672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6.2%;全年实现增加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随着海上风电补贴政策窗口期的临近,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显著提升。截至2019年底,累计并网容量达59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3.4%

区域海洋经济不断壮大,北部、东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生产总值分别为263602657036486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9倍、2.1倍和2.8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持续发力,南部海洋经济圈持续领先,2010年以来其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名义增速达12%以上,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33%增长到2019年的41%

海洋经济对民生改善的贡献日益增强

海水产品保障方面,海洋渔业稳步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能源供给和保障方面,渤海海域发现大型油气田,探明超千亿方天然气地质储量、超亿方凝析油地质储量,可供百万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总装机规模达1700千瓦的浙江LHD模块化潮流能机组连续运行时间居世界首位,至少可以满足900户海岛居民日常生活用电。生活便利度提高方面,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贯通;220千伏珠海叠泉输变电工程海底电力隧道全线贯通。生活品质提升方面,邮轮旅游呈回暖态势,全国邮轮码头出入境旅客近413万人次,从20195月起,连续8个月降幅呈现收窄趋势。

海洋对外贸易总体向好发展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我国不断提高涉海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海洋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洋对外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持续扩大,我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运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4.6%,其中,出口增长6.7%,进口增长1.6%。我国海运出口同比略增,海运出口贸易总额为166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2%。涉海产品进出口贸易趋势向好,重点监测的涉海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3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6%,连续4个月降幅收窄。海洋船舶完工出口同比基本持平,全国完工出口海洋船舶991万修正总吨,比上年下降0.6%

海洋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海水淡化工程加快实施,可每日淡化海水18万吨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海洋生物医药业取得新突破,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的海洋药物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有条件获批上市,填补了17年来全球抗阿尔兹海默病治疗领域无新药上市的空白,成为全球第14种海洋药物。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球首个波浪能装机达120千瓦的养殖平台“澎湖号”交付使用,可提供1.5万立方米养殖水体。海洋船舶领域取得新成绩,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首航南极,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VLCC)“凱征”轮交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涉海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重点监测行业中新登记涉海企业共2.3万个,比2015年翻了一番;2019年末,实有涉海企业比上年增长10.7%,连续4年增长过万。其中,海洋旅游业实有企业基数大、增长快,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洋技术服务业等高技术产业实有企业数量增速较高,5年来年均增速分别为39.9%20.4%。规模以上涉海工业企业效益状况保持稳定,重点监测的规模以上涉海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1%,高于全国同期4.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规模以上涉海工业企业利润略有下降,利润总额为1439亿元,比上年下降2.5%,降幅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企业营业收入有所下滑,2019年为14199亿元,比上年下降2.6%;二是成本出现小幅上升,挤压了利润空间,涉海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为79元,虽低于全国同期5.1元,但比上年增加1.1元。

发布版面

经济

image.png 

主题

内生动力增强 海洋经济成经济发展“蓝色引擎”

发布日期

2020-05-14

 

近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十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蓝色引擎”。

2019年,滨海旅游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海洋旅游、海岛旅游、邮轮旅游迅速发展,推动了海洋经济发展、强化了海洋意识。

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海洋服务业“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增强。海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2%35.8%60.0%;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海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连续9年稳步提升,拉动海洋生产总值增长近5个百分点,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5%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涉海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2019年末,实有涉海企业比上年增长10.7%,连续4年增长过万。其中,海洋旅游业实有企业基数大、增长快,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洋技术服务业等高技术产业实有企业数量增速较高,5年来年均增速分别为39.9%20.4%

海水产品保障方面,海洋渔业稳步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能源供给和保障方面,渤海海域发现大型油气田,探明超千亿方天然气地质储量、超亿方凝析油地质储量,可供百万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总装机规模达1700千瓦的浙江LHD模块化潮流能机组连续运行时间居世界首位,至少可以满足900户海岛居民的日常生活用电需求。

何广顺说,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贯通,220千伏珠海叠泉输变电工程海底电力隧道全线贯通,滨海生活便利度不断提高;邮轮旅游呈回暖态势,全国邮轮码头出入境旅客近413万人次,从20195月起,连续8个月降幅呈现收窄趋势,海洋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同时,2019年海水淡化工程加快实施,可每日淡化海水18万吨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对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球首个波浪能装机达120千瓦的养殖平台“澎湖号”交付使用,可提供1.5万立方米养殖水体。海洋船舶领域取得新成绩,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首航南极,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VLCC)“凯征”轮交付。

何广顺指出,海洋生物医药业取得新突破,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的海洋药物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有条件获批上市,填补了17年来全球抗阿尔茨海默症治疗领域无新药上市的空白,成为全球第14种海洋药物。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超百亿海洋能源创新开发示范建设项目落户汕尾

发布日期

2020-05-15

 

514日,我市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海洋能源创新开发示范建设项目。市委书记张晓强、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传卫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逯峰致辞。

仪式上,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与汕尾市人民政府、陆丰市人民政府分别签署协议,将围绕发展海洋能源及相关产业展开全面合作,依托明阳领先的海上风电技术及海洋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优势与我市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共同探索海洋经济发展全新模式,打造海洋综合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据悉,此次签约合作的海洋能源创新开发示范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开展大型海上风电漂浮式风机及基础、海洋牧场和海上制氢、波浪能发电等示范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以上;在陆丰建设大型海上风电漂浮风机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额约30亿元,预计年产值50亿元以上。这些项目签约合作,将有力支持我市形成千亿级海洋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我市海洋能源和海洋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

市领导邬郁敏、余锡群、林少文、余红参加仪式。

 

 

发布版面

政经

image.png 

主题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突围的“科技经”与“湾区策”

发布日期

2020-05-19

 

2012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首次被提出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春宇并未预料到这一概念如今会大行其道。

作为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张春宇及其团队后来协助推动其写入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如今,已有包括深圳、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宁波、舟山在内的七大城市向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发起攻坚。

在受访专家看来,七大沿海城市中,以上海、青岛等为代表的老牌海洋城市,与以深圳、宁波等为代表的新兴海洋城市同台竞技,尽管目标都是探索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但各有各的优势,探索路径也将不尽相同。

张春宇表示,上海在某种程度上已属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而靠近南海的深圳亦颇具发展潜力。深圳要脱颖而出,必须要借助深圳相对完整的海洋产业基础、广阔的内陆腹地和香港高度发达的现代海洋服务业。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安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深圳“突围”一方面要利用好自身科技转化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优势。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竞速

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据近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8.9万亿元,十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也在不断增强。

在此大背景下,我国沿海城市开始不断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标发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部分国内沿海城市自今年以来相继推出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或方案。

今年3月,浙江发布《2020年海洋强省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提出在宁波、舟山分别启动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规划建设。

4月,大连与上海也同步释放信号。大连明确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五大核心任务及阶段目标,上海或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标列入“十四五”规划。

5月,青岛举行经略海洋攻势推进情况质询会,明确提出将争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确立为今年的目标。

为何七大城市均剑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张春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这得益于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给地方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做了铺垫。一方面有的城市已经具备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一方面有的沿海城市自身发展需要一个更高的定位和目标。

但他也强调,由于各城市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各不相同,不同城市在探索海洋领域发展的路径也不尽相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科技、服务、金融甚至海洋治理,上述七大城市未必要着眼综合,而应该做出自己鲜明的特色。”

安然也认为,目前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七大城市中,无论是从经济基础还是区位优势看,各自均有侧重和分工。上海、深圳一个是全球化城市,一个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是中国纳入全球的一个节点。青岛、大连、天津作为老牌海洋城市,需要在国家大棋局中找到明确定位。

 “以深圳为例,其同时毗邻港澳又面向南海,如果可以联动港澳,就足以撬动更多资源。显然,其他城市有各自的侧重点。”安然说。

 “科技+湾区”助推深圳

与老牌的青岛、天津等城市相比,无论是海洋经济规模还是海洋科技领域,深圳并不占优势。中央为何提出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安然认为,深圳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短板明显,但优势也相当突出。由于早期缺少科研院所布局,深圳在海洋技术领域和海洋人才储备方面长期处于劣势,但深圳的优势体现在市场化与资本两方面。

 “很多上海、青岛等团队的技术专利成果,最终都是在深圳落地、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这说明,深圳正是充分利用了更加成熟的市场和深交所带来的资本优势,弥补了在人才和研发方面的技术劣势。”安然说。

张春宇则认为,深圳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方面更具典型示范意义。深圳像大多数沿海城市一样面临土地资源不足、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在探索产业高端和集约化方面有示范效应。

深圳的优势还在于区位,其既紧邻香港这个对外联络的基点,又是南海周边的特大城市。“这将成为深圳未来最大的竞争力优势。”张春宇直言。

尽管深圳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短板,例如海洋经济发展与整体实力仍不匹配,海洋科技力量仍然薄弱,海洋领域人才缺乏等。但在张春宇看来,这属于动态劣势,可以后发弥补。

 “人才是一个动态化因素,一些科研人员最大的苦恼就是研究成果得不到市场应用,而深圳的市场活力可以帮助其产业化,这对科研人才是很大的吸引力。”他判断,或许5-10年后深圳会成为海洋人才的高地。

事实上,深圳在人才储备方面找到了突围之道。深圳目前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主动出击,吸引大量应用型人才集聚深圳;一方面,先有产业再组建研发,由产业需求引领科研资源。

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在历次人才竞争中都颇为突出,尤其是在吸引应用型人才方面表现明显。相关知情人士也表示,深圳按程序组建的海洋大学,也将从深圳当地海洋产业的实际需求出发。

安然认为,深圳要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中有所表现,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力,分别可以总结为“科技经”与“湾区策”。深圳产业配套和金融支撑能力强,可以加强在科技转化方面的能力,还要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政策,联动港澳与深圳形成优势互补。

 “深圳有创新意识,更愿意接纳新的东西,这是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张春宇则认为,相比政策加持,还要看深圳本身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创新能力。


发布版面

海洋

image.png 

主题

推动海洋领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0-05-21

 

今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5 22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也将在北京开幕。据自然资源部网站显示,2019 年自然资源部共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878 件,其中在海洋综合管理方面有79 件,内容包括海域海岛管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等。本文梳理了部分建议、提案复文。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就《关于大力推动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的建议》,自然资源部答复,海洋能是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推动海洋能产业发展契合新发展理念,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下一步,将从3 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强化规划布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做好海洋能产业用海审批与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规划的衔接,为海洋能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规划保障。二是制定配套政策。梳理海洋能产业链条,开展规模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研究,推动构建海洋能产业体系。结合发展现状,暂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临时上网电价,待项目发展比较成熟、产业化发展比较明确时,再结合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研究确定海洋能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做好海洋能公共测试平台建设。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在编制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中方建议稿时,根据有关方面意见,认真研究将相关内容纳入合作规划草案,并积极同有关国家磋商。

就《关于推动将国际海洋开发银行落户深圳的建议》,自然资源部答复,在深圳前海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是推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下一步,将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与广东、深圳有关方面的沟通,在充分发挥现有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的前提下,指导广东省有关方面开展国际海洋开发银行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就针对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提出的《关于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自然资源部答复,下一步将会同、配合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署,积极指导江苏盐城紧扣示范任务,尽快编制实施盐城示范区总体方案,并支持盐城市深入探索滨海湿地、滩涂等资源综合保护与利用、海洋生态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及时总结其试点示范在滨海湿地、滩涂等资源综合保护与利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生态产业化等方面取得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就《关于统筹海域利用、加大渤海油田勘探开发力度的提案》,自然资源部答复,各有关部门将推进建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专门协调工作机制,统筹军事、航运、空间规划等与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推动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渤海资源合理利用和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就《关于加强海岸线生态修复的建议》,自然资源部答复,海岸线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关系国家海洋生态安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和沿海地区民生福祉。近年来,为保护海岸线资源,修复受损自然岸线,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开展了大量工作:出台海岸线保护修复相关文件和标准、支持开展海岸线生态修复项目、开展珊瑚礁保育工作及其配套措施、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力度、落实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损失赔偿制度。

下一步,将加强法律、制度规划和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海岸线保护的宣传力度。

就《关于加快推进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提案》,自然资源部答复,为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修复,近年来开展了滨海湿地保护立法工作、健全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制度机制、加大保护区管护力度、实施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等工作。下一步,将完善滨海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修复,加快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

就《关于刻不容缓将治理黄海海域及岸线浒苔灾害列入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提案》,自然资源部答复,自然资源部重视浒苔绿潮灾害防治,部领导专程赴山东青岛调研浒苔绿潮灾害相关情况,多次组织召开浒苔绿潮灾害防治专家座谈会、部专题会,深入研究浒苔绿潮灾害防治措施。根据机构改革新变化,自然资源部对黄海跨区域浒苔绿潮灾害联防联控工作协调组成员作了调整,确保联防联控机制顺畅运行。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统筹考虑把浒苔绿潮灾害防治纳入自然资源督察,加大监管力度。自然资源部进一步发挥黄海跨区域浒苔绿潮灾害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优势,构建海陆空一体的立体化监视监测网络,强化早期监测、早期打捞。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

就《关于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大保护计划的提案》,自然资源部答复,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有关部门相继按规划实施了流路补水、水系连通、湿地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有效遏制了海岸线退缩、湿地萎缩等不利局面。在关于搭建国家级黄河三角洲监测研究平台,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方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立了国家湿地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黄河水利委员会有关部门进行了“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示范”“典型滨海湿地及潮间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和生态修复示范”等项目研究,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科研监测平台建设。在启动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水利部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方式逐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下一步,将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支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就《关于开展珊瑚种植修复的提案》,自然资源部答复,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珊瑚礁生态修复科学研究和项目实施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制定珊瑚礁保护修复政策措施,构建珊瑚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体系,通过人工培育、移植等方式,提高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强化海域海岛管理

就《关于实施长江经济带近海海洋综合治理的提案》,自然资源部答复,正在筹备组织编制《全国海岸带综合保护利用规划》(以下简称《海岸带规划》),其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在海岸带区域针对特定问题的细化、深化和补充。《海岸带规划》将位于长江经济带的浙江省列入省级规划试点,将舟山市和台州市列入地市级规划试点。《海岸带规划》将重点考虑陆海统筹视角下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空间合理性的相对关系,为海岸带地区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保护与修复、灾害防御等提供管理依据,为海岸带产业与滨海人居环境布局优化提供空间指引,为海岸带地区实施用途管制提供基础。

在重视以海定陆,实施陆源污染减排和沿海养殖污染管控方面,相关部门将加快建设从山顶到海洋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形成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河海共治模式。

在实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方面,将进一步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快推进沿海地区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将自然岸线保护纳入沿海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加快完善岸线保护利用管理配套制度和技术标准,并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开展海岸线修测工作,进一步加强海岸线整治修复,强化海岸线的监测监管。

在建设陆海一体化的综合监测预警体系方面,将会同相关部委健全长江流域和长江口海域监测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方法,推动河口区域和海洋评价指标和方法的衔接。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家和地方相结合、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海洋预警监测体系,加强赤潮、绿潮等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开展智能网格化预报系统建设,加大数据共享力度,提升数据服务水平,加强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区划、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持续提升海洋防灾减灾能力。

《关于规范沿海滩涂管理的提案》提出,着力解决滩涂管理中的适用法律争议和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问题,推进滩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

对此,自然资源部答复,自然资源部已明确以海岸线作为土地与海域的管理界线,正在组织沿海各省(区、市)开展新一轮的海岸线修测工作。同时,将按照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的要求,统一开展沿海滩涂调查,统一规范“滩涂”“海域”“海岸线”等定义与内涵,查清海域滩涂的位置、类型、分布等情况,为海滩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进一步明确沿海滩涂调查的技术要求,与海岸线修测工作做好衔接,为统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用途管制打下基础。

在海岸带保护管理立法、规划方面,将开展海岸带规划编制工作,按照陆海统筹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谋划好海岸带地区保护与利用空间格局,有效解决海岸带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结合海岸带规划编制工作,强化滩涂重点区域管理,开展滩涂整体保护和适度利用管理制度、海岸带动态监测调整制度以及跨区域生态补偿制度等研究,优化存量资源配置,严控滩涂空间供给增量,加强滩涂受损滨海湿地生态恢复修复和综合治理。

在严格管控围填海,推进沿海滩涂资源生态保护与利用方面,自然资源部正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控新增围填海造地,扎实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

此外,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各项改革任务,坚守自然岸线保护目标、维护海岸功能、改善海岸景观、提升海岸价值。

就《关于统筹陆海规划,推进海岸带综合治理和发展的提案》,自然资源部答复,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两大生态系统的交汇区域,经济体量大、人口密度高,经过改革开放40 余年的快速发展,海岸带地区已成为了我国资源环境承载问题最突出、空间开发保护矛盾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重视以海定陆,推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建立陆海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方面,组织编制《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和指导沿海地区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将坚持陆海统筹,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全面分析海洋资源环境本底特征及资源环境风险,统筹划定陆海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海岸带开发利用,开展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形成陆海一体化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整治修复格局。

就《有关岛礁地名进行标准化的提案》,自然资源部答复,地名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性信息,加强海岛地名标准化建设,对于维护海洋权益、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将根据职责,继续加强对全国海岛的常态化监视监测,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海岛地名管理工作。

 

 

发布版面

专版

image.png 

主题

吉林省政协助推珲春开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示范

发布日期

2020-05-22

 

4 月29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复函支持吉林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主要任务是深化与宁波市海洋产业发展对接,开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示范。

至此,标志着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主席江泽林在2019 年全国两会上领衔提交的《关于建议国家支持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及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提案》圆满办结,为吉林省迎来了提升海洋产业发展水平,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拓展国内外合作深度和领域的新机遇,将成为实现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引擎,开启了吉林和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历史新篇章。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中部,是内陆边境近海省份。2018 年6 月开始,经省委主要领导确定,省政协主席江泽林带领调研组多次深入延边、珲春等地考察,召开多场座谈会,就“支持珲春市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及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相关问题,开展深入的专项研究。在2019 年3 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上,江泽林联名冯守华、王路、何广顺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建议国家支持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及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提案》,建议将珲春批准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及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拓展国内外合作深度和领域,更好地服务东北振兴战略实施。

提案得到了全国政协的重视,并被列入重点提案,决定由全国政协领导牵头,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高位推动。去年5 月7 日,全国政协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提案者代表、委员、专家和提案承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围绕支持将珲春市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及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共同协商座谈、交流办理意见。

民革中央一直非常关注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并把研究“一带一路”北向大通道问题作为2019 年的重点调研课题。当年5 月9 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率队赴珲春考察,并参加了加快推进珲春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城市及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座谈会,就加快图们江区域(珲春)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发展问题积极提出建议,从而加快了该提案的有效办理进程。

2019 年6 月,提案承办单位自然资源部召开8 部委协商会议,与提案人面对面充分沟通协商,达成了通道建设是保障、民营经济为引领、产业集聚为重点等多方面重要共识,并研究将珲春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中。

提案办理过程中,吉林省委、省政府依托国家图们江区域合作省部联动机制全力促进,对提案办理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和保障,省政协持续关注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的督办工作,参与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合作发展示范城市和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工作,积极出谋划策,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将珲春打造成吉林开放合作新高地的建议案》,助力高位推动。

作为提案牵头人,省政协主席江泽林全程积极参与提案协商办理,与各方进行密切沟通,在提案形成、提交和办理两个多月的过程中,与涉及提案办理的12 个部委、23 个司局、4 个央企集团、4 个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负责人进行充分协商,取得了各方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该提案作为全国政协40 件重点提案之一,在办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提案委和提案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全国政协领导的重视和重点提案办理机制督促有效、保障有力;充分体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民主党派在提案办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提案人与各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充分协商、广泛凝聚共识的必要性。

合力推进珲春开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示范,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的重要举措。目前,吉林省委、省政府正按国家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完善政策措施,以人口集聚、产业集聚、物流集聚和城市功能集聚为重点,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示范,实现南北互动,全力打造吉林省开放合作的新前沿。


发布版面

2020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image.png 

主题

构建海洋生态环保战略体系

发布日期

2020-05-25

 

为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农工党中央今年提出《关于构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体系的提案》,建议建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管理、法制、科研的科学体系。

提案指出,目前,海洋生态系统承载着来自陆海的双重污染和开发压力,如传统海洋生态环境规划陆海统筹意识不强、部分地区经济粗放发展导致近海污染严重等。为此,提案建议:

构建陆海统筹的海洋规划体系,统筹划定陆海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海岸带开发利用,开展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形成陆海一体化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整治修复格局;坚持规划先行,树立三维海洋空间利用意识,全方位优化海洋空间体系。

构建绿色低碳的海洋产业体系。拓宽海洋绿色养殖空间,加大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力度,提高海洋生态资源资产价值转化,完善绿色海洋养殖产业链,发展健康安全的海洋生态产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海洋产业结构由传统低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业,培育海洋海岛等高端旅游市场。

构建生态安全的海洋环保体系。强化陆源入海污染监管与海洋垃圾整治。加大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

构建法制完善的海洋管理体系。在国家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法的框架下,制定与之完善配套的地方海洋环境保护法。建立海洋综合管理多部门会商协调机制;构建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制度体系等。

构建创新驱动的海洋科技体系。坚持走海洋自主创新、科技进步之路,推进海洋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加大海洋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


                                  钢 铁



发布版面

国际要闻

image.png 

主题

全球主要钢铁原料产供暂未受大影响

发布日期

2020-05-08

  

4月30日,世界钢铁协会战略计划主管巴里斯·贝基尔·切夫蒂发文,介绍了疫情下全球钢铁原料行业石、冶金煤、废钢)生产和供应情况。

澳大利亚铁矿石和冶金煤生产基本未受影响

切夫蒂指出,作为当前全球海运铁矿石和冶金煤的主要供应国,澳大利亚2019年铁矿石和冶金煤的出口量约占全球海运供应量的60%。

因此,如果澳大利亚的供应出现中断,将对全球大多数钢铁制造商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幸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传播期间,澳大利亚不论是在铁矿石和冶金煤开采上,还是在物流运输上,迄今为止都表现出了相当的韧性。

事实上,澳大利亚甚至增加了对海运市场的铁矿石供应。全球最大的散货出口港口——澳大利亚黑德兰港(Port Headland)的铁矿石出口量在2020年3月份创下历史新高。

澳大利亚海波因特港(Hay Point)和达尔林普尔湾(Dalrymple Bay)两个码头(合计出口量占澳大利亚冶金煤出口量的一半以上)的冶金煤吞吐量统计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冶金煤生产和物流链基本上没有受到疫情影响。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和冶金煤开采作业以及相应的物流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化的,这或许是其在疫情下保持较大韧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巴西铁矿石生产暂未受影响,但可能面临运营困难

切夫蒂介绍,作为全球第二大海运铁矿石供应国,截至目前,巴西主要的铁矿石开采和物流业务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

不过,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称,该公司可能面临与劳动力相关的运营困难,可能需要根据疫情在巴西的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该公司还表示,疫情导致重启其铁矿石开采和加工业务的授权程序出现延迟,这些业务在去年其位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布鲁马迪纽市的尾矿库溃坝后暂停。

其他地区铁矿石和冶金煤生产受限

对目前世界各地的矿业公司来说,普遍的情况是,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勘探活动和投资计划的推迟或取消。

在美国,目前矿业已被列入基本工业名单,并被允许在疫情期间继续经营。尽管如此,由于疫情的暴发对经济造成严重打击,美国许多铁矿石企业和煤矿企业还是停产了。

南非和印度全国范围内的封锁以及加拿大一些州对采矿活动的限制造成了其矿业产出量的大幅减少。这3个国家2019年的铁矿石产量占全球海运铁矿石供应量的10%左右,因此,这些中断对全球铁矿石供应的总体影响较大。

此外,由于印度是全球冶金煤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印度全国范围内的禁售可能会对海运冶金煤市场的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疫情影响废钢产生和回收

切夫蒂指出,随着消费者推迟购买新的家用电器或汽车、企业推迟投资、拆除活动放缓或推迟,加之区域甚至是整个国家实行封闭管理和社会隔离措施,对废钢的产生和回收产生了一定影响,废钢数量大幅下降。但这种局面会随着疫情的好转和限制措施的取消而逐步改善。

钢铁原料市场或将出现剧烈波动

切夫蒂表示,尽管目前中国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欧洲的情况也在逐渐好转,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期待已久的复苏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应该预料到,在复苏过程中,钢铁原料市场或将出现剧烈波动。

切夫蒂认为,当前,对于“疫情将持续多长时间”“疫情将在全球蔓延到多远”等问题,不确定性仍存。同时,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复苏步伐的不一致,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造成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动。

 

 

发布版面

矿业市场

image.png 

主题

全球钢市弱势下调跌势加剧

发布日期

2020-05-11

 

——4月下半月国际钢市分析

4月份的国际钢市,弱势下调、跌势加剧。报告期,95点的钢之家全球钢材基准价格指数,周环比下跌1.5%(跌幅扩大),月环比下跌5.2%(跌幅扩大),月同比下跌16.2%(跌幅扩大),年同比下跌11.7%(跌幅扩大)。其中,扁平材指数85.9点,周环比下跌1.9%(跌幅扩大);长材指数107.4点,周环比下跌0.9%(跌幅扩大);亚洲指数101.5点,周环比下跌0.6%(跌幅收敛)。亚洲中,中国指数101.2点,周环比下跌0.6%(跌幅扩大);美洲指数99.6点,周环比下跌3.4%(跌幅扩大);欧洲指数81点,周环比下跌1.8%(跌幅收敛)。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不仅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强力改变了业内对发展前景的预期。(如图一)

image.png 

 

依据国际钢价运行轨迹和全球疫情发展态势,结合各区域市场基本面情况预测,全球钢价阶段性底部或已不远,5月份的国际钢市,或在欧美市场复工复产、中国钢市率先反弹的推动下,呈现先抑后扬、涨跌互现的走势。

国际钢铁行业采取措施应对疫情

蒂森克虏伯决定实施《欧洲钢铁业务发展战略20-30》。蒂森克虏伯公司认为,当前钢铁工业处于周期性低点,未来10年欧洲工业必将保持适度增长,特别是汽车工业将是最具利润增长前景的行业。为此,公司决定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在短时间内调整钢铁生产,立即实施欧洲钢铁业务未来发展战略(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Strategy 20-30)。

世钢协决定延期发布全球短期钢铁需求展望。世钢协有关人士表示,全球钢铁行业正受到疫情严重影响,客户停工、供应链中断、信心崩溃,以及投资和建设项目延迟,预计二季度全球钢铁需求将进一步下降。因此,世钢协决定不在惯例的4月发布短期展望(SRO),计划延期到6月发布完整的SRO,以对未来的钢材使用情况做出更清晰的评估。

日本钢铁联盟无法按时汇编并发布钢铁数据。日本钢铁联盟官员表示,由于日本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遏制新冠病毒暴发。目前,日钢联无法按时汇编并发布钢铁数据。

必和必拓希望将铁矿出口能力提至3.3亿吨。必和必拓表示,公司获准每年从西澳大利亚的黑德兰港出口2.9亿吨铁矿石,但公司希望将这一限制提高到3.3亿吨,增长14%。

国际钢铁市场概况

淡水河谷铁矿现金成本增至16.2美元/吨。淡水河谷一季度财报显示:铁矿石CFR/FOB实际价格为83.8美元/吨,较上季度上涨0.3美元/吨(增长3.58%);铁矿石(含粉矿)的C1现金成本从上季度的14.5美元/吨,增加至16.2美元/吨,增长11.72%;预计下半年随着产量增长,现金成本或降至14美元/吨以下。

3月份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减少956万吨。世钢协数据显示:2020年3月全球64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的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471亿吨,同比下降6.0%,减少产量946万吨;今年一季度,全球粗钢产量4.43亿吨,同比下降1.4%,减少产量619万吨。

欧洲钢供求或达2009年金融危机时水平。德国商业银行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建筑和汽车行业的钢铁需求骤减,今年欧洲钢铁产量可能大幅下降到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

塔塔钢铁向英国政府寻求5亿英镑贷款。塔塔钢铁发言人表示,受COVID-19疫情影响,塔塔钢铁欧洲公司的订单大幅下滑,企业经营非常困难,正向英国政府寻求5亿英镑(约6.2亿美元)的贷款求助。

印度钢协预估今年钢材需求下降7.7%。印度钢铁协会估算,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印度成品钢材需求将下降7.7%至约9370万吨。

全球各地区钢材市场表现

亚洲钢材市场:跌势趋缓。该地区101.5点的钢之家钢材基准价格指数,周环比下跌0.6%(跌幅收敛),月环比下跌3.6%(跌幅扩大),月同比下跌15.3%(跌幅扩大),年同比下跌8.5%(跌幅扩大)。

扁平材方面:市场价格大体平稳。在越南,从进口中国2mm~3mm再轧制级SAE1006牌号热卷及同类产品的报价为398美元~408美元/吨(CFR),与前价基本持平。近日,越南买家采购中国2万吨的热卷,成交价是410美元/吨(CFR),与日本热卷的价格大体一致。印度出口至越南的热卷报价为400美元/吨(CFR)。有贸易商表示,印度出口至越南的热卷数量较大,报价相对较低。目前,越南买家也在等待越南河静钢铁最新的热卷报价。在印度,钢厂下调出口热卷价格。目前,印度出口热卷的价格为375美元~385美元/吨(FOB),较前价下跌5美元~10美元/吨。目前,印度国内的热卷出厂价在37,750卢比~38,250卢比(501-507美元)/吨,印度热卷的进口价格480-485美元/吨(CFR),均前价保持不变,但几乎没有成交量。在韩国,SPHC4.5mm热轧板卷出厂价为106万韩元/吨,SPCCNo.11.0mm冷轧板卷出厂价118万韩元/吨,SPGC1.2mm镀锌出厂价为128万韩元/吨,与之前的价格持平,但仍然有价无市。

长材方面:市场价格继续下滑。在日本,东京制钢表示,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汽车和建筑业需求不振,但公司仍然决定5月的产品价格维持不变,包括螺纹钢在内的所有棒材价格将维持在5.5万日元/吨(合510美元/吨),其主要产品H型钢的价格将继续维持在7.6万日元/吨。在韩国,钢材市场仍然有价无市,韩国SD400螺纹钢出厂价仍为66.3万韩元/吨。截至4月24日,东南亚地区的线材(低碳制网级)进口价格415美元~420美元/吨(CFR泰国),铰前价下跌5美元/吨。有业内分析师称,目前泰国是东南亚地区惟一保持线材进口的国家。目前,中国B50012mm~25mm螺纹钢出口均价410美元/吨(FOB),与前价大体持平。

简测:根据运行态势结合基本面情况预测,5月份的亚洲钢市或现先抑后扬、涨跌互现的走势。

欧洲钢材市场:大幅下跌。该地区81点的钢之家钢材基准价格指数,周环比下跌1.8%(跌幅收敛),月环比下跌7.3%(跌幅扩大),月同比下跌20%(跌幅扩大),年同比下跌10.5%(跌幅扩大)。

扁平材方面:市场价格继续大跌。在北欧,热轧板卷出厂价格495美元/吨,较前价下跌25美元/吨。冷轧板卷出厂价格600美元/吨,与前价持平。镀锌薄板出厂价格605美元/吨,下跌35美元/吨。在土耳其,热轧板卷出厂价格410美元/吨,较前价下跌5美元/吨。冷轧板卷出厂价格520美元/吨,镀锌薄板出厂价格570美元/吨,均与前价持平。

长材方面:市场价格涨跌不一。在北欧,螺纹钢出厂价格540美元/吨,与前价大体持平。欧盟螺纹钢进口报价488美元/吨(cfr),较之前的报价下跌22美元/吨。网用线材494美元/吨(cfr),下跌5美元/吨。在土耳其,螺纹钢出厂价490美元/吨,较前价上涨15美元/吨。在英国,英政府在日前公布的2020年预算文件中称,计划在2020年~2025年间投资270亿英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有业内机构认为,新的预算将使英国钢铁生产商受益,自由钢铁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时代,将实现其大型项目优先采购英国生产钢材的承诺,有利英国钢铁业的发展。

简测:根据运行态势结合基本面情况预测,5月份的欧洲钢市或现横盘调整走势,局部地区或现小幅反弹迹象。

美洲钢材市场:继续大跌。该地区99.6点的钢之家钢材基准价格指数,周环比下跌3.4%(跌幅扩大),月环比下跌6.3%(跌幅扩大),月同比下跌20%(跌幅扩大),年同比下跌18.1%(跌幅扩大)。

 

扁平材方面: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在美国,受疫情影响,美国热轧板卷价格继续大跌。目前,主流钢厂的热轧板卷出厂价在530美元/吨,较前价下跌50美元/吨。冷轧板卷出厂价格750美元/吨,下跌25美元/吨。热镀锌价格820美元/吨,下跌50美元/吨。美国进口热卷573美元/吨(cif),较前价下跌22美元/吨。冷轧板卷750美元/吨(cif),下跌22美元/吨。镀锌板卷904美元/吨(cif),下跌33美元/吨。中厚板667美元/吨(cif),下跌11美元/吨。

长材方面:市场价格继续下跌。在美国,螺纹钢出厂价格590美元/吨,较前价30美元/吨。螺纹钢进口价格639美元/吨(cif),下跌39美元。网用线材650美元/吨(cif),下跌23美元/吨。小型型钢673美元/吨(cif),下跌22美元/吨。有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达到白热化阶段,加上石油价格下跌等催化等因素,美国终端需求进一步恶化,后期价格下跌应是大概率事件。有研究人员预测,2020年美国钢材需求量将同比减少15%左右,甚至更多。而汽车、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恶化,也将导致下半年的投资资本支出大幅度减少。

简测:根据运行态势结合基本面情况预计,5月份的美洲钢市或继续下调走势,但跌幅或将收敛。


发布版面

行业看点

image.png 

主题

我国废钢铁产业尚处发展初期 前景广阔 潜力巨大

发布日期

2020-05-12

 

欧冶链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是中国宝武钢铁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立以来,在商业模式探索、市场布局等方面引起中国废钢铁行业乃至中国钢铁行业的高度关注。结合行业发展前景、疫情影响、废钢期货、进出口政策等废钢铁行业热点问题,《世界金属导报》记者对欧冶链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总经理骆小刚先生进行专访。

记者:

首先请骆总谈一下对我国废钢铁行业发展的认识及欧冶链金概况。

骆小刚:

废钢铁是我国物资回收与再生资源利用体系中的重要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钢铁工业最主要的两种铁素原料之一。与铁矿石相比,废钢铁更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政策的要求,未来废钢铁资源在钢铁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会不断提升。

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废钢铁产业未来大有可为。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粗钢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50%以上,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9年我国废钢铁资源产生量超过2.4亿吨,已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仍处在持续快速增长的过程中。

欧冶链金是中国宝武钢铁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立以来在商业模式探索、市场布局、产业培育等方面快速发展,如今已和国内60多家钢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实现了国内千万吨级钢厂全覆盖,稳居国内金属综合利用行业第一梯队。

今年以来,欧冶链金践行“三高两化”发展路径,通过内强管理、外拓市场等系列举措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诸多困难,实现了业务量的快速反弹、稳步增长,同时体系管理、合资项目、市场拓展等重点工作都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我们已拥有北方、西部、华中、华东和南方五大分公司,形成了集团管控经营模式,供应链系统能力日趋完善。

记者:

受新冠疫情影响,当前欧冶链金面临哪些行业共性问题?

骆小刚:

突发的新冠疫情给欧冶链金的经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是在需求端,疫情期间,华北、华东地区多数市场废钢铁价格继续下跌,其他地区也陆续下调价格。废钢铁到货寥寥,长流程企业开始减少废钢铁用量。2月份,企业废钢铁到货量仅为正常年份的20%-30%。在钢铁企业利润下降、废钢铁供应又不足的情况下,钢铁企业废钢铁日耗出现大幅下降。近期随着复工复产顺利进行,废钢铁需求逐步恢复正常。

二是在供应端,2月份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管制,对废钢铁运输产生较大影响,收货不畅,出货不易。产生废钢铁的企业也处于半开半停状态,废钢铁供应大幅减少。4月份加工人员基本到位,加工企业全面复产,废钢铁供应量明显上升。

三是在价格端,因复工延迟,钢材库存大幅累积,废钢铁用量出现大幅度下降,个别区域跌幅达500元/吨。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形势好转,钢材库存下降,钢铁企业废钢铁到货量少,价格又紧接着上涨250元/吨,出现“过山车”行情。疫情期间,废钢铁价格波动明显超越供需关系的影响,这反映出废钢铁市场不够成熟,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阶段。

随着3月份全面复工复产,钢铁企业废钢铁的使用量逐步上升,4月下旬已基本接近正常使用水平。与此同时,运输业、废钢铁加工业、产废钢铁企业业的人员陆续返岗。目前废钢铁行业生产加工配送趋于正常,但供需仍处在弱平衡状态。

记者

针对废钢铁相关的税收政策、进口政策、期货上市、标准化工作等行业热点,骆总有何意见或建议?

骆小刚:

一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对于废钢铁行业更是如此,行业政策的导向、行业标准的制定、行业管理的规范流程、技术研发等都需要群策群力。

2015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财税(2015)78号文,对于符合《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向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和《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炼钢炉料”产品,将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30%的优惠。这对废钢铁回收加工企业规范化发展和废钢铁资源流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期货市场上,铁矿石期货、螺纹钢期货、线材期货等品种发挥了积极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有效帮助钢铁企业改善经营、优化资源配置。废钢铁价格波动非常明显,平均价格浮动达43%,要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有效利用期货市场。特别是面对近年来国际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的现状,废钢铁相关企业的风险规避需求强劲,废钢期货一定会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要注意到废钢铁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废钢铁从业人员对于期货市场也比较陌生,企业规模偏小、资金实力较弱,建议大商所多组织废钢期货研讨会,培养成熟的产业客户群。

近几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下,废钢铁产业进入快步发展时期。目前,废钢铁作为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其进口需要环保部门颁发资质并审批配额,到2020年底,国家将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的目标。目前,行业、企业与相关部门正积极沟通协调,制定相关标准,按照国家的导向将从进口各种废钢铁向进口再生钢铁原料转变,使进口废钢铁可以直接入炉使用。

与此同时,国内废钢铁价格已经明显低于国际市场,“十四五”期间,我国的废钢铁资源很可能面临资源过剩的局面,废钢铁资源出口可能是必然选择。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国内钢铁企业主动走出去,在沿线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可能会是一种趋势。我们应积极研究废钢铁市场的国际化,研究放开废钢铁出口的时机,争取掌握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未来的废钢铁行业在技术研发及标准制定上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废钢铁回收更环保,管理更规范,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是废钢产业最终追求的目标。

记者

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欧冶链金面临哪些重大机遇和挑战?

骆小刚:

废钢铁是一种节能、环保和可再生循环利用的铁素资源,加大废钢铁的回收利用可以建立起一种钢铁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的发展模式。通过废钢铁的资源化和循环再利用,实现钢铁行业的低消耗、低排放、髙效率。总体来看,我国金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重大战略意义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废钢铁回收—拆解—加工—配送—应用构成了整个废钢铁产业链。产业链的最上游是废钢铁拆解设备和废钢铁加工设备生产商,中游的一个环节是废钢铁回收企业以及拆车厂、拆船厂、家电拆解企业等废钢铁生产企业,另一个环节是全国两百多家大型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众多二级小型配送中心,最终这些配送中心把废钢铁卖给下游钢铁企业作为炼钢原料。在这条产业链上,有许多文章可以做,这也是我们最大的机遇。

欧冶链金正处于扩张期,其示范基地和卫星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产能和效益正在逐步释放,市场及规模的快速扩张对经营能力、专业化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建设提出了挑战。我们将通过体系内钢厂废钢铁应用技术的开发,利用钢铁行业销售渠道掌控上游产废资源,推动废钢铁行业整合发展,研究开发提高废钢铁利用效率、分类技术、互联网平台技术提升核心能力,构建覆盖全国的废钢铁加工、配送及交易网络,提高金融工具的综合应用能力。

记者

背靠中国宝武,欧冶链金在全国乃至全球有何战略规划?

骆小刚:

目前,中国宝武钢产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作为宝武集团“一基五元”战略业务布局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欧冶链金将携手合作伙伴,创新商业模式,重塑行业生态,丰富绿色钢铁生态圈服务体系,以行业引领者的姿态,对行业生态进行根本性重塑,改变过去无序、恶性竞争的业态,以开放的发展理念,与业内合作伙伴互相依存、互相维护,以产权为纽带,打造利益共同体,共享行业发展成果。

未来,欧冶链金将按照“基地+平台+金融”的商业模式,选取行业先进企业对标找差,加快内部资源整合、外部强强合作步伐,通过资源整合网络化布局,快速控制上游资源,占领市场。按照“沿江沿海”和“弯弓搭箭”的基本思路,形成“一总部、多基地、网络化、辐射状”的多架构布局,涉足汽车拆解、轮船拆解、废旧钢铁回收、加工、仓储、配送等多项业务。致力成为全球金属再生资源循环综合利用行业的引领者和标准的制定者,携手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共建绿色钢铁生态圈。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熔铸强国钢铁的品牌力量

发布日期

2020-05-12

 

今年5月10日,迎来了第4个中国品牌日。其实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就曾提出“三个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中国品牌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品牌不仅体现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的核心竞争力,也关乎着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如今,置身于全球化经济浪潮中,每个人都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力量。2020年,中国冶金报社官微第4次推出“品牌钢铁TOP”点赞活动,投票平台点击量达到数十万人次,粉丝留言热情高涨,后台留言最多达到3310条,正是品牌意识深入人心的生动体现。

于钢铁行业而言,品牌不仅是企业形象的代言,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世界钢铁协会主席、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曾指出,中国钢铁工业已进入世界钢铁工业的中心。进入世界钢铁工业中心的大国钢铁,自当有与之相匹配的品牌影响力。

2017年~2020年,中国冶金报社钢铁品牌榜已连续发布4年。从壮士断腕般去产能、打击“地条钢”,到大力推进兼并重组、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再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钢铁行业充分发挥了国民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经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洗礼,大国钢铁的品牌魅力正在绽放。中国宝武进入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0全球最有价值的25个采矿钢铁金属品牌”排行榜前十;鞍钢最大厚度为90毫米、3800毫米超宽幅的止裂钢,实现了全球首次应用;作为中国-中东欧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工程的河钢塞钢,其管理团队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的称号;首钢、太钢、沙钢等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

当然,高质量发展正在路上,品牌建设也正在路上。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钢铁行业目前在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品牌意识不强、品牌质量不高、品牌定力不足、品牌环境不佳等问题;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钢铁结构性过剩矛盾仍不断出现,尤其是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要清醒地认识到,相较于扩大规模、高速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的化学反应很难,突破已形成的世界品牌格局更难。

不过,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如何让更多中国钢铁品牌在世界舞台绽放魅力,并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首先,培育壮大知名品牌、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核心是在产品质量提升上谋篇布局、爬坡过坎。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预言:“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有市场最有效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目前,我们确实还存在部分钢铁产品质量稳定性有待提高,部分“卡脖子”先进钢铁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亟待突破等难题,破解这些难题均需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此外,除了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也要同步跟进,增强融合创新驱动力,为品牌建设打好基础。

其次,品牌建设除了商业价值,还需彰显社会价值等要素。品牌建设既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又是文化和价值的载体。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从火速生产医院建设用钢和医用氧气支援武汉等疫区、助力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到紧急生产口罩机、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相关器械制造用钢驰援国外抗疫,中国钢铁企业在疫情期间的主动担当作为,正是其社会价值的体现。经此一役,相信中国钢铁的形象将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更深刻的认知。中国钢铁对经济发展、民生建设、城市建设,乃至危机应对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支撑,中国钢铁的品牌价值必将为时代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也必将释放更加充沛的活力。

最后,品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单枪匹马就能完成的,而是凝结着创始人和后来者筚路蓝缕的奋斗史,也沉淀着无数利益相关方的口口相传。一方面,我们要静下心来,深刻认识到品牌建设前进每一步的背后是深入持久的理念更新和改革攻坚,保持定力,咬紧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松劲,做好长远发展的谋篇布局和短期阶段性目标的规划建设,做好短与长、舍与得的博弈,踏踏实实、坚忍不拔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另一方面,要放宽视野,深刻认识品牌建设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在加强法治建设、文化建设、创新能力建设、生态圈建设的进程中,熔铸出强国钢铁的品牌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热词,也是全民共识。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头,钢铁行业高质量品牌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在现阶段,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面对“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谋篇的一系列任务要求,钢铁行业尤其要强化品牌意识,通过卓有成效的品牌建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推钢铁大国稳步迈向钢铁强国。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中国冶金报社发布2020年中国钢铁品牌榜

发布日期

2020-05-12

 

5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中国品牌日,中国冶金报社隆重发布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品牌榜。

经过前期调查摸底确定候选单位,并经过品牌数学模型评测、微信投票和品牌专家委员会评分,最终评选出2020年“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国际影响力品牌”“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品牌”,同期发布的还有2020年“中国钢材市场优秀品牌(板卷类)”“中国钢材市场优秀品牌(线螺类)”“中国钢材市场优秀品牌(优特钢)”和2020年“中国钢铁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品牌企业”。

中国冶金报社品牌评选活动已经连续举办4届,一直严格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根据上一年度企业经营情况、品牌建设投入情况和微信投票征集的公众意见,以及业内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评定,此次评选还考虑了抗击疫情表现对企业品牌提升的客观情况,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相关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体现了中国钢铁迈向品牌强国的坚实足迹,已经成为业内公认的权威品牌评选活动。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以上榜单排名不分先后)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品牌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更为突出,品牌价值愈发凸显。中国冶金报社继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发布中国钢铁行业品牌榜之后,于今年第四次组织品牌评选活动,受到钢铁和相关企业更高度的关注,微信投票平台点击量达到数十万人次。同时,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钢铁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兼并重组、绿色发展、品牌投入等方面成效卓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符合卓越钢铁企业品牌的条件,同时考虑到中国钢铁企业市场开发的需要,2020年的品牌评选进行了以下改革:

一是考虑到国际化发展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需要,增加了“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国际影响力品牌”一项,同时将“中国优秀钢铁企业品牌”合并到“中国卓越钢铁企业品牌”。此举的目的是更好体现中国钢铁行业积极迎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全面反映整个行业卓越品牌建设的进步情况。

二是考虑到企业在市场开发中对于品牌识别度的要求,在上一年度建筑用钢材品种的基础上(今年改为“线螺类”),增加了板卷类和优特钢的类别,同时将评选的目标定位 为“钢材市场优秀品牌”,重点体现该品种在市场上和用户中的受欢迎程度,体现其市场营销价值。此举还可以将一些企业规模不大,但是品种优势特别突出的钢铁企业纳入到品牌评选中来,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体现中国钢铁行业品牌建设的成就。

三是考虑到更全面地反映与钢铁行业发展同行、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上下游行业优秀企业的品牌建设情况,在2018年和2019年开展评选“钢铁装备技术品牌供应商”的基础上,今年的评选增加了勘察设计领域和原燃辅料领域,共计评选出30家“中国钢铁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品牌企业”。

四是在此次品牌评选中,增加了企业在此次抗击疫情中的表现分值。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钢铁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发扬钢铁人的担当精神,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捐款捐物,出人出力,表现极其突出。例如荣程集团捐赠款物在亿元以上。这种责任担当精神,既是企业实力的体现,更是品牌的应有之义。

image.png

image.png


发布版面

国际要闻

image.png 

主题

疫情大伤印度钢铁业 铁矿石首季度出口高增长

发布日期

2020-05-15

 

5月12日晚,印度总理莫迪发表电视讲话称,印度将推出总额为20万亿卢比(约合267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不过,其同时也宣布,将再次延长印度全国封锁时间,具体要求将在5月18日前公布。据悉,印度于3月25日开始实施全国封锁,并经过两次延长,目前的全国封锁期限是5月17日。

即将推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对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印度钢铁行业无疑是一个“曙光”,不过,封锁时间仍将延长则意味着其复苏之路漫漫。与此同时,印度钢铁产量的减少将极大削弱其对铁矿石的需求,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印度铁矿石行业,或将扩大出口比例。

需求骤降

目前六大钢企产能利用率降至51%

印度国内钢铁需求和钢材价格自去年11月底开始反弹,并一直持续至今年3月初,这一趋势在印度3月份最后一周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后戛然而止。随着印度宣布全国封锁,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被“暂停”了,给印度钢铁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了严重影响。

印度最大的钢铁生产商JSWL(京德勒西南钢铁公司)联合董事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Seshagiri Rao表示,全国封锁严重影响了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减少了需求,政府必须采取手段,通过财政或货币政策来支持钢铁行业发展。特别是钢铁产业中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并且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和物流受限的问题,其复苏将需要更长的时间。

根据印度钢铁部发布的数据,今年3月份印度粗钢产能利用率下降至67.8%,而去年3月份的产能利用率为84.7%,今年2月份为80.7%;今年3月份粗钢产量为804万吨,同比减少19.92%,环比减少15.9%(见表1)。3月份,印度成品钢材产量为709万吨,同比减少23.68%,环比减少14.58%(见表2);成品钢材消费量为671万吨,同比减少29.54%。进出口方面,印度3月份成品钢材进口量为38万吨,同比减少46.67%;出口量为57万吨,同比减少3.21%。

从印度钢铁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印度除六家大型钢铁企业之外的中小企业粗钢和成品钢材产量在3月份的降幅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4月份,情况进一步恶化。Seshagiri Rao表示,六大钢铁企业目前(5月上旬)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51%,4月份印度的钢材需求为70万吨,同比减少了91%(去年4月份为750万吨);同时,钢铁企业的银行贷款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JSWL在递交给孟买交易所的一份公告中称,尽管政府在许多区域放松管制,公司在逐步提高产量,但4月份的粗钢产量仅为56.3万吨,同比减少60%,环比减少52%;产能利用率为38%。

4月份JSPL(京德勒钢铁与电力公司)的粗钢产量同比基本持平,为65万吨,但钢材销售量由去年同期的64.2万吨下降至45.5万吨,降幅为29%。JSPL此前表示,由于印度国内需求低迷,其正努力向越南、沙特阿拉伯、泰国和欧洲等地出口钢材。

后期铁矿石出口比例或有所提高

印度钢铁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财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印度铁矿石产量达到2.465亿吨,比上一财年的2.07亿吨增长19%,一举超过2010财年的2.19亿吨,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印度铁矿石产量为7015.7万吨(同比增长24%),其中3月份产量为2334万吨(同比增长27%)。今年初以来,印度铁矿石生产维持高增长,1月份产量为2287万吨,2月份产量为2394.7万吨。

出口方面,2019财年,印度铁矿石出口量为3642.8万吨,同比增长125%。其中,粉矿出口量为2233.2万吨,同比增长275%,占总出口量的61%;球团矿出口量为1253.4万吨,同比增长33%,占总出口量的34%。

2019财年,印度最主要的铁矿石出口目的地为中国,出口量同比增长154%,达到3081.9万吨,占印度总出口量的比例由上一财年的75%上升至84.6%;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为日本,出口量同比增长69%,达到1283.91万吨,占印度总出口量的比例为5.4%。

今年第一季度,印度铁矿石出口量为1024.8万吨,同比增长105%。其中,3月份出口量为372.8万吨,同比增长87%;2月份出口量为256万吨,1月份出口量为396万吨。

2019财年,印度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减少90%,由上一财年的1280万吨大幅减至124万吨,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于南非、巴西、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分别占比为44%、24%、14%和10%。

数据还显示,2019财年,印度钢铁生产企业共生产球团矿9566万吨(同比增长18.75%),其中出口了1246万吨(同比增长33%),主要因为印度国内需求减少和中国的需求增加。今年3月份,印度钢铁生产企业的球团矿产量与出口量均有所下滑,产量为930万吨,同比减少13%;出口量为85万吨,同比减少8.5%。

新冠肺炎疫情在印度暴发以来,受国内需求减少和封锁影响,印度铁矿石产销和价格都受到了影响。

5月12日,印度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国家矿业开发有限公司(NMDC)发布公告称,下调5月份块矿销售价格(65.5%品位)至2250卢比/吨(约合29.8美元/吨)、粉矿(64%品位)价格至1960卢比/吨(约合26美元/吨),比4月份的价格均下降了400卢比/吨(约合5.3美元/吨),降幅分别为15%和17%;比去年同期的价格分别下降了850卢比/吨(约合11.3美元/吨)和900卢比/吨(约合11.9美元/吨),降幅分别为27%和46%。这是NMDC今年初以来连续第3个月下调铁矿石价格,创近3年来的新低,反映出印度国内铁矿石需求非常疲软。NMDC表示,下调后的价格不包含权利金、地区矿产基金(DMF)、国家矿产勘探信托(NMET)、税金、森林采伐许可证和其他税费。

NMDC2019财年的铁矿石产量为3188万吨,比上一财年的3236万吨减少1.5%;销量为3153万吨,比上一财年的3236万吨减少2.6%。今年4月份,NMDC铁矿石产量为180万吨,同比减少110万吨,降幅为37.9%;铁矿石销量为138万吨,同比减少132万吨,降幅为48.9%。

尽管国内产销量双双下降,但预计后期印度铁矿石出口比例将有所提升。2019财年,印度铁矿石出口量占其产量的比例为15%,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印度商业和工业部的数据,今年3月份,印度铁矿石出口额为2.44亿美元,同比增长58.4%,为3月份印度所有出口商品中唯一实现出口额正增长的商品,包括大米和茶叶在内其他30多种商品3月份的出口额同比均为负增长。(记者 吴勇)

image.png


发布版面

市场

image.png 

主题

钢铁行业库存高企仍未改变

发布日期

2020-05-16

 

受疫情影响,已连续三年较快增长的钢铁行业陷入低谷,遭遇出口受阻、需求下滑、库存高企、价格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何文波近日表示,疫情对钢铁需求造成较大影响,从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主要用钢行业的指标情况来看,需求下降比较明显。

具体来看,一季度多个用钢行业大户需求下滑明显。其中,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7.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19.7%,汽车产量同比下降45.2%,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27.3%。

钢材出口也面临较大压力。何文波表示,受疫情影响,国外钢材需求大幅下降,主要出口企业3月和4月新接订单量环比大幅减少。3月底以来,海外订单要求推迟交货的情况较为普遍,还出现一些要求减少订单数量甚至取消订单的情况。

此外,受疫情影响,作为出口主力的中国机电产品也出现出口订单减少甚至毁单现象,因此制造业的钢材需求预计将会减少。何文波表示,如果钢材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均下降1/4,今年钢铁需求将下降3.8%。如果国际疫情形势恶化,钢铁需求降幅将更大;如果国内扩大内需抵消出口下降的影响,钢铁需求降幅将缩小。

受需求下滑影响,钢铁价格、利润等多个典型指标出现明显降幅。一季度,中钢协监测的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为101.69点,同比下降5.7%。从分月情况看,钢材价格呈现持续小幅回落的走势,中国钢材价格指数1月末为105.48点,2月末为100.39点,3月末为99.21点。

“需求下滑,供给保持稳定,钢材市场供大于求,致使钢材价格呈现下跌趋势。”何文波说,钢材价格下跌趋势仍未减缓。截至4月第二周,中国钢材价格指数降至96.86点,是2017年5月以来最低点。

库存方面,虽然目前钢材库存出现下降趋势,但整体来看库存高企现状仍未改变。4月下旬,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1624万吨,比上一旬有所减少,但仍比年初增加943万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表示,按照目前的钢厂生产节奏,加上海外疫情对钢材直接和间接出口都将造成不利影响,高库存可能成为今年钢材市场的常态。

值得一提的是,受价格下跌影响,钢企利润下滑。一季度,钢协重点统计会员企业销售收入8916亿元,同比下降5.6%;利润总额183亿元,同比下降50.8%;销售利润率2.05%,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

此外,进口铁矿石价格和钢材价格走势背离,也给钢铁企业降本增效带来较大压力。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铁矿石进口平均价格为90.59美元/吨,同比上涨11.7%,而钢材价格同比下跌5.7%。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产能严重过剩,而是产量与实际消费间的阶段性错位问题。应特别防范阶段性产能释放与实际消费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加快兼并重组力度,防止盲目大举新建钢铁产能。

全联冶金商会会长、中天钢铁集团总裁董才平表示,由于疫情影响,上下游供应链恢复仍有待时日,市场需求不足,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节节攀升。企业需要清醒地认识下阶段发展形势,高度重视自身的资金安全,谨慎投资,切忌盲目扩大产能。

何文波指出,资源保障、产能布局、集中度是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三大短板。推动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中国钢铁工业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产业集中度提高,有利于钢铁企业在资源掌控能力、市场有序竞争、技术研发创新、节能降耗减排等方面开展协同合作,实现人才、技术、资本和数据等要素的优化配置。下一步,应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坚持市场化运作手段,切实减少企业数量,实现钢铁产能减量优化,提高有效供给水平。

发布版面

大政观

image.png 

主题

钢铁区域性产能加速整合 这些钢企今年退出市场

发布日期

2020-05-20

 

近年来,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纷纷并购重组,行业集中度得到提升。如今,区域性中小企业的产能整合也进入加速阶段,推动产能出清并走向集中的市场化力量正在加强。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分析师王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供需形势的变化将加速产能整合,政策和市场力量共同推动,当前及未来几年将是整合重组的窗口期,集中度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然而,钢铁产能整合的过程难点重重。王静指出,关于整合中双方或是多方的利益如何协调、业务如何进行整合以提高竞争力以及员工如何分流安置等问题,虽然政策有一定支持,但实际执行中依然是重要难题。

钢铁区域整合加速

提高钢铁产业的集中度是实现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十分迫切。当前行业仍然比较分散,集中度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近几年,钢铁行业频现重大兼并重组事件,如宝钢、武钢重组,之后宝武兼并马钢、入主重钢,以及沙钢重组东北特钢等。而目前,钢铁区域性产能整合在加速。

“区域性小企业的整合也是必经之路。”王静认为,我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产能规模的差距也非常大,粗钢产量规模在100万吨~300万吨的企业有近200家,行业要形成有序的竞争结构,仅仅依靠龙头企业的兼并重组还不够。

近日,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3.030, 0.00, 0.00%)在2020年商业计划书中提出“全面对标找差,倾力打造集团高效西部产业平台”。中国宝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表示,2020年,八一钢铁要将完成疆内产能整合这项工作作为一号工程、重中之重的工程。

此前八一钢铁、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华宝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0亿元,于2020年3月31日成立了新疆天山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同样的,根据徐州市《2020年五大行业整合整治工作方案》,徐州市18家钢铁企业,优化整合形成2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3个生产点),2020年钢铁产能下降30%以上;徐州市11家焦化企业,优化整合形成3家综合性焦化企业,到2020年焦化产能压减50%。

截至目前,徐州市18家钢铁企业已关停、拆除10家,包括铁矿、宁峰、成钢、龙远、荣阳、牛头山、海通、龙山、聚成、博丰,其中博丰搬迁退出钢铁;5家过渡生产,2020年6月底前关停钢铁企业包括泰发、兴达、宝丰、东亚、利国,其中利国去产能设备封存;整合后剩余3家,分别为中新、徐钢、金虹。

河南安阳市政府此前也发布了精品钢及深加工等四大千亿级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2020年,安阳市钢铁企业重组整合、装备产能置换、环保提标改造基本完成。优特钢比重达到30%以上,企业数量由11家整合为4家,形成功能完备的原料保障、冶炼、轧材、精深加工产业群,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500亿元左右。

邯郸市人民政府发布的《邯郸市精品钢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则明确,以兼并重组促发展,力争到2020年,将邯郸市钢铁企业数量由17家整合为8家左右(独立铸造企业和全废钢电炉企业除外)。

王静表示,区域整合是钢铁行业实现结构优化和集中度提升的基础。在钢铁需求增量不断收缩,甚至存量也有波动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经营形势,推动产能出清并走向集中的市场化力量将会加强,区域性中小企业的产能整合进入加速阶段,尤其是在产能供大于求的区域。

产能整合伴随减量优化

当前钢铁产业进入存量时代,要在产能整合、减量优化的基础上提高钢铁企业和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实现产品国际输出,从而延长产业的生命周期。

虽然随着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纷纷并购重组,行业集中度有所回升,但仍然与行业有序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撰文分析,从全球并购重组周期、钢铁产业内在规律和企业发展需求角度看,推进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

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前十大企业产能集中度将达60%~70%,其中包括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三至四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六至八家,与部分专业化的钢铁集团。

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2019年,宝武集团重组马钢集团,产业集中度有所提升,按粗钢产量计算的CR10为36.6%,较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距离60%的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钢铁企业盈利大幅波动且长期利润水平偏低,王静分析,一是对上游议价能力和对下游的定价能力均弱,下游建筑、船舶、家电等行业逐渐步入存量阶段,市场份额还在向头部企业集中,对于钢铁企业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二是钢铁产能利用率不高,吨钢固定成本高,较高的经营杠杆导致盈利高波动。

王静表示,产业集中度与销售利润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集中度提升后,钢铁企业根据自身能力禀赋发挥各自优势,在对上下游的定价方面主动决策性会加强,有利于促进产业链利润的再分配。

“需要提及的是,供需对于价格变动起决定作用,在供需关系不改善的前提下,单单集中度的提升意义并不大。家电行业曾是通过集中度提升进而优化竞争格局的典范,但在需求转弱的情况下,企业间仍有价格战。产能整合过程中也要伴随着减量优化,如邯郸、徐州的整合方案中都明确提出了产能的减量。”王静说。

李新创表示,对比之前几轮重组潮,本轮重组的外部形势、内在动力、战略要求和实施条件均有本质不同。因此,应以“高质量”思维推进新时代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

李新创表示,钢铁企业重组依然存在“规模情结”“重重组、轻整合”等问题。因此,钢铁企业重组应在规模扩张的基础上,尊重钢铁产业发展规律,从单一化的扩大规模变成“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从一般性的兼并重组变成“兼并重组+整合提升”。钢企重组须做好“整合、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重组后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更重要的是,改革体制机制,优化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方式,激励干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是否能够实现高质量重组意义重大。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包钢新技术让钢铁渣“变废为宝”

发布日期

2020-05-24

 

image.pngimage.png 

工作人员展示钢渣处理后的产品

让钢铁渣“变废为宝”,包钢自有办法,其开发出的全球领先新技术——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发挥环保效应,解决钢渣堆存难题,实现绿色循环。

日前,记者在包钢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项目的万吨验证生产线看到,钢渣原料经过化学法、重整法、磁选等工序,分离出高纯轻质碳酸钙、铁粉、硅铝等高附加值产品。包钢集团节能环保中心副主任于文剑介绍,一吨钢渣可以生产出0.42吨高纯碳酸钙、0.54吨铁酸钙、0.19吨尾渣。“通过此项新技术的综合利用,不仅能让废钢渣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消化二氧化碳,实现废气利用。”

对于很多钢铁企业来说,土地资源占用大,环境污染风险高的冶炼废渣是块“烫手山芋”。包钢每年产生钢渣200万吨,如何更好地加以利用,让钢铁渣“变废为宝”,2015年,包钢与全球范围内唯一掌握碳化法钢渣处理技术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携手,共同处置包钢炼铁炼钢废渣。

2019年首次分离出碳酸钙以来,碳酸钙纯度由最初的95.2%提升到现在99%以上,颜色也由灰白色改善为纯白色,极具价值。提取铁粉纯度达到36%到38%,可用于烧结生产;剩余的尾矿渣则可以作为炼钢制冷剂。

“主要产品就是高纯碳酸钙,它的市场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可以用在造纸,塑料,橡胶还有涂料上面,对于传统的碳酸钙生产行业,也产生革命颠覆性的改变,它是以一种环保的方式生产高纯碳酸钙,这样我们就不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高纯碳酸钙目前价值是1000元钱左右每吨,铁粉折成钱,大概400元钱左右每吨。”于文剑说,这项技术解决钢渣堆存难题,全部变废为宝,实现了绿色循环。

在包钢,这项全球领先的新技术在中试基地已经实现概念验证和测试,目前,一个年处理42万吨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项目正稳步推进。该项目除了能够每年处理近42万吨钢铁渣外,同时还可以减少10多万吨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

发布版面

行情

image.png 

主题

河北:明确四大重点合作区域 推动钢铁企业走出去

发布日期

2020-05-27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日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和今年的政策取向,并提出相应的预期目标。报告认为,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主要预期目标

image.png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未提增长目标

报告总体是底线思维,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未设经济增长目标,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未定今年GDP增速目标,考虑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目前海外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还在持续,我国经济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刻意设定增长目标的指导意义也不大。报告提出进出口促稳提质,相比去年的稳中提质,考虑了外贸面临的风险。

虽未设增长目标,不过报告也提出,无论保就业民生,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表明今年仍然会全力稳定经济增长,增速预计低于去年。

目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报告将赤字率按3.6%以上安排,显示政府对于稳定经济增长的决心,将为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预留空间,以对冲企业经营困难。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特别国债规模1万亿元,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

货币方面,继续淡化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目标,提出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去年M2增速为8.7%,随着CPI的逐步回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进一步打开。

整体来看,财政政策显著扩张,货币政策明显宽松,两会后预计央行将采取降准等手段提供流动性支持,推动经济从疫情中复苏。

基建投资确定性提速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张至3.75万亿元,较去年增加1.6万亿元,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包括:新一代信息网络、充电桩建设,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加装电梯等方面。

5月6日国常会要求在年初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1.29万亿元基础上,再按程序提前下达1万亿元专项债新增限额,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测算后期还有1.46万亿元的额度。

基建投资逐步好转,1-4月,投资中新开工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增加较多,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也转为正增长,反映投资活动稳步向好。投资项目储备增加,资金继续改善,今年基建投资确定性加速。

对于房地产方面,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逐渐简化,今年重申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结合前期政策,房地产相关的政策实施主要是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市场在供需两端形成良好匹配。

有效投资扩大有利“钢需“

对于钢铁行业,2018年报告提出再压减产能,推动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仅提超低排放改造;2020年,去产能阶段性结束,政策的作用逐步淡化,钢铁企业和市场的力量相对更强,需求端的变化可能成为影响行业的主导力量。

财政规模扩张,货币政策放松,扩大有效投资,加上各项改革释放发展潜力,两会后各项细化政策预计进一步实施,将为钢材需求带来利好,钢铁企业及钢贸商要从两会及后期政策中寻觅商机,并争取政策方面的支持。

具体来看,新老基建共同发力,新基建、重大工程获重点支持,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后期基建投资有望走强,房地产促进供需匹配,老旧小区改造加速,建材需求有望保持韧性。

制造业方面,报告提出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为企业实施升级改造提供资金保障,有利于进制造业生产和投资的稳定。挖掘机、机床等产品产量4月份较快增长,反映投资需求对制造业的拉动有所显现,后期消费需求的逐步复苏也将带动制造业生产继续改善,相关行业的用钢需求有望温和回升。

另外,今年要加大减费降税力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年底,系列措施将使钢铁及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受益。(兰格钢铁研究中心 王静 原创文章)

                        石 化

发布版面

油气·观察

image.png 

主题

中国石化:正逐步走出最困难时期

发布日期

2020-05-04

 

近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暴跌双重影响,中国石化一季度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但当前中国石化柴油销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汽油销量回升到去年同期9成水平,化工产品销售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6%,生产经营形势逐渐向好。

今年以来,中国石化加大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力度,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和油价暴跌影响,保持了生产安全平稳运行。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障油气稳定供应,增产增供医卫原料,兑现了“油品不断供、商品不涨价、服务不打烊”的庄严承诺;并在创新商业模式,便利百姓生活,带动产业链复工复产;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助力农民工返岗,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中国石化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各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石油石化产品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叠加国际油价暴跌的影响,石油石化行业受到巨大冲击。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国石化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197.82亿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191.45亿元。

影响一季度业绩的主要原因:

一是油价暴跌产生高价原油库存损失。中国石化是连续生产型企业,炼油加工量世界第一,2019年加工原油2.49亿吨。为了能够安全平稳生产,必须事先保持一定时期加工量的原油库存。从原油采购到加工成产品销售的周期大约2-3个月,一季度销售的成品油价格按照当期原油价格确定,而成本反映的是去年底、今年初采购的高价原油。

二是疫情直接影响油品和化工产品消费。一季度全国化工产品和成品油需求大幅下降,销售量均下滑20%以上。中国石化汽、柴油和化工产品销售萎缩,反过来影响原油消耗,去高价库存周期变长、难度加大。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打比方说,一个大型馒头厂,为了保证馒头连续供应需要提前购买大量面粉。馒头售价低于库存面粉进价时,为保证连续生产和市场需求,亏本也得卖;市场不好,库存的高价面粉需要长时间来使用,只有把这些库存面粉使用完,才能有地方储存便宜的面粉。当前,石油石化市场逐渐回暖,高价库存原油正在逐步消化,中国石化正全力以赴化解疫情和油价暴跌带来的双重压力,走出困境,努力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

据了解,3月23日起,中国石化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在开拓市场、优化调整、挖潜降本、安全生产四个维度上持续发力,着力降低原油采购成本,抓好油气高质量勘探与效益开发,推进天然气增产增销增效,加工量向有市场、效益好的炼油企业倾斜,优化化工业务产品结构,加大油品销售市场开拓。

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开始见效,经济活动正逐渐恢复。3月下旬以来,全国重点项目复工率已达90%以上。受交通封闭逐步解除、高速通行费用减免、各地返程车流及民工复工潮等因素刺激,交通运输业快速恢复。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重载货车日开行数量已接近往年同期水平,其中高速大货车通行里程同比增长50%以上。

当前,中国石化成品油的日销量由疫情期间最低时不足日常的20%,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的90%以上;化工产品销量也逐步恢复。预计随着国内复工复产步伐加快,油品和化工产品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提升,供需环境将重回平衡,公司经营效益会逐渐向好。

发布版面

油气·产业

image.png 

主题

中石化再发力下游终端市场

发布日期

2020-05-04

 

日前,滨海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滨海投资)发布公告称,已与中石化长城燃气达成合作协议,长城燃气拟认购滨海投资股份,成为持股29.99%的第二大股东,投资金额超过5亿港元。

滨海投资表示,预期通过引进长城燃气为战略者,双方将实现供应协同效应,此次合作还可以筹集资金加强自身财务状况。

这是中石化成立长城燃气以来最大的一笔项目,也是提升下游终端市场份额的又一动作。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进军下游领域占有市场已成为中石油、中石化等上游企业的共识,未来城市燃气终端之战或将更加激烈。

各取所需

数据显示,滨海投资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上市燃气公司,燃气项目分布在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全国七省二市,共拥有37家燃气项目公司。

该公司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燃气工程施工与安装常规户数20万户,同比增长34%,管道燃气销量19.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其中管道气销量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3%,全年实现管输天然气9.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8%。

公司发展规模不小,但盈利却不高。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盈利约为1.20 亿港元。海滨投资也表示,此次合作能够筹集资金以加强其财务状况。

与此同时,通过引进长城燃气为战略投资者,双方将实现供应协同效应。“滨海投资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取得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从而提升集团在天然气市场之竞争力。而燃气供应框架协议项下的交易将强化天然气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与建设,消除保供瓶颈。”一位不愿具名的燃气行业人士说。

从资源方购买天然气,通过与基础设施公司签订服务合同,获取天然气的存储及外输的能力,销售端与燃气购买用户签订天然气销售协议,这种模式下燃气公司有望改变议价权缺失现状,同时管输成本也变得可控,甚至降低。

而对于中石化这样的央企来说,管网公司成立后,其管网被“划走”,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模式将被打破。仅剩上游生产和下游销售与终端两大业务单元,原来凭借管网自然垄断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将丧失,市场话语权也将遭到削弱,亟需拓展下游市场,争取获得稳定的利润来源。

抢滩下游

有观点认为,上游油气企业手握气源和议价权,抢滩下游市场相对容易,下游燃气想要布局上游产业则困难重重。

然而作为中石化布局下游终端的长城燃气主打投资战略,以参股或控股城市燃气公司的形式来发展终端项目,但手中缺乏气源和自主投资经营权,自成立以来终端业务扩展并不多,发展不尽人意。

因此,中石化也通过优化“内核”,再次启动天然气销售管理体系改革,扩大下游终端市场版图。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新的改革方案中,中石化拟成立8大区域中心、4个省级公司,合并长城燃气公司与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并成立区域天然气销售中心、省级天然气销售公司。通过组建区域+省级销售公司方式加强天然气销售队伍。

除成立8大区域天然气销售中心之外,中石化还预备成立山西、湖南、江苏、江西等4个省级天然气销售公司。省级公司可能采取合资组建的方式,合资公司相对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直属的天然气销售中心或拥有具有更大的自主经营权。

与中石油销售、终端一体化的思路相似,中石化希望优化结构、加强天然气销售队伍,调动企业内部积极性,为今后拓展市场抢占份额优化结构。

竞合加剧

目前,城市燃气领域已经形成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外资港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随着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天然气管网独立运营,我国将逐渐实现天然气产业的产、运、销分离,下游竞争也将更加充分和激烈。

一方面,2019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 年版)》免去了“城市人口50 万以上的城市燃气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对外资彻底开放天然气城市燃气投资。外资企业将加速探路我国市场,通过独资、参股、合作等方式发展城市燃气业务。 另一方面,新奥能源、中国燃气、华润燃气等公司大力开拓市场范围,积极开展并购,市场竞合加剧。

此外,上游企业积极发展终端城市燃气业务已成共识,三面夹击也倒逼城市燃气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燃气仍将是我国天然气利用的首要领域和发展方向之一。城燃公司首要任务仍是做大、做强主营业务,通过售气和安装两项业务最大限度地争取现金流。

油气行业资深人士石芝锋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可有效提高能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单一能源服务型企业的城燃公司,可以通过积极发展新业务,如增值业务、新兴业务等向综合能源服务型企业转变,并时刻通过自查方式规避企业自身存在的垄断风险点,才能有效化解当前企业面临各路挑战。“如果想短期内得到收益,建议发展光伏、售电等新兴业务;但如果从国家政策扶持的力度考虑,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生物质能源等显然是比较好的选择。” 石芝锋指出。

 

 

 

发布版面

专题

image.png 

主题

辽阳石化 精准投入 打造多元化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

2020-05-07

 

本报讯 (记者朱晓芳 通讯员于金海)截至4月30日,辽阳石化产业扶贫的大西沟村2个鱼塘补水池、6个蔬菜大棚修建项目全部完成,惠及400多户1400多名村民,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6万元。

2013年5月辽宁省辽阳县下达河乡大西沟村成为定点帮扶对象以来,辽阳石化不断加大对产业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注重先进技术和创新扶贫模式引领。目前,大西沟村57户94名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形成了扶贫村脱贫致富和企业持续发展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疫情期间,辽阳石化扶贫办和扶贫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研究帮扶重点,向有关部门争取政策、物资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投入。7年来,辽阳石化为大西沟村投资建设600平方米便民活动中心楼、修建3000平方米便民活动广场、修建村级公路3.8公里、修复破损路面1200平方米、维护太阳能路灯50盏……

结合贫困户实际,辽阳石化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多次开展入户调查,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送去米面油和慰问金。目前,8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全部得到低保救助。

针对大西沟村当地资源禀赋和地域特点,辽阳石化积极搭建产业、技术脱贫载体和平台,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建设以大棚蔬菜种植、鱼塘养殖垂钓、花卉观赏旅游、果园水果采摘的多元化产业发展规划,全方位提高村经济效益,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现在,大西沟村26座大棚和5个鱼塘全部反租给贫困户和村民,每年可实现租金收入51.3万元。

“自从辽阳石化公司帮扶我们村,就再也不用撇家舍业在外奔波了。承包的果蔬大棚扣除租金,一年能挣五六万元!”大西沟村王淑娟等两户贫困户通过承包大棚实现了致富,30余人通过建大棚、在大棚打工也实现了脱贫。

“今年,公司还将投资42万元,建设4座蔬菜大棚,并将继续在冬季援助40吨煤炭。”辽阳石化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中国石化与中国海油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发布日期

2020-05-11

 

image.png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本报记者

本报讯 记者刘江波报道:5月9日,中国石化与中国海油在京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致力于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合作共赢,充分发挥中国石化在炼油化工销售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产业链优势,发挥中国海油油气勘探开发低成本优势和专业化优势,推动国内外、上中下游、陆上海上业务在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全面提升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打造全面深入战略合作关系,为国家能源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马永生与中国海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汪东进出席并举行会谈。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喻宝才与中国海油副总经理陈壁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团公司领导刘宏斌、赵东、凌逸群和中国海油领导徐可强、温冬芬参加。

双方在会谈中互致感谢,表示两家企业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在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天然气、工程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长期、友好的合作。特别是近年来,双方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推进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七年行动计划和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切实发挥央企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承担了国家责任,彰显了央企担当,共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发布版面

要闻

2020-05-11

主题

中国石化品牌价值排名全国第二

发布日期

2020-05-11

 

本报讯 5月10日,作为今年中国品牌日的重要活动之一,2020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中国石化品牌价值高达2991亿元,增长173亿元,位居能源化工行业第一。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石化旗下业务子品牌价值都有显著提升。“易捷”品牌价值161亿元,增长46亿元,“长城润滑油”品牌价值77亿元,增长6亿元,“易派客”品牌价值98亿元,“东海牌沥青”品牌价值12亿元。

此次发布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也是我国连续第七年举办的公益性品牌价值发布,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举措。在今年参评条件较高的前提下,申报品牌数量达到830个,现场发布品牌数量为564个,发布的总品牌价值达73563亿元。

中国石化一直致力于提供更加清洁的能源和化工产品,从国之重器到民生必需,从传统行业到新兴领域,从保障能源供应到防疫抗疫的最美逆行,用实际行动和责任担当践行品牌承诺,让客户感受到中国石化的品牌力量。

此次发布的品牌价值结果,是社会和公众对中国石化品牌高度认同的体现,必将进一步促进和推进中国石化的品牌建设,助力中国石化打造更加靓丽的中国名片。(石 宣)

 

 

发布版面

时政要闻

image.png 

主题

茂名石化65年实现利税4400余亿元

发布日期

2020-05-12

 

本报讯 记者龙泰良  张亚培报道:连日来,茂名石化全力组织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努力夺取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双胜利,为建厂65周年献礼。

茂名石化是新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代石化企业,经过65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之一,累计加工原油4.43亿吨、生产乙烯1797万吨,实现利税4402亿元,年纳税额稳居广东省纳税企业前列,每年带动下游产业产值超万亿元,成为华南和珠江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茂名石化始终坚持以国家和人民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履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茂名石化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全力培育科学发展动能,“十三五”以来开发44个新产品,新产品数量和产量居中国石化炼化企业第一。2019年,该公司被评为中国石化炼化企业人均劳效优胜单位。

茂名石化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守护碧水蓝天,“十二五”以来投入30多亿元推进油品质量升级,汽油和车用柴油质量实现6连升。每年投入数亿元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强化“三废”治理,多数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公司始终保持广东省环保诚信企业绿牌,2019年被评为中国石化绿色企业。

茂名石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实施精准帮扶,获得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2008年以来,发动员工为广东省扶贫济困工程、支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捐款2611万元;先后投入近千万元,会同茂名市总工会,帮助电白窝仔村和茂名市高新区木等村摘掉“贫困村”帽子。2019年,茂名石化第3个结对帮扶的古张村户脱贫、贫困村出列工作通过审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茂名石化紧急调整生产计划,增产医用聚丙烯原料保供抗疫用品生产,帮助30家地方企业复工复产,主动帮助地方企业增上口罩生产线,组织志愿者支援口罩生产,在疫情防控中展示央企担当。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中国石化发布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发布日期

2020-05-15

 

本报讯 记者符 慧报道:4月30日,按照《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安排,中国石化结合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发布《中国石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识别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为主线,以“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为目标,以有效运行HSSE管理体系为抓手,坚持从严管理和问题导向,健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强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

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危险化学品全过程安全管理,严格施工作业环节安全管控,突出油气田和煤矿专业管理,提升应急能力建设,推动安全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全员安全责任意识,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行动计划内容包括“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分解落实”2个专题实施方案,以及危险化学品、油气田和煤矿、施工作业、应急管理、危险废物等5个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专项整治行动分4个阶段进行。2020年4月~5月为动员部署阶段,各企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5月底前实施;2020年6月~12月为排查整治阶段,各企业推进安全生产关键领域和环节的整治工作,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边查边改,取得初步成效;2021年为集中攻坚阶段,动态更新“两个清单”,针对重点难点,组织专题研究、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为巩固提升阶段,深入分析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深挖原因,修订完善HSSE体系要求,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公司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高。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集聚五大优势打造石化行业标杆工程

发布日期

2020-05-18

 

湾区潮涌,捷报频传。昨日下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云签约”仪式,标志着又一个高端石化项目落户粤港澳大湾区东岸腹地的惠州,大亚湾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再添动力。

据介绍,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总投资额约56亿美元、年产乙烯150万吨。该项目达到世界级先进水平,生产具有高附加值、高差异性、高竞争力的化工产品,能够满足大湾区对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的市场短缺和发展之需,对整个产业链价值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中海壳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工厂

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以15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为核心,包括环氧乙烷/乙二醇、苯乙烯/环氧丙烷及聚醚多元醇、α-烯烃、聚α-烯烃、聚乙烯、聚丙烯等14套化工装置,预计总投资396亿元。

壳牌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燃油、润滑油零售商和私营天然气生产商、贸易商,也是大亚湾石化区现有最大的外资企业。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壳牌集团与中国海油的合作由来已久。

2001年11月,中国海油和壳牌作出最终投资决策,中海壳牌一期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总投资43亿美元,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该项目于2006年1月建成投产。2014年12月,总投资约49亿美元的中海壳牌二期项目开工建设,2018年4月建成投产。随着一、二期项目竣工投产,中海壳牌成为目前中国在运行的最大单体乙烯生产工厂。

在中海壳牌一期100万吨/年乙烯、二期120万吨/年乙烯的基础上,壳牌集团再次携手中国海油各持50%股份投资三期乙烯项目,其中α-烯烃、聚α-烯烃、茂金属聚乙烯技术在亚太地区首次应用。三期项目自提出建设以来,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纳入国家《石化产业布局方案》储备项目。

中国海油与壳牌在惠州的石化项目合作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影响力。依托于产业链上游优势,大亚湾石化区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入选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发布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名单,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第一。

部分装置是国内首次引进壳牌专有技术

“中国海油自一期项目起就坚持以差异化、一体化与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运营惠州石化基地。”中国海油炼化业务有关负责人介绍,二期项目建设开始就设定了“全球石化产业发展标杆”这一目标,惠炼二期项目中的120万吨/年乙烯工程在建设中成功引入壳牌资本,有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创新了国际合作新模式,被国家列入“中央企业在重大项目中引进社会资本示范项目”。

“建设三期项目,既是大亚湾石化园区延伸产业链扩大招商引资的需要,也是中国海油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战略需要。”该负责人说,大亚湾有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多年厚植形成的完善基础设施、完备管理体系、完整产业基础和优惠支持政策,这些因素有利于利用和发挥中国海油产业集群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炼油、乙烯产能以及原油、产品码头和储运设施,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同时融合LNG发电、天然气供应、销售网络开发等业务协同发展,形成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和各业务板块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

该负责人说,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集聚了五大优势,致力于打造石化行业的标杆性工程。一是生产乙烯规模为150万吨/年,项目规模和技术达到世界级先进水平。二是产品结构优、品质高。三期项目生产具有高附加值、高差异性、高竞争力的化工品,能够满足大湾区对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的发展之需。三是技术先进。三期项目将继续引进包括壳牌技术在内的国际先进专利技术,提高项目竞争力。其中,线性α烯烃、高碳合成醇等装置都是国内首次引进壳牌专有技术。四是坚持绿色、低碳、安全、环保发展理念。高效利用资源和控制污染物排放将是项目的优先目标,将采用高效的节能减排技术确保裂解装置能耗指数处于亚太地区先进行列。五是继续发挥中外合资企业的各自优势。三期项目将继续延用和改善国际合作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加快工程建设。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

 

 

发布版面

节能环保·科技装备

image.png 

主题

绿色石化冲刺无废时代

发布日期

2020-05-18

 

无废,即废弃物减到最少,无限趋于零。在全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无废理念正在变成一个现实。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下称“镇海炼化”)日前发布了《 “无废无异味工厂”建设工作方案》,计划2021年底基本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环境无异味的“无废无异味工厂”,到2023年底完成“无废无异味工厂”示范企业建设。

据了解,中国石化在国内首推“绿色企业行动计划”,目标锁定2023年建成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企业。作为首批绿色企业的镇海炼化,已然行动。

氢能源催生“源头控废”

一条蓝色管线贯串炼塔间胡晓平的巡检路,管内氢气源源不断产自国内首套国产化煤焦制氢装置。装置每小时最大可将黑乎乎的煤焦转化为12万立方米清洁的氢气,氢气注入下游中国石化首套大型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与渣油反应生成清洁油品。

这是镇海炼化从生产源头规划清洁生产的一个缩影。

作为新装置班长的胡晓平,一年之前见证了这套国产化装置第一次产出合格氢气的时刻,该项中国石化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功落地。

“全加氢工艺从源头控废,这可能是传统工业生产的一场绿色革命。”胡晓平道。

新装置相比以往每小时产9万立方米氢气的重油制氢装置,效率提升了33%。两套制氢装置开动,氢气产能极大丰富。而随着国家油品质量升级持续推进,炼油加工深度的增加,从国三到国六,油品耗氢量大约增加了60%。

制氢装置率先扩能,无疑鼓足了《方案》“源头控废”的底气。

镇海炼化发展部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正是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在新、扩、改建装置的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优先选择物耗、能耗低及“三废”排放量少且易治理的工艺,从产废源头进行减量化,能减则减。

工作人员举了一个简单例子,方案计划2020年7月完成专用油品加氢精制工艺改造,同时停用原有的碱洗精制装置。对于精制除硫,若采用传统碱洗工艺,会产生含金属钠离子的废弃物;但若加入足量氢气除硫,则最终得到具有经济价值的硫磺。

工业版“垃圾分类”

家住浙江宁波的高根煜,自去年国家试点生活垃圾分类以来,已习惯将生活垃圾分成四类。而今,他更关心“工业垃圾”的分类。

作为安全环保部环保室的负责人,高根煜面临一个新问题:“源头控废”仍无法根除的废物,如何减量化?

《方案》指出,在优化生产工艺和操作管理“能减则减”的基础上,做到 “应分尽分”,并且 “可用尽用”。而高根煜手中草拟的“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奖励办法”,是该方案落地的重要支撑。

在高根煜的固废列表中,固废已细分为20余种,对应不同处置措施。譬如生化活性污泥属性鉴定,若鉴定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则送锅炉掺烧处理;正常生产产生的浮渣和可回炼废白油,全部内部消化;碳黑进电站作为发电动力,基本达到不外送的目标;探索有机废液等废弃物内部处置的可行性论证。

其关键词“可行性”,在方案中出现多达12次。

“目前全国同类企业没有先例可循,只能靠自己摸索可行性。”高根煜皱眉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2020年将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其中工业绿色生产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

20年前,青年时期的高根煜见证了镇海炼化率先开展污水治理和清洁生产,2004年首批被评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20年来,镇海炼化基本实现炼油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烟气排放实现了脱硫塔一炉一塔配置和炉内脱硝,固废量最大的锅炉灰渣全部用作建筑材料。

“依然是那个吃螃蟹的人。”高根煜展眉笑道。

全面无异味工厂

春夏之交,绿化面积达42%的镇海炼化厂区里有着全国唯一石化企业白鹭天然栖息地,千只鹭鸟和工业生产核心区域的炼塔油罐相映成趣。

白鹭被称作“生态监测师”,厂内大部分区域已很难再闻到异味。而负责气污染防治的孙达,正想办法处理储罐区、装卸区、曝气塘等暴露在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尽管有机挥发性气体不到环保排放标准的十分之一,然而嗅域的敏感,令相关区域直接作业的员工可以明显闻到异味。”环保室气污染防治主办孙达坦言,“要说谁最在意环保,一定是我们厂里员工本人最在意环保。”

“无异味”由孙达写进了“无废方案”的最后一部分。2020年以来,孙达与同事全面排查厂区12项有机挥发性气体排放源,推进系统化整治,计划对油罐、装卸区、曝气塘进行密封改造,分步实施,回收气体,环保处理,各项完成时间节点一清二楚。

全面无异味工厂进入最后倒计时,离不开过往八年的实践探索。

早在2012年“碧水蓝天”环保治理行动的统一部署下,镇海炼化启动对无异味工厂的创新研究。次年,“安全环保型延迟焦化密闭除焦方案”完成可行性研究论证,后被列入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2014年起,企业自备铁路的部分装车线进行密闭改造。2017年,国内首套延迟焦化密闭除焦技术在镇海炼化应用,全装置废气统一收集和治理,该项技术随后在国内多家炼厂推广运用。2018年,厂区300余个油罐中的50个,提前进行密闭改造。

今年5月,浙江省成为全国首个生态省,无疑是对“八八战略”打造“绿色浙江”的最好回答;而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镇海炼化,无疑是“绿色浙江”版图里的一块“绿色石化”拼图。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中国石化将在广州建设20余座加氢站

发布日期

2020-05-29

 

5月28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联手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氢能汽车应用发展基础设施先行区域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重点规划在该区新建20座以上集加氢、加油、充电、非油、光伏发电等“五位一体”综合能源销售站,预计系列项目营收将超100亿元。

中国石化具备强大的制氢能力、成熟的能源安全管理经验及全面的网络站点体系,年产氢气能力超30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氢能源供应商之一。广州开发区是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广东省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营示范区,正在重点培育氢能产业。双方合作共同推进氢能产业建设,将助推该区完善氢能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打造“中国氢谷”。

中国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成品油销售省级企业,拥有2000多座加油站,是广东省成品油供应的主渠道。一直以来,该公司坚持奉献清洁能源的宗旨,除了做好传统油品供应外,还加快气、电、氢等新能源布局。目前运营的全国首座油氢合建站——佛山南海樟坑油氢合建站,日加氢超450公斤,氢燃料公交车加注一次只需要4分钟,可续航300公里。

据介绍,氢分布广泛,燃烧热值高,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国石化韩峰、吕亮功、李永林等多名代表建言关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据全国两会前夕发布的《中国石化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中国石化在加氢气站、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工作。

2019年7月1日,中国石化在广东佛山建成国内首座油氢合建站。此后又分别在浙江嘉兴和上海建成当地首批集加油、加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供应站。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石化还将为北京和张家口冬奥会氢燃料电池车提供氢气供应、车辆加氢和加氢站运营保障。当前,两地的加氢站的建设正在加速进行中。



                                 造 纸


发布版面

东莞·时事

image.png 

主题

年内督促28家造纸企业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

2020-05-06

 

市生态环境局推进五大专项整治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本报讯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在行动。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五一期间在全市全面推进环保专业基地、造纸行业、零散工业废水行业、金属表面行业、污染企业等五大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提升企业污染防治水平。

开展环保专业基地整治,压实全市7个环保专业基地所在镇街属地责任,推动各镇街分别组建基地综合管理机构。按照“一园一策”工作要求开展专项整治,年内完成各环保专业基地整治任务,提升基地规范化管理水平。目前,虎门、长安、沙田、中堂等四个基地已暂停审批基地内所有新建、扩建产生污染的项目环评文件。

开展造纸行业整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构建“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核实整改-销号处理”的闭环管理程序,“一企一策”推动造纸行业整治工作。优化产业结构,整合提升落后生产线,淘汰不合规造纸企业,今年完成28家造纸企业综合整治,以生态环境标准倒逼造纸行业转型升级,推动造纸行业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开展零散工业废水行业整治,除市、镇重大项目及民生项目,全面暂停新增零散工业废水项目环评审批。建立“产生-存储-收运-处置-排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机制,推动零散工业废水处理无禁区、全覆盖监管。2020年底完成零散工业废水综合整治,逐步引导企业入园集中管理,力争明年构建零散工业废水管理机制。

开展金属表面处理行业整治。在市重大项目之外,全市不再审批工业集聚区外新建、扩建涉电氧化、化学镀、酸洗、磷化、蚀刻(含线路板蚀刻)、钝化、电泳等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的项目,积极推进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技能环保的存量企业入园。2021年底,全面完成金属表面行业综合整治,基地外企业逐步搬迁入园,企业污染物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开展全市污染企业整治,严格落实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及排污许可制度。针对全市工业企业及有污染排放的重点整治行业,摸清底数,建立整治基础信息清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各污染企业根据全市整治标准和规范,开展自评和自行监测,2020年底基本完成整治。

 

 

发布版面

战役·珠海力量之国企担当篇

image.png 

主题

党建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发布日期

2020-05-14

 

走进珠海红塔仁恒包装股份有限公司1号造纸生产线,巨大的造纸机器正在隆隆声响中快速运转,纸浆在历经多道工序后变身为洁白无瑕的卡纸,切割成卷后再包装为成品。整个生产流程井然有序。

21年前的1999年8月,就是这条生产线上生产出的高档涂布白卡纸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造纸业所获得的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1年后,正值战疫情、促生产、稳经济的关键时刻——今年3月20日5时42分,1号造纸生产线的连续不断纸时间纪录再次宣告被打破,达546小时;而这条生产线在今年3月也创造了运行效率99.3%的历史最高纪录。

疫情发生以来,红塔仁恒通过一系列全方位、全覆盖的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举措,确保了生产稳定和职工安全。当前,红塔仁恒正积极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新挑战,持续优化订单结构,保障合理安排生产。全体一线员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确保安全生产,为珠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扎根珠海29年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红塔仁恒成立于1991年,是大型纸业央企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高端包装纸板研发与生产平台,也是中国第一家生产出高档涂布白卡纸的造纸企业,成功填补了国内白卡纸市场的空白。

红塔仁恒立足国内外烟草、食品、医药与化妆品等高端包装市场,拥有“红仁”“红塔”“红梅”“红松”等品牌,长期为麦当劳、康师傅、统一等著名食品餐饮企业配套工厂提供包装用纸,同时服务于鲁南、江中、达因等大型制药企业。目前,红塔仁恒共有3家生产工厂,3条造纸生产线,年产能规模达60万吨,销售额达40亿元人民币。

“近30年来,红塔仁恒走的就是‘敢吃螃蟹、敢为人先’的创新发展之路,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先行者和实践者。”红塔仁恒负责人说。

二十余载的持续发展,红塔仁恒凭借其技术创新实力,累计获得国家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与此同时,公司依托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平台,陆续成功开发出“烟草纤维白卡纸”等10余款新产品,广泛应用于餐饮、医药、化妆品等各领域。其中,烟草包装专用涂布白卡纸代表中国涂布白卡纸品质的顶级水平;彩色纤维防伪涂布白卡纸等产品可达到“易于识别,难于仿制”的显著防伪效果;液体包装与食品包装系列白卡纸率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红塔仁恒党委坚决落实上级党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干部职工抗疫情、抓安全、稳生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红塔仁恒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细化防控工作责任和重点任务,压紧压实防护责任。

为保障客户订单如期交付,红塔仁恒在春节期间多次连续召开抗击疫情稳定生产工作会议。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刻,车间一线工人坚守岗位,连续作业奋战生产;安全防护人员放弃春节休假,守护全厂平安;采购部门连夜行动,调集原料,紧急采购防护物资;后勤部门加班加点,联系协调,提供支持服务。

春节期间,红塔仁恒3条生产线均未停工,生产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红塔仁恒在第一时间采购了口罩、酒精、测温仪等防疫物资配备到生产一线,同时建立健全入厂人员健康监测机制,严格做好人员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全体人员动态信息。

红塔仁恒3号造纸生产线(高栏厂)年产能达30万吨,是3条生产线中年产能最高的一条,共有员工近500人。疫情期间,在红塔仁恒第七党支部的引领下,高栏厂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行动。有的同志主动舍小家顾大家,在返乡途中折返,回到工作岗位上;有的同志主动为上班员工测量体温,并上报健康信息;有的同志主动为隔离员工订餐,将饭菜送到房间门口……“疫情不退,党员不退,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第七党支部成为了高栏厂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

面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滞后、市场需求低迷、物流运力不足等多重影响,红塔仁恒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同时积极应对生产经营困难,在一季度实现了“开门红”。今年3月至4月,2号造纸生产线合计入库产量近4万吨,日均入库产量超650吨,创造了该生产线的历史记录。今年一季度,红塔仁恒白卡纸产量同比增长38.2%;销量同比增长10%,均创历史新高。

助力药企抗疫危急时刻彰显央企担当

医药企业是红塔仁恒的重要客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红塔仁恒勇担使命、全力以赴,优先保障医用包装白卡纸的生产,确保下游药企及医药包装印刷企业的原料供应,在疫情面前彰显央企担当。

2月3日,红塔仁恒华南销售片区接到广州一家企业的订单,需要加急采购生产抗疫药品的包装用纸。订单传回到公司,营销、市场等部门第一时间紧密协作,协调采购、生产等部门,在部分原料供应受阻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订单、科学排产等方式,优先保障抗疫药品包装用纸生产。2月6日,红塔仁恒成功完成该批包装用纸的生产,助力医药企业抗击疫情。

红塔仁恒始终与上下游客户保持紧密联系。疫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国物流运输受阻,红塔仁恒积极沟通协调,调整运输结构,出台系列对应政策,鼓励承运商发挥专业优势与积极性,广泛增加车源,全力确保订单快速送往客户,助力客户复工复产。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是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才能上下联动、循环畅通。作为国有企业,我们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红塔仁恒负责人说。

2月6日,红塔仁恒党委、工会向全体员工发出了《关于开展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爱心捐款的倡议书》,党员同志带头捐款,广大职工积极响应,累计收到职工爱心捐款共计68473.78元。

2月11日,红塔仁恒向珠海市人民医院捐赠了1000副医用护目镜,向中国纸业定点扶贫的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捐赠了300副医用护目镜;2月20日,红塔仁恒分别向明珠派出所和高栏港派出所捐赠了2000个医用口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巨大冲击,红塔仁恒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对承租公司房屋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了3个月租金。

疫情发生以来,红塔仁恒始终与属地保持密切联系,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属地防控要求,与属地、邻企、客户构建联防联控的严密战线,为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作为中国白卡纸行业的标杆企业,红塔仁恒牢记央企使命与责任,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担当作为。3月份,红塔仁恒入选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全资子公司珠海华丰纸业有限公司入选广东省地方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

科技力量护航自主研发创新发展不停步

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疫情发生后,红塔仁恒迅速响应国家号召,以技术创新的实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份,红塔仁恒成立了木浆口罩纸研发小组,并成功研发出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木浆口罩纸。口罩纸可作为一次性口罩的隔离过滤层,由具有透气、吸附功能的多孔纤维材料制作而成。当前,国内口罩纸多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有难以回收、降解的问题。使用木浆制作口罩纸不仅更加环保,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受木浆纤维自身性能的影响,原木浆抄造纸张的透气度和力学性能不能满足口罩纸的要求。红塔仁恒通过对木浆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使其抄造纸张的松厚性、透气性、柔韧性和力学强度大大增加,并最终成功制得木浆口罩纸。经测试,红塔仁恒木浆口罩纸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

“需求不止,创新不止。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是我们作为央企必须尽到的责任。”红塔仁恒经营管理负责人说。作为国内食品包装纸的重要研发制造平台,红塔仁恒坚决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安全可持续的食品包装纸。

有学术期刊指出,防油食品包装可能是人体内某些氟化物的来源,该类物质可能会导致人体某些疾病。针对该类研究,红塔仁恒对防油纸制造方法进行改进,采用食品级环保胶乳,通过特殊工艺在纸张上形成具备防油功能的涂布面,在不使用氟化物的前提下实现纸张优异的防油性能。该工艺由红塔仁恒自主研发,是国内首创的无氟防油纸生产工艺,已成功申报并获得5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

为降低塑料使用量、实现环境友好,红塔仁恒还研发了无塑涂布食品卡纸,目前主要应用于纸杯制作。与传统纸杯采用的不可降解的淋膜涂层不同,红塔仁恒研发的无塑涂布食品卡纸通过特殊方式将具有阻隔性能的环保涂料均匀涂在纸面上,使得采用这种卡纸制作的纸杯在保证正常阻隔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可回收、易降解的特性。

尖端技术离不开尖端人才。红塔仁恒新成立了新材料开发与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了一大批造纸专业的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他们立足岗位、刻苦钻研,所在团队在造纸技术上持续突破,所研发的涂布防油白卡纸、无塑涂布食品卡纸、医用白卡纸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成功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一系列的荣誉见证了红塔仁恒的发展历程。近年来,红塔仁恒荣获“国家绿色工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度造纸行业创新企业”“珠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贡献100强”“珠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综合实力100强”等多项荣誉称号,以及“一种高阻隔涂布白卡纸及其制备方法”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红塔仁恒将以“向文明、德载业、竞天择、新致远”的企业文化为指引,坚定发展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科学策略、不断转危为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纸业力量。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2029年 我市实现造纸产业总产值超119亿

发布日期

2020-05-19

 

 为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竹浆纸产业的大好时机,推动全市竹浆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市政府出台《达州市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9年)》(以下简称《规划》)。

按照《规划》,到2029年,我市化学竹浆产能达31.8万吨,实现造纸产业总产值119.78亿元、税收10.78亿元、利润13.18亿元。未来10年,预计项目投资82.5亿元,其中竹资源基地建设投资14.7亿元、竹浆制浆造纸产业投资67.8亿元,在渠县李渡工业园内建成占地面积约2538亩的绿色竹浆纸产业园区。全市新造竹林面积40万亩,低产低效竹林改造20万亩,竹林丰产培育20万亩。规划期末全市竹林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竹材产量每年达到120万吨以上。到2029年,全市化学制浆产能达到31.8万吨,生活用纸及后加工产能达到60万吨,竹原纤维产能达到3万吨,包装纸产能达到30万吨,风俗用纸1.2万吨。

据了解,达州竹资源较为丰富,现有竹林面积64.07万亩。加快发展竹浆纸一体化产业、充分利用竹林资源提高竹农收入,对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版面

观点

image.png 

主题

别让掺假制假毁了废纸回收利用

发布日期

2020-05-22

 

废纸是我国造纸行业的重要原料之一,我国有近70%的纸张来源于废纸,而历年进口废纸量则占据我国废纸原料总量的1/3。自2017年7月《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加强进口废物管控的政策、法规和标准,持续强化进口废物污染防治,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并力争于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因此,2018年以来我国废纸进口量大幅削减,同时国内废纸消耗量则呈增加趋势。可以预见,国内废纸将成为未来我国造纸行业废纸原料的最主要来源。

2018年12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推进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改革工作进入新阶段。然而,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废纸回收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掺假制假现象,极大影响了废纸的回收质量和循环利用效率,对我国废纸的资源化利用造成阻碍,亟待引起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部分废纸加工企业尤其是包装纸箱生产企业存在“主动制假”现象。以提高纸箱强度为名义,在包装纸板的芯纸层中掺灌水泥等无关重物杂物,增加包装纸箱重量以谋取非法利益。这类行为会直接影响纸箱使用价值,破坏市场交易风气,损害消费者权益。还会导致废纸再生利用价值大幅降低,若这类废纸进入后续资源化利用企业生产线,将对其生产设备造成损耗影响,让废纸加工企业苦不堪言。不可利用废渣等杂质的增加,加大了后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压力,焚烧和填埋的处置方式则增加了对大气环境、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二是回收环节不规范且监管不到位,掺杂掺假现象时有发生。我国废纸回收主体主要由拾荒者、个体商贩及小型回收站组成,难以形成体系进行管理。一方面,在利益趋动下,部分拾荒者、商贩会往回收的废纸中掺杂、掺水、掺假以增加废纸重量,这种不良风气甚至已成为行业潜规则。而这既不利于废纸的后续分拣加工,也极大影响了废纸质量及再生利用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各环节废纸掺杂掺假较多,加上目前城市中多数回收、打包站点缺乏相关环保措施,不规范回

收的同时还产生了废水、固废的二次污染,对周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现阶段我国废纸分类回收体系尚未建立完善,进口废纸原料的收紧也导致我国废纸造纸行业原料来源趋于紧张。在此背景下,对于我国废纸回收利用过程中的掺假制假乱象,若不及时加以制止和打击,不仅会影响废纸质量,造成宝贵的废纸资源浪费,加重生态环境负担,更与我国无废城市“废物减量化、资源化”的建设目标背道而驰,阻碍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为提高废纸回收质量与回收效率,促进我国废纸回收利用行业的良性发展,笔者建议,应从废纸加工生产、流通回收的全过程出发,多部门合力,严厉打击废纸掺假制假行为,促进废纸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为资源“增容”,为环境“减压”。

破恶习,多管齐下,加强监管。据调查,纸箱掺假制假现象多为各类不规范小型纸企和废品回收人员、回收站点的逐利行为,因此多部门要联合发力加强监管、加大打击力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从产品质量监管入手,严厉打击纸制品加工企业的制假行为。商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各类废品回收、打包站点的日常监管,加大对不规范回收、打包站点的清理整治力度,优先支持正规废品回收企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持续推进废纸加工利用行业的环保检查,清理、整顿各类“散乱污”纸企;并可将城市废品回收站点纳入环境监管范围,对其掺杂掺假、二次污染问题进行强化检查。

立规范,统一标准,规范回收。回收过程的控制是提高废纸质量的有效保证,应加快建立我国废纸回收利用行业规范,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尽快实施统一的废纸分类分级标准,完善废纸分类回收机制,提高废纸回收的规模化、精细化水平,提升废纸质量。创新回收模式,促进废纸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避免废纸回收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结合“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生活源废纸,应在垃圾“四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新闻纸、包装纸、文化纸等纸类的分类回收。

树理念,循环经济,理念先行。为推动“无废城市”创建工作,应积极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绿色纸制产品生产、使用比例,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包装纸是我国纸和纸板产品的主要类别,占我国废纸造纸总量的80%以上。包装纸行业应秉持循环、低碳理念,大力推行绿色包装,提高包装纸品的循环使用和再生效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我国现行的包装纸板、纸箱产品标准,应研究增加纸箱材质要求(如多种材质应易于分离)、循环利用性能、可回收利用率等指标,杜绝“水泥纸箱”等不利于资源循环再生的伪劣产品出现。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其 他


发布版面

专版

image.png 

主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发布日期

2020-05-06

 

 

本报广州5月4日电 (记者武勇 通讯员周伟)近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9)》蓝皮书。

蓝皮书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实施阶段。在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统一协调下,粤港澳三地在协调机制、互联互通、制度衔接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齐头并进的大湾区共建态势。

蓝皮书认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规则衔接是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以5G和轨道交通为代表的新基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及广深港高铁的通车,大湾区内各城市间的通勤时间进一步缩短。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互补的产业和空间协作进一步加密,进入智能制造、科技研发、金融货币等多领域深入合作阶段,还在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仍面临着跨区域、跨制度协作机制障碍。比如在数字经济领域,大湾区三地涉及跨境数据传输的要求和标准可能难以协同,也缺少大湾区数字经济的统筹规划。

蓝皮书提到,未来十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建设大湾区,既要有高瞻远瞩的世界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识,也要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既要有深圳这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担当优秀范本的“点”,也要统筹湾区三地各级政府和各类建设主体共筑全面发展的“网”;既要注重湾区内部综合实力的“内力”提升,也要积极争取与泛珠三角区域对接融入的“外力”汇集;既要借鉴国内外其他湾区的成功建设经验,也要突出粤港澳大湾区的阶段性与本土性。

 

 

发布版面

广东·地方

image.png 

主题

湛江一季度进出口增速全省第一

发布日期

2020-05-07

 

 南方日报讯 (记者/顾大炜 刘稳 通讯员/黄少娥)疫情期间,湛江海关开展“春风暖企”服务,对企业急需的原油、铁矿、水海产品、大豆、木片等生产原料采取“提前申报”“进口船边直提”“区外监管”等措施,确保查验检疫“零等待”,先后为7家企业办理进口税款延期,规范和降低口岸涉企收费为企业减负89.68万元,大幅降低了疫情对外贸进出口的影响。

湛江海关这一系列“量身定制”的监管服务措施正是当地多举措推动外贸逆势增长的缩影。今年一季度,湛江市货物进出口总额95.1亿元,增长20.1%,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疫情发生以来,湛江市积极指导外贸企业科学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目前,湛江市重点外贸企业的复工率已达99%,其中宝钢湛江钢铁、湛江港集团、中石化国际事业华南有限公司、湛江国联水产、全联集采水产品(广东)等5家重点外贸企业快速恢复正常经营,贡献全市外贸进出口55.1%的份额。

今年一季度,湛江持续开展“优质服务换支持”行动,推动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扩大自主进出口份额。截至3月下旬,归口湛江统计进口铁矿砂份额从去年同期的38.7%提高至74.2%,归口湛江统计口径下的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增长1.2倍,拉动湛江市外贸进出口增长18.7个百分点。

湛江还积极实施水海产品和冻肉进口扶持政策,一季度实现增长50.6%,拉动湛江市外贸进口增长3.7个百分点,助推外贸进出口平衡发展。其中,全联集采水产品(广东)实现水海产品进口额近3亿元,占全市水海产品进口额近三成,进口额位居全市第6位;国联水产公司也趁机加大拓展国内市场力度,进口增长83.5%。

 

 

 

发布版面

广东·社情

image.png 

主题

梅州、惠州、中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 粤新增7个跨境电商综试区

发布日期

2020-05-07

 

南方日报讯 (记者/昌道励)继汕头、佛山后,广东又新增7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5月6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在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梅州、惠州、中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入选。至此,广东跨境电商综试区总数增至13个。

根据批复,新增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下称“跨境电商综试区”)将复制推广前四批综合试验区成熟经验做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品牌建设,引导跨境电子商务全面发展,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此外,还将着力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方式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创新,研究出台更多支持举措,为综合试验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和规范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壮大。同时,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统计体系,实行对综合试验区内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等支持政策,研究将具备条件的综合试验区所在城市纳入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范围,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

此前,广东已有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汕头、佛山入选跨境电商综试区,加上本次新增的7个城市,全省跨境电商综试区总数达13个。

尽管受到全球疫情影响,但今年一季度,广东跨境电商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130.9亿元,增长4.7%,规模为全国首位。

“受疫情影响,各国交往受限,不仅是中国,世界各国都会加强跨境电商平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外贸企业而言,这也是重要机会。”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是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疫情防控期间跨境电商的优势会进一步显现。

在白明看来,作为外贸大省,广东发展跨境电商有着非常牢固的线下支撑,并且广东近年来在跨境电商方面也有许多积极探索,“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数量,对于进一步增强线上平台交易渠道、航空物流运输等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发布版面

广东·社情

image.png 

主题

湛江脱贫率99.8% 23.32万贫困人口出列

发布日期

2020-05-14

 

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稳 顾大炜 通讯员/黄少娥)笔者从5月13日举行的湛江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湛江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23.32万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占99.8%;217个贫困村出列,占99.54%。

去年以来,湛江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湛江高质量发展的“四大抓手”之一,全力打好乡村振兴翻身仗,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所有行政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基础整治任务。“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覆盖全部行政村,农村保洁覆盖率10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9.1%,建制村通客车率100%,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73.5%。乡村旅游规划实现全覆盖,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园获批14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湛江将紧盯脱贫任务,全程挂牌督战未脱贫人口较多、困难较大的17个乡镇、12个行政村,组织精锐力量帮扶未脱贫的868户2950名贫困人口,加大对分散贫困人口和脱贫不稳定边缘人口的帮扶力度,切实完成剩余相对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的硬任务,啃下全市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

同时,湛江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重点,巩固产业扶贫成果防止返贫,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推动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深度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要在帮助复工复产、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方面优先落实相关政策,帮助渡过难关。建立防止返贫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组织好产销对接,帮助扶贫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解决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坚决防止农村群众受疫情影响返贫致贫。

发布版面

要闻

image.png 

主题

北部湾经济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发布日期

2020-05-17

 

5月15日,从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上获悉,北部湾经济区将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投资对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性作用,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北部湾经济区迎难而上,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一季度,经济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区和全国平均水平。重大港口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登陆点围堰工程顺利推进,龙门大桥、大风江大桥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防城港赤沙作业区30万吨级码头及配套航道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北海铁山港1-4号泊位铁路专用线于4月16日正式运营通车。国际门户港建设初现成效,西部陆海联通在“畅通、高效、经济”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季度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32.6%,在全国沿海港口一枝独秀,预计二季度仍能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瑞声科技南宁产业园项目、北海银基项目、钦州华谊、防城港钢铁基地、玉林达鑫科技、三诺凭祥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提速。

据了解,北部湾经济区下一阶段将抓好三个重点工作。首先是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统筹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区重大项目建设。其次是要聚焦聚力、精准施策,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重大项目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聚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破除瓶颈;聚焦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产业规模;聚焦经济区产业发展优势,强化招大引强和精准招商。第三是要压实责任,强化保障,为北部湾经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发布版面

决战2020

image.png 

主题

湛江市 依法科学有序做好防控工作 用心用情用力守好广东“南大门”

发布日期

2020-05-19

 

 24例确诊病例全部出院且无本地传染病例,全市复工率达98.33%

湛江港湾千帆竞渡,东海岛上钢花四溅,赤坎美食城里人气渐旺,徐闻“菠萝的海”游人不断……5月的雷州半岛,满目繁花似锦,生产建设热火朝天。一度笼罩在湛江上空的疫霾逐渐散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商家快速复业复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毛细血管”一步步畅通,港城正在快速恢复生机活力。

庚子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湛江各行各业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依法科学有序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心用情用力守好广东“南大门”,积极稳妥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复盘湛江战“疫”过程,数字最有说服力——截至5月18日,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例(其中境外输入2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病例,无本地传染病例,所有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地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住建、商贸、交通运输、食药医疗生产五大领域复工复产企业共8021家,复工率98.33%,城市复工复产按下了“快进键”。

快速反应

以战时状态扛起战“疫”担当

1月21日,湛江第一时间成立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市委书记郑人豪任第一总指挥,市长姜建军任总指挥;

1月24日大年三十晚,紧急召开指挥部动员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1月25日大年初一上午,召开全市紧急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应急作战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取消春节休假、全员在岗,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1月29日,抽调200多名精兵强将充实到湛江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增设为7个工作组,各县(市、区)也都参照组建……

透过一系列紧凑时间节点,可以管窥彼时湛江疫情防控形势之严峻,各项防控措施部署之及时!

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处在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又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境内高速、机场、高铁、航道等交通设施单日出入人口数十万,尤其是徐闻港作为全球最大最繁忙的客船轮渡码头,春节期间最高峰达15.7万人次、3.3万车次,大量湖北籍游客途经湛江前往海南度假或在湛江过春节。

疫情突如其来,数百万湛江人都在屏声静气,在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广东的“南大门”能否顺利通过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从一开始,湛江就本着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战时状态认真、及时、快速作出部署。在疫情防控每个关键节点,湛江都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步伐,组织集体研判处置,做到群策群力、快速反应。

疫情发生以来,湛江市先后召开16次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37次指挥部工作会议,其中5次开到村(社区)一级,一竿子插到底,确保上级精神直接传达到基层、落实不走样。

在疫情发生之初,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市长姜建军牵头建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市领导成员工作微信群,时刻掌握交办任务落实情况和全市防疫动态形势,随时督导协调、形成合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快速筹集更多防疫物质,湛江市迅速成立6个物资采购小组分赴各地抓紧采购,漂洋过海从俄罗斯、日本、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国家进行采购。

1月31日下午,湛江市商务、卫健等多个部门有关负责人,赶赴海南与委托机构进行对接,并于2月1日中午与委托机构成功签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疫情境外物资委托采购协议》,首次打通湛江市境外大规模采购防控物资渠道。

与此同时,湛江全力发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转型生产医用口罩,首条“湛江造”N95口罩生产线从概念到机器正式投产仅用了16天。在设备难求、核心材料告急、人手紧缺的情况下,湛江市领导多次实地调研现场解决问题,切实解决企业燃眉之急,保障生产不停断、供应不掉链。目前,湛江市口罩生产企业从无到有增加到19家,日产口罩290多万只,实现了从“一罩难求”到保障供应的巨大转变。

表率引领

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在这个特殊的战场,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广大党员主动站了出来,以“亮剑”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精神成为抗疫战场上的“尖兵”。

1月23日,湛江在全省率先印发《关于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紧急通知》,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扛起责任担当,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顽强拼搏,湛江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挂点对接所有县(市、区),市、县(市、区)领导干部全覆盖联系所有镇(街),指导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

疫情当前,党员先行。湛江先后在全市所有交通卡口和联合检查站建立临时党支部,由党支部书记担任“关卡长”,在“两站一场一港口”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出口、国道、省道、县道、村道,处处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在近4个月的抗疫战争中,湛江先后有7700多名市县机关党员干部、1100多名“十百千”回乡干部、260多名第一书记下沉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累计出动1700多人次,深入一线场所10050多个,现场解决问题660多个,推动解决问题440多项。

霞山区广泛组织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承诺践诺活动,全区1万多名党员迅速响应,亮身份、作表率,带头“入网入格入家庭”,分片包干,带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防控工作,成为抗击疫情的战斗堡垒,让党旗飘扬在战“疫”的第一线。

当接收到湛江首例确诊患者时,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危重医学科内气氛凝重。“我来!我是党员,应该冲在最前线。”该院危重医学党支部书记张媛莉毅然带头第一个穿上防护装备,协同转运人员一起将患者送检CT。在她带领下,科室人员逐渐克服畏难情绪,经过反复培训,已经熟练掌握隔离保护的措施及流程,为这场战“疫”打下坚实的病毒防控基础。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先进党员典型。他们扛起责任、冲锋在前、逆风而行、经受考验,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肯定和认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科学有序

联防联控铸就“铜墙铁壁”

防控疫情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确定传播途径,优化诊疗方案,建立及时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做好农村地区的防控工作,每一环都离不开依法、科学、有序、暖心4个关键词。

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到集中医疗专家加强研究,从社区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制止游神点灯等聚集性活动到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成为湛江抗击疫情的利器。

在疫情防控最紧张敏感的春节期间,一批湖北籍旅客滞留湛江,湛江市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规定,依法紧急征用28家健康观察定点酒店、提供2695个床位,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和志愿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寒风中徘徊无助的1000多名湖北籍人员有了一个温暖归宿。

随着疫情蔓延,湛江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

外防输入方面,湛江在“两站一场一港口”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出口、国道、省道、县道、村道设置88个联合检疫站,累计检测车辆98万辆次、601.1万人次。其中,徐闻把琼州海峡北岸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前移关口,实行体温监测防线前移,湛江和海口分别选派医疗卫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对方辖区港口,在进港、登船、出港3个环节构筑排查防线,确保过海旅客体温监测全覆盖。截至目前,徐闻未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琼州海峡交通安全有序顺畅。

内防扩散方面,湛江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紧盯武汉涉华南海鲜市场返湛人员、疫情发生地来湛人员和返湛人员、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每天发热门诊的患者“四类人群”,对全市9837个网格开展大检查、大排查、大筛查。组建11支应急处置队伍,进一步加强居民小区、写字楼、工地等重点场所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

每年正月起,雷州半岛都会迎来年例、点灯、游神等民俗活动,活动举办期间,万人空巷,车水马龙。今年却一反常态,一片平静。经驻村干部、基层民警、医务人员的反复劝说,全市各类民风民俗活动全部取消,昔日风雨不改的民俗活动成功按下“暂停键”。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后,湛江又及时将防控策略调整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第一时间成立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专班,摸清来湛外国人员的底数和健康管理情况,建立动态台账,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指定4家市级医院和5家县级人民医院作为涉外定点健康服务中心。实现对来自境外船舶和船员的“预警、预防、预控”;严打非法偷渡,加大“三非”人员排查力度,严防疫情通过非法渠道入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战胜疫情离不开科学的支撑。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是湛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湛江通过严管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科学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的蔓延。在救治方面,把所有确诊病例集中安排在指定医院进行救治,集中43名省市专家和11个相关专业2243名医护人员“三线”值守,“一患者一方案”精准治疗。同时,湛江先后派出2批医疗队共33名队员全力支援湖北武汉市和荆州市,治愈出院520人,筛选重症转院387人,成功救治危重症患者16名,为武汉成功战“疫”贡献了湛江力量。

4月17日,随着又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至此,湛江市24例确诊病例均已经治愈出院(其中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截至5月18日,湛江连续95天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连续53天无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全市做到无死亡病例,无医务感染病例。

群策群力

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5月的东海岛车流如梭,人流如潮。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中科炼化进入紧张收尾阶段,现场1万多名施工人员为点火试产做最后冲刺;投资超百亿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已经“苏醒”,项目工地从2月18日开始复工;春节期间,湛江钢铁3000多名员工坚守岗位,单月超额完成产量计划目标,实现“开门红”……

过去的3个多月,湛江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热火朝天的景象在雷州半岛大地铺展开来。

2020年是湛江市重点项目攻坚年。全市计划安排续建、新开工重点项目142个,年度计划投资473.5亿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湛江及时成立市重点项目复工推进工作专班,统筹组织省、市重点续建项目有序复工。

为推动重点项目顺利复工,湛江主动帮助巴斯夫项目建立健康检查、环境消毒、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等制度,安排境外及异地返湛人员集中居住在定点酒店并做好“一对一”服务。针对节后经开区3万多名返工人员住宿问题进行现场办公,组织成立7个专责工作小组,帮助解决重点项目建设工人安置隔离观察问题,确保企业员工住得下、稳得住。截至目前,全市97个续建重点项目已复工95个,复工率为98%,49个省重点项目100%复工。

湛江市积极开展“百干帮百企”行动,实行“一企一策”“一企一员”帮扶措施,派出专员到企业精准对接、协调解决原材料、生产设备、职工返岗、招工用工、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等问题。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全面推广“掌上办”“指尖办”等远程审批服务。开辟货物运送“绿色通道”,优先保障应急物资、重点生产物资等运输车辆便捷高效通行。对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医疗资源等在建新建项目,优先保障用地用林等资源指标。

同时,湛江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累计向省申报项目265个,总投资1743.10亿元,债券需求362.8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为1677家企业发放各类复工复产贷款135.59亿元,组织61个重点领域项目申报开工复工应急专项贷款,涉及额度137亿元。

4月下旬,湛江市政府投入500万元发放10万张餐饮电子消费券,目前已领券约5万张,使用12525张,撬动消费近200万元,拉动客流与销售快速回升,助推湛江市饮食行业复苏。

在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同时,湛江千方百计保障农资运输畅通,及时组织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不误农时,有序推进春耕生产。目前,湛江市早稻、春花生、玉米、甘蔗、薯类等农作物已基本完成种植计划。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措施拓宽菠萝销售渠道,今年菠萝已销售(含加工)约90万吨,没有出现烂在地里的现象。

弥补短板

完善防控机制提升应急能力

“靠化缘是靠不住的,一定要自己造!”3个月前,作为一个拥有800多万人口的城市,湛江连一家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企业都没有,缺乏基本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的短板在此次疫情中暴露无遗。要将疫情防控物资产业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了全市上下的共识。

为此,湛江市及时出台技术改造政策,通过技改快速转成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医用手套、医用酒精等应急物资生产的企业,给予设备投资金额70%的事前奖励,单个企业奖励金额最高可达500万元。

湛江多家企业纷纷肩负起社会责任,发挥潜能,积极转型抗击疫情。汇通公司成功转产医用口罩,同德、嘉力手套、粤兴劳保等14家企业纷纷响应筹备上马医用口罩生产线。

疫情不退,医用口罩的需求源源不断,本地生产企业面临着核心原材料——熔喷布短缺的问题。湛江市相关部门积极对接省工信厅,点对点协调广州和东莞相关企业,帮助汇通公司和同德药业购买熔喷布等原材料事宜。

此后,汇通、同德等企业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生产的各种抗疫物资,从湛江飞驰到各地抗疫一线,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在抗疫过程中,湛江市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暴露出一些短板。比如,应对战时状态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全套应急响应机制及应急预案;专业传染病及应急医疗机构缺失,全市没有一家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和产能不足等。

为此,湛江市专门出台了《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对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意见》明确提出,未来湛江将进一步健全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完善“湛江医保模式”,健全统一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3月5日,备受关注的《湛江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正式发布,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未来三年湛江将全力推动涉医企业复产转产,加快口罩、医用防护服、药品、消毒酒精、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打造一批支撑公共卫生安全的产业基地。

不等不靠不要,补短板、强弱项。多措并举保障供应,科学配置统筹调拨,“一企一策”推动企业复产、转产、扩产。湛江,这座温暖、包容、自信、开放的城市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大考中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迎来了繁花似锦的夏天。

■ 战法

快速部署落实防疫措施

快速筹集生产防疫物资

加强与海南联防联控

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

率先收留湖北籍旅客

组织做好服务和保障

精准救治确诊患者

紧盯“四类人群”

设立新冠肺炎康复中心

安排出院患者康复隔离

■ 一线

之前无助得想哭,现在感动得想哭

温暖徐闻

让湖北同胞有了“家”

“正值春节期间,你们放弃了休假,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选择了跟我们在一起……”这是疫情期间,滞留在徐闻的湖北籍旅客给湛江市委、市政府和徐闻县委、县政府以及全体志愿者写的一封感谢信,短短一页纸,写满了两地在战“疫”时期结下的深厚情谊。

春节期间,一批湖北籍旅客滞留湛江,在部分酒店业主和员工不理解、社会各界有顾虑的情况下,湛江依法紧急征用28家健康观察定点酒店、提供2695个床位,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和志愿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1000多名在寒风中徘徊无助的湖北籍人员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归宿。

“徐闻条件有限,但一定尽力而为”

大年初一晚上,徐闻下起了小雨,室外温度只有10℃。当天关于湖北籍旅客滞留湛江的消息让许多市民陷入了担忧。一段微信“温馨转发”打破了整个城市沉重的气氛:“对停留在徐闻急需入住的武汉朋友,请大家指引他们至海安镇望海楼和华通酒店,免费入住。让同胞在异乡先解决温饱,才能战疫情。”

疫情让一批湖北籍游客们滞留在琼州海峡北岸,急需解决食宿等基本生活问题。1月25日下午,徐闻紧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决定把远离县城的华通酒店设为医学健康观察酒店,湖北旅客凭有效证件可入住,进行集中医学健康观察14天。湛江免费为疫情发生地旅客供给伙食、住宿、健康监测和物资采购等服务,并率先提出了打造“健康察看定点酒店”,而不是冰凉的“隔离酒店”这一防控理念。

“折腾了好久,凌晨3点多终于住进了酒店,感受像回到了家,太暖心了。”辗转多处终于在徐闻找到落脚点的武汉市民刘庆刚说。

紧接着,徐闻政府抽调医务人员、基层干部以及招募志愿者团队入驻定点酒店,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协助酒店方做好服务工作。

留观期间,酒店不仅为湖北旅客提供完备的食宿服务,医务人员还为他们每人每天至少测体温2次,对他们的健康状况动态跟踪监测。当地医院依照专家提供的预防配方,每天向客人供应提高免疫力的汤药,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疫情面前,不能让湖北同胞心寒,徐闻条件有限,但一定尽力而为。”徐闻县县长吴康秀说。

徐闻的暖心举措,不仅被众多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和赞誉,更为各地安置疫情发生地前来人员提供了范本。

“万一被感染了,我也不后悔”

由于疫情,酒店工作人员都撤离了,徐闻许姐志愿者协会会长许程聪和她的团队“临危受命”,进驻华通酒店,担任“服务员”。

华通酒店负责人赵文说,志愿者需要负责接待、入住、查房、协助消毒、给客人分餐等,还要为客人购置生活用品,虽然每天晚上7点就可以下班,但他们总会忙到夜里12点。

其中有一名特殊的志愿者人人都认识,他就是聋哑人韦昌辉。在大家闻“疫”色变的时候,他不顾安危报名加入志愿服务,照顾老人,清洁打扫。虽然听不到、说不了,但他始终坚守在一线。

为了让湖北客人吃到家乡的味道,许程聪一有空就炒辣椒带到酒店,“过年,需要一点年味,尽一份心意而已”。

志愿服务不仅繁琐劳累,还有感染的风险,许程聪和志愿者黄卡丽却不约而同地说:“就算感染了病毒,我们也不后悔。”

今年2月,春节期间滞留徐闻的150多名湖北籍旅客顺利通过观察期拿到了健康证,随着交通的恢复,陆续返回家中,但在徐闻华通酒店建起的微信群却依然热闹——

“我是来自武汉市的吴玉玲,我们家在徐闻住了70余天。你们没有义务这么做,但你们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为大家服务。我们从心里感谢你们。”

“等疫情过去了,欢迎你们来武汉游玩,之前你们照顾我们,到时候我们来照顾你们。”

……

一句句满心感谢的留言,让徐闻的志愿者们感动不已。一场疫情,曾让湖北同胞们归家无路,却也让他们多了一个难舍的“家”。

湛江严防疫情输入,不忘人文关怀

“疫”无国界

“混搭”志愿者投身防控

“我们看到了令人震撼的风景,体验了中国文化,结交到了很多新朋友,真是不虚此行!”5月3日,在湛江爱心企业的支持与帮助下,广东海洋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共35名外籍师生和外籍志愿者参加了“湛江人游湛江”之外籍师生游湛江活动,共同度过了轻松愉快的假期。在此之前,他们与湛江人民一起,并肩携手打了一场严防疫情输入的防控战。

今年3月,湛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随着企业逐渐复工复产,来自境外的输入性风险逐步加大,湛江迅速将防控策略调整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与国人同样严格的防控措施,严防疫情输入。

湛江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加强排查境外入湛人员,派出熟悉英语的外事工作人员与医护、公安人员一起到广州、深圳口岸将来湛返湛的外籍人士转运回湛。指定4家市级医院和5家县级人民医院作为涉外定点健康服务中心,对境外入湛人员严格实施闭环管控。

为做好外籍人员的防控工作,湛江市委外办联合团市委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外事服务志愿者,短短几天内就吸引了上百人报名。

来自湖北黄冈的“90后”女孩刘豆便是其中一员。刘豆于2018年来到湛江从事国际交流工作,疫情来袭,远在老家的父母被隔离在家,刘豆是家中独女,顾不上回家照顾双亲,毅然取消了返乡休假计划,主动请缨先后到社区和口岸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两个月的连续作战,小姑娘瘦了8斤,却仍然满腔热忱。

“我既是一名预备党员,又是一名外事工作者,到前线去参与防疫工作是我最光荣的使命。”刘豆说。

“我早已把湛江当作自己的家,面对全球疫情严峻的情况,我很乐意为大家奉献微薄之力,希望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来自尼日利亚的Sam在报名申请书中这样写道。

看到湛江招募外事服务志愿者的公告后,Sam和妻子一起加入了志愿队伍,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和外籍人员愉快沟通,对疫情防控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有社区工作人员向Sam寻求“秘诀”,他笑着说:“我不过是把你们给我的信心和友善换了一种语言告诉他们——我没有受过任何差异化对待,他们也不会!”

4月27日,在结束社区走访工作后,Sam向湛江市外事局手写了一封感谢信:“我十分珍惜为非洲兄弟姐妹服务的机会,能为湛江疫情防控作出应有的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

据统计,湛江首批外事服务志愿者共计46名,涵盖英、日、韩、法等多个语种,覆盖多个行业。他们不仅为湛江的疫情防控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疫情防控不分国界,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疫情,保护人类健康。

发布版面

时局

image.png 

主题

全国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长姜建军:建设世界级现代临港产业基地

发布日期

2020-05-26

 

image.png 

姜建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具体部署,释放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定决心、信心。”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长姜建军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说,围绕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目标,目前湛江正举全市之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推动湛江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南方日报:您这次参加全国两会带来哪些建议?

姜建军:我这次准备了3份建议。其中一份是关于支持湛江深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建议。去年,湛江被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成为广东省唯一联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海南自贸区(港)、西部陆海新通道四大国家战略的沿海港口,在国家和广东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凸显。我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在优化覆盖湛江港海铁联运扶持政策、优化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持续良性发展。

南方日报:近年来,湛江一直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目前进展如何?

姜建军:2019年是湛江交通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交通规划、交通投资、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均取得历史性突破。《湛江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批,“五龙入湛”高铁布局纳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此外,全市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89.8亿元,增长13.9%。湛江国际机场、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交通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徐闻南山客货滚装码头等建成。

今年湛江计划安排重点交通项目46个、完成投资158.57亿元,全面推进广湛、合湛、湛海、深湛、张海高铁“五龙入湛”,加快推进湛江国际机场、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以大港口、大交通、大航空为主骨架的陆海空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

提升与“双区”通达水平是主攻方向

南方日报:于变局中开新局。湛江如何部署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姜建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要积极作为。一是坚持提升与“双区”通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把强化与海南自贸区(港)和北部湾城市群交通连接作为重要支撑,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二是以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一体化、巴斯夫(广东)新型一体化、廉江新能源等4个投资超100亿美元项目为抓手,加快打造全产业链的世界级现代临港产业基地。三是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城市,巩固提升区域性经济中心、科教文卫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的地位,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新活力、新优势。

落实“一户一人”包户销号制度

南方日报:湛江目前脱贫攻坚成果如何?下一步如何部署推动?

姜建军:湛江是广东省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有218个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1860户,贫困人口233737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

截至目前,湛江已有233670名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9.97%,是全省脱贫人数最多的地级市。218条贫困村已全部出列。

下一步,湛江将进一步做好挂牌督战工作,落实好“一户一人”包户销号制度,确保6月底前现行标准下的相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村全部实现退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扎实做好稳定脱贫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建立健全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