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石狗数据库 - 媒体报道

雷州石狗

发布时间: 2013-03-21

 

从上古的洪荒中走来,几千年来默默守望着庇护着这片火热的红土地。

在巍峨雄伟的雷州古城门口, 在铅华洗尽雕梁画栋斑驳的古民居门口,在一望无际的万顷洋田边,在渔舟晚唱涛声依旧的北部湾畔,在仰望星空的屋脊上,在肃穆威严的庙宇边,在人迹罕见的古墓旁……千万只遍布雷州大地的“南方兵马俑”伴着雷州的先民栉风沐雨,迎来日出送走日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雷州人民镇邪驱魔、守家护院、迎接宾朋,默默地关注着雷州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在雷祖祠熊熊的篝火旁,雷州先民围着火堆唱雷歌、演雷剧、奏雷乐、跳着粗犷、奔放、威武的傩舞;赤裸着上身的雷州汉子赤脚爬上寒光闪闪利气逼人的刀梯,火光映成一幅幅古老的壮实的剪影;火光熄灭了,喷着红光和热浪的小山般的火炭堆在广场中央,祭司口中念念有词,雷州先民赤脚走过火炭堆,腾起的一阵阵热浪和火星散向四方;火光映着狰狞的面具和猎猎的幡旗,咚咚的鼓声排山倒海,震天撼地,歌声朴素悠扬、感人肺腑,傩舞古朴粗犷、原始迷人,歌舞毕、雷雨至,是那“天下四绝”之首的雷州换鼓,雷祖祠边的石狗默默地见证着雷州先民的一场场狂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天宁寺旁硕大的石狗见证着公元1097年6月苏轼被贬海南在雷州和苏辙的相遇;见证着苏氏兄弟由于水土不服,“帽宽带落惊童仆”,生活的艰辛;见证着兄弟俩在天宁寺倾听暮鼓晨钟,沉醉于西湖的湖光山色;见证着后人建起的“苏公亭”、“别湖亭”,后人对苏氏兄弟的敬仰;见证着“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在雷州抒发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感叹,见证着少游殁后,苏轼“两日为之食不下”,叹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岁月流逝 ,现在只有天宁寺旁硕大的石狗与苏东坡手书的“万山第一”牌匾从宋朝相视到现在。

依依呀呀的雷音传来,是那宋朝时的雷州民谣么?在姑娘歌的发源地麻扶村的舞台上,雷州男女跃跃欲试,上台对歌捞台,吸引着四方观众;戏台搭起来、锣鼓响起来、人们涌过来、生旦净末丑在戏台动起来,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忘了戏里戏外,直到雄鸡唱白东方破晓。戏台边的石狗也耳闻目染浸润其中,唱着雷州民谣和着锣鼓铙钹看着戏台上的雷州歌,传承着,在那一座座乡村戏台。

十贤祠里风景依旧,门口的石狗与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敬贤如师,嫉恶如仇”的题刻为伴,默默地注视着体恤民情、重教兴学的贬官先贤,记下他们兴办学堂、传播知识的伟业,南蛮的雷州才有“闾有塾堂,巷有校室”,让文化薪火代代相传;记下兴修水利、侍稻弄黍、种麻编衣的躬耕于垄;记下贬谪到雷州的寇准、李纲、赵鼎等十贤的凛然正气、渊博学识、卓越政绩,记下雷州人民的思念和爱戴之情。

岁月无声,或仰望天空或俯视远方或看家守户的石狗依然遍布红土乡村,或面容慈善或面目狰狞或憨态可掬的石狗依然在默默坚守,或饮风吸露或居庙堂之高或在平常百姓家或与孩童牲畜为伴的石狗默默地陪伴着一代又一代雷州人。

石狗是雷州历史的册页,雷州人翻读着。


CopyRight © 2021 湛江图书馆     制作维护:广州卓舟公司
地址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大道北39号 (建议IE8以上浏览器访问)
Email to:E-mail:zjlib@vip.163.com (请用@代替#)     粤ICP备13043395号